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市场上买的猪肉没有以前好吃了?可能九零后或者零零后的年轻人对这一现象没有那么敏感,但是年龄稍大一些的朋友们应该都会有所感触。

猪肉是我们国家的传统食物,而且不仅是我国,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拿猪肉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存。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猪肉能否顺利供应就变得十分关键。

抛开这些大面的东西不谈,猪肉本身也是一道美味佳肴,天南海北以猪肉为主的美食数不胜数,民间更是有“百菜白菜贵,诸肉猪肉香”的说法。

与此同时,家猪的驯化和饲养也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八千多年前的考古发现中,就有作为家畜的猪骨骼化石,这是全世界最早的家猪遗迹。

随着时代发展,中国人与家猪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家猪的饲养方式和烹饪手法也越来越成熟。时至今日,中国的生猪产量高居世界第一,在全球前五十大养猪企业中,我们国家的注册数量更是达到半数。

然而,在看起来一切向好的发展趋势下,我们的猪肉口感却为什么会变差呢?这八千多年的演进,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又是怎么将猪肉产业发展到世界第一的?

中国“猪”文化

可能有些人一想到猪的形象,总是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副肥头大耳、呆呆傻傻的模样,甚至猪还经常被当作骂人或者侮辱人的比喻。

但是在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中,猪的形象其实没有那么不堪,而且颇显神圣。首先我们要纠正大家的一些刻板印象,比如猪的外貌一定是白白胖胖,而且动不动就几百斤重。实际上,这都是近现代社会发展以来的结果,因为我们现在常见的白皮白毛家猪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才从欧洲引进的。

在此前漫长的历史中,我们国家的土地上无论是野猪还是家猪一直都是黑皮黑毛的粗野模样。

不必说是中国,全世界出现白皮白毛家猪的历史也就一百多年,它们是丹麦科学家于十九世纪末通过人工培育的方式问世的。

很多人批评一些后来翻拍的《西游记》影视作品曲解原著,普遍认为电视剧86版《西游记》中猪八戒憨态可掬的形象才符合原著描写。其实你仔细看,即便是在被奉为经典的86版《西游记》中,猪八戒在被孙悟空收服之前也是更接近“野猪”的扮相。而且在很多戏曲舞台上,猪八戒的角色妆容也是尽量按照黑毛野猪的样子装扮。

要知道,在吴承恩先生写《西游记》的时代里,中国人对猪这种动物的理解就是黑面獠牙、宛如魔鬼的形象。

如果说《西游记》中的猪八戒一路降妖捉怪修成正果,就说猪的形象神圣的话还算牵强,那么作为中国文化里最代表性的图腾形象,十二生肖里也有猪的位置。

总有人喜欢用某种动物来代表一个国家,并赋予它这种动物的品行与气质。但对于我们这个幅员辽阔且历史悠久的国家来说,动物图腾远远不止一种,十二生肖也不过是它们的代表。而能够入选这一代表的行列,猪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当然,中国文化对于图腾动物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在别的国家都对图腾敬而远之的时候,中国先民觉得只有实有所用才是这种动物作为图腾的最大意义。

中国养殖家猪的历史变迁

正如前文所说,根据现有可考的史料和考古发现来看,中国人养殖家猪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八千年前,这是一个无比浩瀚的时间跨度。

八千年前是一个什么概念?我国最早的封建王朝制度出现在公元前二百年左右,即便是最早的奴隶制王朝也不过就是公元前两千年,距今也已经四千多年。也就是说,夏朝人看养殖家猪出现的时代,和今天的我们看夏朝人一样遥远。

不过,直到文字记载的出现,我们才知道华夏先民是如何进行家猪等牲畜饲养的。商周时期,甲骨文就系统记载了猪的饲养、屠宰以及食用,关于这种动物最早的汉字名称记述为“豕”。

