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消失的孩子》中,有一个“别人家的小孩”——袁午,成绩优异,高考中数学还考了满分。

他的背后,是母亲二十年如一日的精心规划,工作和婚姻也有母亲帮忙把关。

袁午的人生平坦顺遂,所有人都认为他优秀又听话,却少有人知道袁午内心的空洞。

直到他第一次去赌博,输到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父母带着他去新的地方生活,依靠着父母微薄的退休金度日。

母亲常常悲伤地对他说:“我要是走了,你可怎么办?”

母亲为孩子倾其所有,精心培育之下,却养废了孩子。

这种情形不止出现在影视剧里,现实中也比比皆是。

要想孩子真正地有出息,一定不要做以下4种妈妈,尤其是第4种。

“我吃过的苦,一定不让孩子再吃”,于是,“再苦不能苦孩子”就成了很多妈妈的座右铭。

少见又珍贵的食物,自己不吃,只留给孩子,无可反驳的借口是“妈妈不爱吃”,孩子独占所有而觉得理所当然。

稍微动用体力的家务,也不舍得孩子去做,一句:“你不会做,我来吧”,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

其实,不舍得让孩子提早吃点“苦”,后面的日子不但苦,更多的是“难”。

身边有这样一位母亲,她的儿子在修理厂上班,每到工作繁忙、任务繁重时,这位母亲就会主动给厂里打电话为儿子请假。

她觉得儿子太累,需要休一天假。

有时候头一天加班,第二天也要为儿子请假,她觉得儿子加班回来太晚,第二天需要补觉。

久而久之,好吃懒做,偷奸耍滑,成了儿子的标签,每次工作不久就会被辞退。

在母亲无私的呵护下,年近40岁的儿子拈轻怕重,附近能做工的去处都短暂地工作了一遍,最终都嫌辛苦,彻底回到家啃老。

即使如此,母亲依然为儿子张罗了婚事,总以为成了家就可以立业,可是儿子并没有承担起养家的责任。

逐渐年迈又浑身病痛的母亲只能养着他,这位母亲也成了祥林嫂,逢人诉苦,希望有人能给儿子介绍个工作。

托尔斯泰说:“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关键是如何教育。”

走到这样的境地,母亲不能说没有责任。

其实,适当的吃苦,才能让孩子拥有面对挫折的勇气。

吃学习的苦,拥有知识,才能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吃规则的苦,才能适应生活,获得独立。

没有伞的父母,首先要做的是与孩子一同奔跑,而不是脱下唯一的衣服给孩子。

有的妈妈特别爱跟孩子哭穷,有时单纯是抱怨,有时是为了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品格。

然而,几乎没有一个孩子能走出父母哭穷的魔咒。

孩子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担,感觉自己是家里经济状况不好的元凶。

有一位大学生,暑假兼职赚钱买了机票去旅游,当她发第一次坐飞机时的飞机餐给妈妈时,妈妈直接回了一张吃剩饭的照片,并说:

你在外面山珍海味,我和你爸在家吃剩饭。

女孩旅游的兴趣全无,称自己再也不会出去旅游了。

妈妈一次次哭穷,根植在孩子心里的只有“享受”的罪恶,是父母如此辛苦,你怎能这样享受的“不配得感”。

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即使以后再成功,也体会不到生活的快乐。

有位妈妈却恰恰相反,暑假带着女儿去旅游,没有像往常一样坐二等座,而是选择了一等座。

当女儿说二等也有位置时,妈妈说:“你值得一等座,你配得上一等座!”

在女儿提起商务座时,妈妈非常坦诚地告诉她:

商务座你也配得上,只是爸爸妈妈目前的能力还配不上。但这不是你的问题,是爸爸妈妈的问题。

女儿还在纠结可以节约一点,不想父母那么辛苦时,这位妈妈却说:“赚钱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辛苦不是因为你,没有你,爸爸妈妈也要努力。”

最后,这位妈妈说:“要记住,你值得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但前提是,你自己也要为之努力。”

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说:

贫穷思维带来的最大问题是,让人失去生命中的激情状态,这看起来省了点钱,实际上精神里面,会不断地给自己熄火。

不断地向孩子哭穷,除了让孩子拥有“享受羞耻症”,再无其他。

不跟孩子哭穷,而是告诉孩子:

