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我们不是外国人,在比利时才是”
在贵州的一处山村里,有五口特殊的“中国家庭”,他们来自比利时,有着典型的白人面孔,却坚称自己是中国人。
比利时国家虽然不大,但福利在全球都排的上号,比利时的孩子一出生就有国家抚养金,一直养到成年。
他们在贵州下司镇的租了一个小山头,开了一家农场,每天过着悠闲的田园时光,一直维持了21年。
那为什么这一家人要放弃优越的生活,隐居在落后的贵州山庄里生活呢?
移居中国
1989年,海蒂和丈夫帕特里克结婚了,丈夫是一名公交车司机,比利时人,而海海蒂是一名荷兰人。
俩人结婚后就定居在比利时的农场,他们收入稳定,有自己的农场和汽车,属于生活的不错的人家。
婚后俩人生育了3个儿子,杰弗里、凯文和尹恩。
海蒂年轻的时候,以护士的身份去过很多的地方,最让她着迷的则是中国的一处城市,贵州。
2000年左右的贵州并不算一个富裕的地方,更何况是和比利时这种人少待遇好的小国家想比。
海蒂就是这时候来到了贵州,她和很多国际上的志愿者一起,来到了这个充满着历史气息的地方
海蒂对于贵州的记忆,是很多奇怪的山、很美的风景,热情的贵州人和漂亮的民族服饰。
就连贵州的气候也让海蒂感觉十分舒服,2001年她带着丈夫又来贵州住了2个月。
这一次旅行期间,海蒂和丈夫商议移居到贵州生活。
当孩子们到了能蹦能跳的年纪,海蒂提出移居到中国贵州生活,几个孩子听到能去一个新地方,立马欢呼着同意了。
他们在比利时的家在偏远的农场区,几个孩子连玩伴都找不到,买汽车也是为了方便周末去采购。
海蒂和丈夫将比利时房子卖出了14万欧元,带着亲人的不理解,他们来到了贵州贵阳。
他们面临的更难的3个问题,是语言、经济、以及被围观。
语言上无法沟通,这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
有一次家里需要一个变压器,可当时贵州很多人家用不到这个东西,去买东西的大哥比划了很久才买到想要的。
经济上,海蒂他们来中国时带来大约200万人民币的钱,来中国后海蒂帮助了不少贫苦人家,不到两年就把存款花完了。
丈夫以前做货车司机时,每个月能收入2500欧元,来到中国后,他只能做义工赚取生活费。
最让孩子们无法适应的是,他们走到哪里都会成为被围观的对象,甚至上厕所都有很多人跟着。
一开始几个孩子还比较稀奇,他们在比利时很难见到这么多的同龄人,很快,他们发现“被围观”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2000年的外国人很少,很多人把他们当动物一样看稀奇。
年仅4岁的凯文在上幼儿园时,大家很喜欢看这个外国孩子,在外出时还有人上手去触碰他们。
为了孩子们的安全,海蒂不得不把他们带回家自己教导,每天给孩子们规定学习任务,然后让他们自己去玩。
爸爸教给孩子们手工,例如书桌和椅子,妈妈教给他们学习英语、数学和历史。
学习完,三兄弟就跑出去玩,他们在这里吃到了棉花糖、还有贵州老乡热情送给他们的肉粉、水果。
让一家子比较惊喜的是,中国的时令水果很便宜。
比利时很少出产水果,水果在国内卖的比较贵的,来到中国这个看似落后的国家,反而实现了水果自由。
海蒂和丈夫在贵州十几年,一直是居无定所,他们在15年内搬过很多次家。
他们最头疼的是工作签证和医保手续,每次都需要带很多的证件,可种种困难没有让他们打算回比利时。
他们已经习惯了在贵州的生活和气候,回到比利时反而不自在。
农场生活
2017年,兄弟几个陆续长大,但由于一直接受家庭教育,没有学历,没有门路,他们无法找到一份正式的工作。
恰巧凯文在《中国日报》上看到一个消息,独山县上司镇有山地打算出租,这对一家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凯文十分喜欢种地,父亲帕特里克家里原来也是农场,这是他们的老行当了。
于是一家就来到了下司镇,租下了这片2000多亩的荒废山地。
山上经常有蛇和黄鼠狼出没,更没有水电和房屋等这些东西,父子几个就亲自动手,割掉荒草,盖起农场大仓库,还买了很多的动物。
和国人养殖不同,他们并不是养殖一种家畜,再大规模的让它们繁殖产出,而是买了很多种类的家畜。
鸡、鸭、兔子、鹅、羊等等,这些动物都是父子几个亲手养大的。
小弟伊恩很喜欢和小动物们玩耍,凯文则喜欢种地,山上还种着他们自己吃的果树和蔬菜等等。
在一家五口的经营下,农场已经渐入规模,这里有30多只羊、150多只鸡,每天能收获40-50个鸡。
他们在小镇散发传单,打开鸡蛋的销路,因为鸡是散养的,鸡蛋也很畅销。
作为家里最小的弟弟,伊恩每天都开着自己的豪华“红色小车”,挨家挨户的给顾客们送鸡蛋。
每天卖掉的鸡蛋,足够一家人在这处偏僻的地区生活。
他们也很喜欢如今的日子,每天过着简单的农场生活,春天一起农作,夏天一起玩耍,秋天收获果实,冬天一家人围在一起喝酒聊天。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