我们现在的“家”字,就是宝盖头下加一个“豕”,可见家猪的地位在我们的古代社会中有多么重要。

到了思想碰撞的春秋战国时期,猪和猪肉都已经是司空见惯的商品。比如大名鼎鼎的教育家孔夫子,他虽然不收货币学费,但他却要求学生交十条猪肉捆成的“束修”作为报酬。不过要知道的是,孔老夫子可是那个时代为数不多的美食家,能讲出“食不厌精”的饮食追求,在当时能享有这种物质条件的人可不多。

真正当养猪、吃猪肉成为全民性的生产以及消费活动时,中国已经进入了空前繁盛的隋唐时代。

尤其是万邦来朝的盛唐时期,全国人口数量激增,生产力也随之上升,作为产量最高的牲畜制品,猪肉逐渐成为大街小巷脍炙人口的美食。

根据史书的记载,在唐王朝鼎盛的开元年间,农村养猪大户动不动养上几十头猪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要知道,那个时候可没有现代化的饲养装置和生产设备,一只猪崽从出生到出栏屠宰再到处理售卖,一切程序都是由人工负责。几十头猪的规模,少说也得有上百人跟着忙活。

用现在的话来说,这就是典型的通过一个项目来带动周边劳动力以及全产业链的发展。

当然,要说起古往今来猪肉的最佳代言人,那毫无疑问就是北宋大文豪苏轼苏东坡。由他独创的“东坡肉”可谓是千古流名、代代传香。在被流放的湖北黄州,苏东坡尚且能有如此雅致,当时的大城市居民更是锦衣玉食。

在北宋时期,社会经济相对大唐来说又上了一层台阶,尤其是城市化的商品经济,北宋可以说是中国历史最繁荣的阶段。那时候如果有卫星照片,想必整个夜半球只有大宋王朝的东京汴梁是灯火璀璨的。

在经典《东京梦华录》的数据统计中,一千年前的开封城,大到皇室成员、满朝文武,下到平民百姓,每天的生猪需求量就能达到上万头。

如今猪肉口感变化的原因

从禹夏殷商到宋元明清,甚至直到新中国成立伊始,绵延数千年的时间,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包括养猪在内的所有养殖行业可以说只有量变没有质变。

虽然六十年代引进了欧洲的先进种猪,可是当时的数量毕竟还是少数,直到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大量引进优质高产种猪才彻底改变了几千年的养殖模式。

这里提到的优质高产种猪,才是大家尤其是年轻人普遍印象里白皮白毛的家猪。这种人工培育的现代种猪优点是显而易见的,身体经过特殊的基因编辑,长得比之前的黑毛野猪更大更肥。

以前养一头猪的成本可能最多也就长到二三白斤,现在同样多的付出,一头家猪可以长得五六百斤甚至上千斤。只需要这样简单的加减计算,就能轻易得到效益翻倍的结果。对于农村致富这个伟大的目标来说,引进优质种猪无疑是一条有效的道路。

事实情况也是如此,通过现代化养猪等农业项目的发展,中国农村在改革开放之后确实迎来了翻天覆地变化,人人都过上了好日子。

但是,任何事情都很难做到十全十美,与此同时我们却不得不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猪是又肥又大了,可是猪肉的口感却大不如前。

这就是一个矛盾的命题,现代社会,我们追求的是效率,至于提高效率的同时产生了“可忽略”的质量损失,只要总体来说是无伤大雅的就可以。即便我们想踏踏实实一步一步慢慢来,外界环境也会逼迫我们选择效率。

其实,猪肉口感的变化这件小事,反映出的就是我们整个时代的缩影。看似普通人也有机会享受曾经贵族的生活质量,实则无形之中早已降低了这种质量的标准。但是总体来说,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这个意义是无法代替的。

就像文章开头所说,年轻的朋友们甚至不知道猪肉之前的味道,不知道猪棚里的猪以前长什么样子,这些我们依然需要教育普及,但无可奈何的是它们都已经被时代淘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