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加坡航空公司(以下简称“新航”)SQ321航班5月21日在飞行过程中遭遇严重气流颠簸,随后紧急降落在泰国曼谷素万那普国际机场。
据新航官方网站当天稍后发布的消息:一架载有211名乘客和18名机组人员的波音777-300ER型客机在缅甸上空突然遇到强烈气流发生骤降。机长过后宣布机上有医疗紧急状态,要求在泰国曼谷机场紧急迫降。
截至北京时间周三凌晨,综合新加坡航空发布的多份声明,以及泰国机场、医院方面的最新表态,本次事件已经造成1人死亡、70余人送医,同时有多人伤势严重。
路透社报道称,新航没有透露SQ321航班是遭遇了哪种类型的湍流导致的紧急迫降,但航空专家怀疑是遭遇了所谓的“晴空湍流(clear air turbulence,以下简称CAT)”,这是一种目前的技术几乎无法检测到的湍流,这意味着它可能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发生。
事件回顾:突发极端气流扰动
新加坡航空在声明重表示,SQ321航班在起飞约10小时后,在飞越伊洛瓦底江盆地时遇到突发极端气流。随后机长宣布医疗紧急状况,并将飞机备降曼谷,飞机于当地时间15时45分降落。
气象数据显示,事发期间缅甸伊洛瓦底江上空有一片发展中的雷暴区域,在南亚西南季风季节,午后出现这样的热带雷暴是典型的情况。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这些新生雷暴的快速上升运动可能会产生湍流,但在他们形成的最初阶段,可能不会显示在雷达上。
飞行数据网站flightradar24也在周二发表博客,复盘了这一事件。根据飞机发送的ADS-B 数据,事发时间前后飞机遭遇了垂直速率急剧变化,这与突发的气流湍流事件一致。数据显示,垂直速率出现意外变化接近一分钟后,飞机终于恢复稳定,期间飞机经历了上、下一千英尺的快速颠簸。
(来源:flightradar24)
flightradar24表示,一些媒体错误地将飞行高度从3.7万英尺下降至3.1万英尺当作湍流事件的影响,但这只是下降到新飞行高度的标准操作。
据多名机上乘客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事发时机组成员正在发放飞机餐,飞机骤然下降时,几乎所有没系安全带的人都被甩到天花板上,还有一些人的脑袋把行李舱撞出了窟窿。来自马来西亚的学生Dzafran Azmir告诉媒体,事发后有些人只能躺在地上无法起身,许多人都是脊椎和头部受伤,机组人员和在厕所里的人受伤最严重。
(救援人员用担架抬走受伤乘客,来源:Dzafran Azmir)
据曼谷素万那普国际机场的总经理Kittipong Kittikachorn介绍,他是在飞机紧急备降机场十分钟前才得知这一情况,随后他也参与了检查落地的飞机。鉴于机上的情况非常严重,医生们建议启动应急响应,以帮助所有受到影响的乘客。Kittikachorn表示,撤出所有乘客大概花了一个半小时,飞机内部也遭到重大破坏,部分天花板和行李架坍塌。
湍流是什么?
