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3月26日电 题:全国性取消金交所业务资质或成趋势

  作者 明明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明明

  近日,湖南、辽宁、西安、重庆四地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先后公告,将取消各自辖内金交所的业务资质,今后四地都将不再有金交所,也不再有任何主体具备从事金交所相关业务的资质。公告同时对 “伪金交所”风险进行了提示,并要求除中央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交易场所外,其他地方交易场所或企业不得以“登记、备案”等多种名义,直接或间接为各类发行和销售非标债务融资产品提供服务和便利。

  笔者认为,地方政府结束金交所业务主要有三点原因:

  第一,防范金融风险。金交所作为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存在一定的金融风险隐患,特别是所谓的“伪金交所”,这些机构往往涉及非法金融活动,如非法集资、违规发行理财产品等,给金融市场带来不稳定因素。

  第二,规范金融市场秩序。金交所的业务往往涉及非标准化债务融资产品,这些产品的发行和销售容易脱离监管,导致市场秩序混乱。

  第三,整治金融乱象。金交所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自融、虚假宣传等,损害了投资者利益,影响了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因而,整治这些乱象,保护投资者权益,是结束金交所业务的重要原因。

  那么,地方金交所退出后,其原来所从事的部分金融业务的正常开展会否受到影响?将如何影响金融市场生态?笔者认为,从金融业务调整方面看,金交所退出后,原来通过金交所进行的金融资产交易和融资活动需要寻找新的合规渠道,可能会转向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等其他正规金融市场。从风险化解方面来看,对于仍有存量业务的金交所,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需要稳妥有序地化解存量风险,确保投资者权益不受损害。而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也需要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调整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措施。

  笔者预计,未来还会有更多地方跟进取消金交所业务资质。近年来,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和要求,全国性取消金交所业务资质可能成为趋势,这有利于进一步规范金融市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除金交所业务外,未来还有一些业务也可能成为加强金融监管的重点。第一,非标债务融资:加强对非标准化债务融资产品的监管,防止非法集资和违规融资活动,这是监管近年来的诉求。第二,资产管理业务:加强对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的监管,确保产品合规、透明。(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宋亚芬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