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羊,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那种全身白色,性格温顺,一言不发就开始吃草的可爱小动物。但是,有一种羊和我们平时遇到的不一样,它们不仅生活在岩石上,而且甚至还能够像个武林高手一样“飞檐走壁”。

这种羊是怎么做到能够在极其陡峭的岩壁上奔跑跳跃呢?难道它们并不害怕自己会摔下悬崖而一命呜呼吗?

我国特有动物——岩羊

这种羊正是我国特有的物种——岩羊,它们主要在中国的西北以及青藏高原这一带生活。而它们生活的地方也不一般,它们一般生活在海拔2100-6300米的高山裸岩地带。

除此之外,我们同样也可以在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地看到它们。它们不光被叫做岩羊,也会被叫做“青羊”、“崖羊”、“石羊”等。

在外观上,它们和别的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体型也和别的羊差不多,体长约1.3米,肩高约0.8米左右。要说岩羊的特别之处,那就是它们有着如同山羊一般的大角。

这样的角在一些草药书中是一些上好的药材,不过现在的岩羊都是保护动物了。

岩羊浑身以青棕色为主,这样的皮毛颜色对岩羊来说就像是一个天然的防护衣,这可以使得岩羊隐匿于与它颜色相似的岩石中而不被天敌发现。

岩羊平时主要以以高山荒漠植物和灌木枝叶为食。正是因为它们生活的地方海拔高、气候寒冷,导致食物极为匮乏,使得它们的选择受到了限制,因此它们不得不到悬崖峭壁上去寻找更丰富的食物。

在峭壁上有许多营养丰富的食物,如藤曼等,而且悬崖上有着大量的矿物质和盐分,在冬季食物不够的情况下,岩羊会攀上岩石进行舔食以补充养分。

特别在峭壁上,还有一种食物是岩羊最爱的,那就是雪莲。鲜嫩的雪莲在雪山上是难得的美味,营养价值还很高。因此它们就算是冒着生命危险,也会想要吃这种食物。

岩羊是一种群居性动物,平时活动、觅食等都是一起成团活动。如果自己的同伴不慎摔死或者受到攻击而死亡的话,岩羊不仅不会逃跑,反而会呆在尸体旁边,久久不愿离去,可见岩羊内部的团结性。

但它们最令人瞩目的特点莫过于能够在让人极其害怕的悬崖壁上“凌波微步”。很多来青藏一带游玩的游客能够看到它们经常成群结队地在悬崖壁上奔跑跳跃,实在是一大奇观。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身体构造可以让岩羊在充满危险的悬崖上飞奔而不会跌下来呢?

“跑酷”玩家——岩羊

岩羊是一种蹄行动物,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用蹄子最前面尖锐的部分走路,这样就减少了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所以蹄子只需要很少的一部分就可以在悬崖峭壁上“立足”。

而且岩羊的两个脚趾可以分开,从而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最大化。再加上岩羊的蹄子前端非常的细小,这样在岩石上有缝隙的话也可以插进入,从而能够进一步地固定自己的身体。

另外,岩羊的腿部要比其他的羊加粗壮,也更有力量。而且,岩羊腿上全部都是肌肉和韧带,这就使得它们的腿部力量大大增加了,在悬崖上攀爬对它们来说也就是小事了。

岩羊攀爬不仅仅是为了寻找食物,也可以是一种求偶的手段。

这些岩羊到了发情期,就会在悬崖峭壁上进行竞技。它们会通过攀爬比别的岩羊要更加有高难度的峭壁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毕竟,在雌性岩羊眼中,能够在这些雄性岩羊中爬出自己“独一无二”的那一个岩羊,就像一个风度翩翩的“白马王子”。

当然,通过在这些地形复杂的悬崖周围走动也可以帮助岩羊躲避一些天敌。它们要面对的天敌可不少,有雪豹、金雕、老鹰等。

而只要在这些悬崖上呆着,这些猛禽就会很难下手,因为它们需要在空中展开攻击,而岩羊周边环境限制了它们的行动。

而且,岩羊还能隐匿于悬崖附近的石头缝隙里,运气好还能遇上一些洞穴,那么它们就可以美滋滋地在其中进行遮风挡雨,特别是在下雪天,这样的环境给岩羊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回头也能害死人?