新航SQ321遭遇的强烈气流,又或称为湍流,是由大气不规则的流动所引起的。 它使飞机产生急速的颠簸,严重时飞机可能会短暂失控。飞行中的湍流可能是由风暴、山脉和称为 ‘急流’的强烈气流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人们普遍认为,当飞机在穿越云层遇到强大的垂直气流时,才会出现颠簸。实际上,即使在万里晴空中,有时也会像平静的海面下藏有汹涌的暗流一样,偶尔会出现强烈的扰动气流,使飞机产生剧烈颠簸,航空气象学家称这种来无影去无踪的气流为“晴空湍流”。这种湍流尤其危险,因为它用目前的技术几乎无法探测到。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表示,湍流是造成飞机乘客和机组人员非致命伤害的主要原因。但大型飞机上由湍流导致的死亡和重伤事件非常罕见。
根据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的数据,2009年到2023年间,湍流影响造成美国航班185人严重受伤。据加拿大广播公司报道,自2015年以来,加拿大运输安全委员会已收到56起因飞机颠簸而导致受伤的事故报告,无人死亡。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美国空乘协会 (CWA) 主席萨拉·尼尔森 (Sara Nelson) 表示,初步信息显示新航SQ321此次似乎正是遭遇了“晴空湍流”。
“前一秒,飞机还在平稳飞行,”尼尔森说,“下一秒,乘客、机组人员、未固定的推车或其他物品就被扔得到处都是。”
上一次由“晴空湍流”造成的死亡事故发生在 1997 年12 月美国联合航空公司 (UA) 从东京飞往檀香山的航班上。
尽管对于气象情况造成的航空事故和特定湍流类型的详细分析需要一些时间,然而近年来,类似的事件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去年7月11日,中国国际航空在其官方微博发布通报:国航CA1524航班(上海-北京),在飞行过程中突遇晴空湍流颠簸,一名旅客和一名乘务员受伤。
全球变暖导致湍流增加
有研究表明,气候变化正在加剧全球的“晴空湍流”。
英国雷丁大学(Reading University)去年发布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的一项研究发现,1979年到2020年,北大西洋上空的严重“晴空湍流”增加了 50% 以上。
研究人员发现,湍流的增加可能是由于气候变化对大气高层风速的影响。研究显示,近几十年来,晴空湍流最明显的增加发生在中纬度地区,包括北大西洋上空和美国上空(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之一)。
研究发现,北大西洋上空的平均严重晴空湍流时间从1979年的17.7小时增加到2020年的27.4小时,增加了近一倍。中度湍流时间从70.0 小时增加到 96.1 小时,增加了 37%,轻度湍流持续时间从 466.5 小时增加到 546.8 小时,增加了 17%。
虽然北大西洋的湍流增加幅度最大,但新研究发现,美国、欧洲、中东和南大西洋上空的其他繁忙航线的湍流也显著增加。
雷丁大学大气科学家、这项研究的合著者保罗·威廉姆斯(Paul Williams)警告称,如果气候变化得不到遏制,未来十年湍流事件可能会增加一倍甚至三倍。
“经过十年的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将在未来增加晴空湍流,现在我们有证据表明这种增加已经开始。”他说道。
应对晴空湍流的办法
上述研究警示,航空公司需要开始考虑如何应对日益加剧的湍流带来的风险和损失。在湍流中飞行的时间每增加一分钟,飞机的磨损就会增加,乘客和空乘人员受伤的风险也会增加。
研究指出,一个应对方法是晴空湍流的预报技术,预报算法的改进将有助于提高飞行员绕过周围晴空湍流的能力,从而有效避免飞机遭遇晴空湍流。
另一个方法是飞机对湍流的动态响应。一些现代飞机在其鼻锥中装配有加速计。只要加速度计有效记录高度的突然变化,就能探知湍流发生区域。飞行员可依此快速调整飞机、进行相应的垂直运动,从而化解湍流造成的飞机突然升降。
△新航波音777-300型客机(资料图)
威廉姆斯博士补充说:“未来研究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分析世界各地的其他航线晴空湍流的情况。进一步分析湍流发生变化的高度和季节依赖性,并研究不同的气候模式和变暖情景下的湍流变化,从而量化研究结论的不确定性。”
航空安全专家建议,不管原因如何,一旦发生湍流,乘客要保持冷静,并在安全带指示灯亮起或机组人员指示时立即系好安全带。
系紧安全带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剧烈颠簸时受伤的机会。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的一项研究显示,大多数“在湍流中受伤的乘客和空乘人员当时都没有系安全带”。航空公司建议无论长途或短途飞行,整个飞行过程中都系好安全带,并非毫无道理。
而由于空乘人员站立的时间比乘客长,他们是飞机上最脆弱的群体 。事实上,他们受重伤的可能性是乘客的 24 倍。
(来源:、财联社、都市快报橙柿互动、、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