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曾言:“坐而论道,谓之王公。”虽然在一些有才华之人的帮助之下,整个社会的发展都能够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将自己的才华合理运用出来,对于一些只会纸上谈兵,而不能实际运用知识的人而言,拥有再多的才华也是无济于事。
虽然说在现代社会中,考上大学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了,但在过去的中国社会中,凡是能考上大学的人,都会成为大家眼中的优秀人才,而在一些人考上大学之后,他们也自然成为了全家甚至于全村的希望。
曾经,有这样一位数学奇才,他在年仅十六岁的时候,就考到了哈工大,而这样的成绩,也让全村人民都将他当成了自己的骄傲。一般来说,对于这种奇才而言,在读大学之后,他们往往都能够得到专业的培养,而在毕业之后,这些奇才也一定会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出一定的力量。
然而,令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位数学奇才却遭遇到了哈工大方面的劝退。现如今,曾经高高在上的他,也只能靠着四百元的低保生活。那么,这位曾经的数学奇才究竟是何许人也?他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遭到了学校的劝退呢?
这位曾经的数学奇才就是刘汉清。刘汉清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他成长在一个贫困山村中,所以在刘汉青之前,村子里也从未走出过大学生。而就在1980年时,年仅十六岁的刘汉清以398.5分的优异成绩,被哈尔滨工业大学录取,当时,他也成为了村子里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大学生。
一时之间,刘汉清成了许多村民骄傲的对象,当时,村民们也希望刘汉清将来能够学有所成,并用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在大家看来,刘汉清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天才少年,毕竟成长在这样贫困的山区里,还能有着如此优异的成绩,也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情。而带着全村的希望,刘汉清也走入了大学校园之中。
在读大学的时候,对数学十分感兴趣的刘汉清并没有选择数学专业,而是选择了一个比较容易就业的建筑材料系热处理专业,但是专业的选择,却并没有影响刘汉清对于数学的热爱。
在读大学期间,刘汉清对于自己的专业课毫不在意,反而是整日沉浸在研究数学的生活之中。据刘汉清表示,当时的他希望能够成为像陈景润一样闻名世界的数学家,而在很多人看来,刘汉清的这种数学研究,也已经近乎于是一种疯狂的状态。
刘汉清认为,数学理论中的许多计算公式都是非常美好的,而在对数学研究的过程中,他也体会到了别样的美感。虽然说在数学方面,刘汉清的能力是比较突出的,当时的他也被很多人称为是“数学奇才”,但由于他整日荒废自己的专业课程,因此,他也落得了挂科的下场。
在那个年代中,学校对于刘汉清的这种情况非常重视,为了能够让他迷途知返,校方也决定对刘汉清进行劝解。然而,刘汉清却并没有接受校方帮助他转专业的请求,而是不断地挂科留级,无奈之下,校方只能以劝退的方式,让刘汉清结束学业。在这个时候,刘汉清也不得不回到了小山村当中生活。
据哈工大方面的老师表示,虽然说刘汉清十分推痴迷于数学推理,但刘汉清的许多基础公式也算都出现了错误,如果强行计算下去的话,最终得到的结果也必然是错误的,但刘汉清却像进入到痴迷状态一样,无法听进外人的规劝。而在回家之后,他也一直靠着父母的帮助生活,并继续着数学方面的推理演算。
曾经,刘汉清的父母和其他的家人也都劝说他出去找工作,但刘汉清却完全听不进去外人的劝告。后来,刘汉清申请了低保补助,而如今他也只能拿着每月四百元的补助,以维持生活。
结语
从一方面上来看,刘汉清对于数学的痴迷,是许多人所难以企及的,但从另一方面上来看,刘汉清在追求学术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偏执的心理。对于这样一位数学奇才来说,如果他能够很好地融入社会,并对自己的种种构想进行合理的探索,想必他的研究成果,也必然会对我国数学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帮助。
可以看出,在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也一定要注意对其进行全面培养,如果孩子出现过分偏执的心理状况,也必然会为自己的这种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