不过,俗话说的好“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即使是像岩羊这样的老手,也难以有摔死的可能性。

在攀爬的过程中,岩羊是不能回头的,一旦回头,前面的努力都白搭了。这和人跑步中回头或者立马站住一样的道理,如果人在疾速奔跑的过程中没有保持专注,突然停下来,那么他全身关节以及肌肉都会一下子收缩紧绷,全身不受控制而前倾或者是倒地。这样的道理在岩羊身上也同样适用。

关键是,岩羊还偏偏热衷于回头,特别是在竞技的时候,当在发情期,雄性岩羊在和别的岩羊在一比高低的时候,会看对方跳到哪一步。这样的回头就让它们摔下悬崖的概率大大增加了。

除了竞技以外,这样的缺点还在它们遇上天敌时暴露得一览无余了。

一般情况下,别的动物看到天敌都会拼命往前跑,直到甩掉天敌才会停下来。岩羊如果也能像它们一样一股脑往前冲的话,不回头看,那么凭借身体的差异,天敌是追不上它们的。

但岩羊偏偏不这样做,它们会先往前跑一段路,然后回头看看自己的天敌跑到哪里了。

等到天敌又快追上它了,它再撒腿就跑,跑几米后,再停下......如此重复这样的行为。这样的后果就是要么自己重心不稳,一脚不慎踩空而摔得一命呜呼,要么就是直接被对方追上后被杀死。

曾经有人拍到雪豹追赶岩羊的视频,在这个视频中岩羊就是因为不断回头看对方,最后就被雪豹追上了。

在追捕过程中,这头雪豹还因为与岩羊的纠缠而导致自己摔下悬崖,但整个过程中雪豹一直在死死咬住自己的猎物,死活不肯松口。

结局就是,雪豹虽然废了好大的劲,浑身伤痕累累,但它终于吃上了岩羊。这样的画面,让人不得不感慨大自然的“强食弱肉”的生存法则。

濒危状态变自由穿梭

岩羊原本是我国的国家级保护动物,任何人都不可以对它们进行猎杀捕捉。

毕竟,在80年代,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刚成立时,由于贺兰山植被稀疏,食物匮乏让物种难以在此生存。加之不少人为了钱而非法捕猎,导致当时的岩羊种群数量不到1800只,处于一个濒危状态。

但好在后面更多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采取了不少措施。2001年起,贺兰山实施封山禁牧,同时严厉打击非法盗猎等行为。

经过这些人的共同努力,岩羊的数量逐渐增加,活动领域逐渐扩大,它们的数量也从原来的几千只增加几万只。再加上保护区还在一些岩羊分布集中的区域设立了投食点,游客会前来投喂。慢慢地,岩羊不再怕人,它们也开始在这些山地中自由穿梭撒欢。

物极必反,随着岩羊的数量增多,贺兰山一带的植被也随之减少。贺兰山本来就土壤瘠薄,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在那里的大部分植物都是天然林,人工养殖的植物很难在此存活,导致当地的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岩羊数量的增多,意味着一些“行走的饮食机”的数量也增多了。这让原本就荒瘠的贺兰山更加贫瘠,它的植被明显退化,承载能力也大大降低。

因此不少人开始研究如何控制岩羊的数量,以达到一个平衡的效果。

后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与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合作开展了“雪豹对岩羊的捕食作用”项目。

在2021年9月,人们在内蒙古境内发现一只雪豹,经过一番检查后,有关部门将其放生到贺兰山,并对其行动进行监测。

随后的跟踪监测发现:这只雪豹在贺兰山东麓宁夏一侧频繁活动,当地的环境似乎很符合它的“口味”,有了在贺兰山东麓定居的“意向”。毕竟在一个食物充足,也没有其他的外界干扰的环境中生活,对它来说就是“天堂”了。

虽然说雪豹的到来打破了岩羊原本的宁静生活,但这对于维护和促进当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与完整却有推动作用。

或许在不久的未来,岩羊将会回到正常数量,而我们离当地生态环境逐渐自愈的景象也不远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