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茹 通讯员 任鹤 济南报道

李利平,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院长,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我国地下工程灾害防控与智能建造专家,隧道机器人建造技术开拓者之一。

曾获“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山东青年五四奖章”等称号。

深入一线

科学精准预控重大灾害风险

李利平长期深入国家重难点工程一线,面对制约工程安全建设的灾害预警防控难题,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科学精准预控重大灾害风险,为高风险隧道安全建造保驾护航。

自2017年起,李利平致力于泉城地铁安全建造和保泉技术研究,走遍了济南地铁每个角落,探究泉水成因。经过长期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与山东轨道交通研究院深度融合,先后成功研发了盾构搭载地质预报、地层感知、气体检测、滚刀监测和同步注浆检测系统智能装备。这相当于为盾构机装上了“眼睛-地层透视,耳朵-听声辨位,鼻子-嗅气闻险,神经-灵敏触觉,体检器-精准号脉”,有助于在施工中探明地质、闻气嗅险,全力保障地铁与泉水和谐共生。

在雪域之巅,李利平克服高原、高寒、高海拔等恶劣环境,率队矢志国家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程的标志性工程——CZ铁路;在海湾深处,李利平潜心海底隧道智能建造技术,领衔攻坚我国最长海底道路隧道——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在横断边陲,李利平参与攻坚香炉山隧洞“上甘岭”,持续奋战国家重大水利十大标志性之首工程——滇中引水工程。

我国是世界上隧道建设规模和难度最大的国家,突水突泥和垮塌灾害是隧道安全建造面临的两大“卡脖子”难题。

李利平作为我国地下工程灾害防控专家,长期坚守湖北、重庆、四川等艰难山区工程建设一线,服务20余个省份上百条国家重难点隧道工程,在地下工程灾害防治领域起到了重要引领示范作用。

引育并举

做青春赛道上的筑梦人

“群雁高飞头雁领”,李利平充分发挥头雁效应,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从“实验室”到“施工现场”,他引领青年教师在实践中历练成长。

李利平对待工作严谨认真,常常与团队成员在现场或办公室挑灯夜战探讨工程难题,这种坚守精神不断激励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将个人理想融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李利平鼓励学生培养创新思维,指导学生获“互联网+”“挑战杯”等双创竞赛奖励80余项和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李利平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术才教授,传承“义不容辞服务国家战略”团队使命,面对艰巨繁重的工程难题,深度扎根国家新基建。在湖北三峡翻坝高速公路,李利平独步58公里翻山越岭深度探勘地形,多次冒着危险潜入地下溶洞;四川成兰铁路跃龙门隧道工程建设中,李利平带领团队坚守5年,历经大小地震上百次。

引育并举、带头示范,李利平带领青年教师团队打造地下工程智能建造产教融合的“山大范式”。李利平将继续扎根一线工程,勇做地下工程安全建设的守卫者,为服务祖国重大工程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