你配得上更好的生活,值得更好的人生,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一切都值得,才是孩子对面未来最大的底气。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一生很多时间都在被拿来攀比和炫耀。

小时候,当家里来了客人,两岁时被妈妈要求背诵唐诗,五岁要跳舞助兴,七岁则被要求弹钢琴。

曲终人散,客人满口称赞,父母一脸满足。

类似这些,你是否经历过?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受到赞美。”

即使是成年人,也喜欢被赞美,而赞美一个妈妈,最高的褒奖就是称赞她的孩子。

然而,不是所有孩子都能成为“别人家的孩子”,父母却为了有炫耀的谈资,逼着孩子不断加强某方面的才能,忘了问孩子是否喜欢和擅长。

此时,孩子成了一个物品,一个让父母骄傲的道具,孩子在被物化的关系里,除了排斥和恐惧,再无其他感受。

韩国有位妈妈李柳南,是知名校长,又是教育家,一双儿女也在她的严格教育下,出类拔萃。

有妈妈向她讨教经验,李柳南也愿意倾囊相授,享受着被仰视的高光时刻。

然而,她心里明白,以孩子的资质,优势只能维持在小学阶段,即使有她和丈夫的双重助力,也只能保持到初中。

可是,李柳南为了自己的人设,不断地给孩子加压,维持自己成功教育家、优秀母亲的形象。

终于,高中时儿子不堪重负,选择退学,只想在家打游戏摆烂。

女儿也紧跟着哥哥的脚步退学在家。

李柳南开始反思自己,才发现,孩子不过是她炫耀的资本,攀比的工具。

在孩子养废后,这位妈妈惊觉,原来自己只爱作为攀比工具的孩子,忏悔地写下《妈妈的悔过书》,剖析自己,警醒其他家庭。

看到孩子本身,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即使孩子普通,也要大方坦诚地拥抱孩子,告诉他:“我不关注成绩,我只在意你的感受。”

不用自己狭隘的恐慌束缚孩子的无限可能,孩子的未来,远比你想象的精彩。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很多妈妈却做不到与孩子分离,而是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全部,不仅是自己生命的延续,还是自己命运的延续。

妈妈自己的人生没有如愿,而把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去执行,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人生重来。

曾经,上海海事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杨元元,就背负着母亲未竟的人生。

杨母没有上过大学,于是把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女儿本来想考大连的高校,杨母以离家远为由,让女儿就近读了武汉大学。

大三时,杨母跟着女儿住在宿舍,一张90厘米的单人床上,母女两人睡了两年。

被绑缚的杨元元成了同学眼中的异类。

毕业后的杨元元可以去县城当公务员,母亲却不允许,因为名牌大学生去县城当公务员,说出去丢人。

杨母喜欢大城市的繁华,想起年轻时去过的上海,于是,杨元元的深造之路,也在母亲的逼迫下,转而报考了上海的高校。

如愿以偿就读海事大学后,幻想这次终于可以脱离母亲的杨元元,积极参与活动,还是戏剧社团的主演,努力生活。

这一切,都在杨母再次住进宿舍后戛然而止。

一个绝望的女儿,一个紧紧攀附住女儿的母亲,除了不用参加考试和学习,杨母跟着女儿再次过着青春的人生。

杨母说,自己的人生充满遗憾,要让自己的人生在女儿身上重来一遍。

最后,杨元元不堪重负,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她曾诘问:“为什么我读了这么多书,学了这么多知识,还是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

被母亲紧紧攀附着的杨元元,从未活在自己的命运里。

心理学家曾奇峰老师说:

越有出息的孩子,越会抛弃父母,因为他们要去更远的地方,遇见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我们总说孩子你慢慢来,但有时候,快快地放手,孩子走得才会更远。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母亲的含义是影响。”

潜移默化中,孩子的成长,成在母亲,败也在母亲。

就像一场因果缘分,母亲种因,孩子得果,不肯枯萎的藤蔓,结不出成熟的果实。

尊重孩子的独立个体,是每个妈妈都应该学习的必修课,自己的人生纵使遗憾,也要学会放手,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妈妈与孩子紧密相连,有时难免不舍得放手,不过,作为妈妈,你可以拉着孩子的手,但请让孩子决定往哪里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