前几天接孩子放学时,遇到了很久不见的同班家长,原本精力充沛的女子,满脸蜡黄,有气无力,一问才知道重病了一场。
现在刚能下地走动,就被女儿吵着一定要妈妈来接放学,她苦笑着说:“嘴上说着爱妈妈,其实一点都不心疼我。”
不过,女儿刚走出校门,就在放学的队伍里翘首张望,远远地见到妈妈,目光就没离开过,然后乳燕投林一样冲过来。
妈妈被撞了个趔趄,稳住之后伸手去接女儿的书包背在自己肩上。
女儿蹦蹦跳跳地说:“今天妈妈接我,真开心啊”。
见此情景,我倒不觉得孩子不爱妈妈,而是:她认为的爱就是如此。
在孩子的世界里,爱是得到,是拥有和被满足。
父母选择默默付出和牺牲,尽力满足孩子的需求,这种爱恰恰是看不见的。
就像这位妈妈,大病初愈,还是接过书包,大人自然而然,孩子习以为常,彼此的爱都没有被看到。
其实,想让孩子心疼你,从接孩子放学那刻起就开始了。
回想一下,在接到孩子时,你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是“今天想吃什么?”
还是“今天考试考了多少分?”
亦或“把书包给我。”
无论哪一句,都以孩子为中心。
自然,父母与孩子分离了一整天,拉起孩子软乎乎的小手,听着稚嫩的呼唤,心都要融化了。
然后,孩子说怎样就怎样,最终让孩子觉得,爱就是父母不断满足自己。
心理学中有种效应叫“贝勃定律”,是说在感情当中,当一个人长期对别人付出后,别人就会把你的好当作理所当然。
而父母无条件的爱,为子女“倾其所有”的付出,恰恰是“理所当然”的隐患。
身边的如姐就是个例子,作为全职主妇,如姐要照顾久病卧床的婆婆,接送孩子和辅导功课,还要应对人情往来,忙得不可开交。
有一次,如姐刚给住院的婆婆送过饭,就急急忙忙去接孩子放学,匆忙之中崴了脚。
她坚持着走到学校的接送地点,坐在一边的隔离石墩上休息。
孩子出来不高兴地问妈妈,怎么不到前面去,害自己找了半天。
如姐说崴了脚,孩子问:“怎么那么不小心啊,我们怎么回去,你做饭了吗?”
如姐说起这件事时,一脸伤心,她觉得妈妈崴了脚,孩子却只关心回家能不能吃上饭。
最终,如姐心里堵着一口气,一瘸一拐地带着孩子回家。
如姐没有再说起崴脚的事,孩子上下学的时候,也没有想过妈妈的不适。
孩子真的不懂心疼吗?其实并不是。
是因为妈妈选择刻意隐忍和忽略,没有任何需求,让孩子觉得爱就是如此,只有得到和被满足。
这种单向的爱,变成了孩子伤害父母的利器,孩子得到的爱稍有变动,就会立刻察觉,并表示不满。
卢梭曾说:
你了解什么办法可以让你的孩子痛苦吗?那就是,让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他得到的越多,想要的也就越多,迟早有一天,你不得不拒绝他,这种意料不到的拒绝,对他的伤害,远远大过他不曾得到过满足的伤害。
所以,如果孩子不心疼你,不是你给的爱太少,恰恰相反,是你给的爱太多。
单向的爱,孩子永远长不大,而成长的债,却要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偿还。
有位凌晨3点起来给孩子做饭的妈妈,缺觉少眠,忙碌了一早晨,也做出了很丰盛的早餐,孩子不吃,妈妈不停地催:“赶紧吃饭,不然上一上午课肚子饿得受不了。”
孩子睡眼惺忪,对妈妈说:“这么早我根本吃不下。”
妈妈又说:“好歹吃一口,妈妈辛苦做的。”
这下孩子也不高兴了,出口就说:“我又没让你给我做。”
孩子空着肚子上学后,妈妈看着一桌没有动过的饭菜泪流满面。
其实孩子说的没错,不到六点就要出发去学校,没有胃口很正常。
妈妈也没有错,怕孩子吃不好,早早起来做饭,希望孩子吃得健康有营养。
一顿饭,却伤了彼此的心。
生物学上有这样一个规律,当一种物质过于浓烈时,感觉会迅速迟钝和麻痹。
味道减弱,反而会感觉到气味的存在。
亲子关系也是一样,当父母适当“藏”起浓烈的爱,学会向孩子“索”爱,让孩子学会如何爱别人,才能达到爱的双向付出。
网上有个小朋友,一次妈妈接他放学时,不像平常那样有说有笑。
孩子问:“妈妈,你怎么不说话?”
妈妈很直白地告诉孩子:“今天妈妈上班特别忙,累到不想说话,还想留点力气做饭给你吃,怎么办呢?”
孩子沉默了一会,抬起头笑眯眯地说:
妈妈,其实你不用非得做饭给我吃。如果你觉得累了,我们可以去外面吃。
或者,可以点外卖。我不是只有吃你做的饭才会长大长高。
妈妈的声音一下快乐起来:“是啊,妈妈怎么没想到呢,还是你有办法。”
你发现了吗,这位妈妈有话直说,坦白地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并向孩子寻求解答办法。
当孩子表达关心时,也积极回应,充分肯定。
这恰恰是作为父母需要学习的,累了就直白地告诉孩子自己很累,想休息。
不舒服了,也可以要求孩子为妈妈倒一杯水。
此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孩子表达关心时,真诚地表示感谢,并告诉孩子:“我需要你的爱。”
梁晓声说:“爱是双向的,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没有孩子对父母的爱,这种爱是不完整的。”
爱只有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形成循环,才能流动起来。
爱与被爱,都要让孩子尝尽,才能感受世界的温暖。
每天放学,孩子兴奋地扑进父母怀里,这是孩子爱父母的方式。
父母接过沉甸甸的书包,这是父母爱孩子的方式。
孩子不是不心疼你,而是没有学到方法。
接孩子放学时,也是与孩子相伴的开始,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学会爱与心疼并不难。
①把询问变成分享
“今天在学校有什么好玩/开心的事吗?”
如果这样问,孩子大概会说没有,因为他还不知道怎么辨别好玩的事和开心的事。
父母可以先对孩子说自己看到听到的趣事,比如:
我刚来的路上,看见路边有一朵特别好看的花,以前都没见过,就想和你分享,你看,我还拍了照片。
这时候,你会发现,孩子开始有话和你说。
父母不问孩子在学校怎么样,而是先分享自己在家里或者在单位里的经历,孩子也会学会分享,关心彼此的生活。
②学会示弱,向孩子请求帮助
书包重,家长可以帮忙,手里顺路取的快递也可以让孩子拿。
告诉孩子:“我们可以互相帮助”,并对孩子的关心和帮助表达感谢和开心。
有一位妈妈,将快递递给孩子,随口说是给孩子和爸爸买的衣服。
孩子问:“妈妈,你的呢?你自己买了吗?”
妈妈说:“没有,给你和爸爸买完,就没有钱了,所以没买自己的。”
孩子叹了口气,小大人一样说:
妈妈,下次你先买自己的,再买我和爸爸的。等回家,我把我的零花钱给你一些,你记得去选几件自己喜欢的衣服。
你要记住,先好好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我和爸爸。
妈妈用力攥了攥孩子的手说:“谢谢你宝贝,谢谢你这么爱我。”
妈妈有“自我”,才能被看见。
③自己做榜样,孩子有样学样
一个孩子真正的幸福感不是来自于接受,而是源自于付出。
很多年前有一个公益广告,妈妈每天给自己的妈妈洗脚,并说累了一天用热水泡泡脚舒服。
孩子在门口看见了,也在妈妈下班后,端来一盆洗脚水摇摇晃晃地放在妈妈脚下。
妈妈疼爱地摸摸孩子的头,欣然接受孩子的心疼,即使一路走来,孩子可能撒了一地水,需要她去处理。
我们在爱着孩子的同时,最重要的是不忘示范如何去爱别人。
切莫像“圣人”一样照顾孩子,硬生生“掐断”孩子爱人的能力。
曾经有一个节目,是把妈妈与孩子隔开,询问妈妈为孩子的日常表现打多少分,最多的也只有80。
当问到孩子时,孩子们都毫不犹豫地给妈妈100分,甚至1000分。
所以你看,孩子不是不爱父母,而是这满溢的爱,没有宣泄的出口。
作家毕淑敏说:
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要让他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
爱虽然不需要回报,但需要被看见。
让我们从接孩子放学那一刻起,给孩子做示范,彼此心疼,相互关心,让这份爱变得更完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