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1999年,北约向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伸出了“魔爪”。

B2轰炸机投放的五枚弹药,直接致使大使馆严重损毁,3名记者当场牺牲,还有数十人受伤。

消息传开后,当即引起轩然大波,我国对美国进行了严厉斥责,国人更是直呼要“讨回公道”。

很多人都以为会有一场大战,结果事情并非如此。

那么当年事发后,我国为何没展开反击?又为何说美国如今终于明白了?

一 、北约“意外失误”几时休

1999年5月1日,即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北约轰炸机“误炸”一周前,新华社记者邵云环才在贝尔格莱德发表了一篇名为“北约意外失误几时休”的文章。

谁也没想到,短短一周后,我国大使馆也成了“失误对象”。

邵云环在文章中指出,5月1日,北约对南联盟科索沃发起了又一轮空袭,结果一枚导弹击中了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导致至少23名乘客惨死当场。

而这已经不是北约头一次干这种事了——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北约频繁对南联盟展开空袭,空袭过程中炸到平民是常有的事情。

北约方面的解释要么是“一颗导弹偏离了目标”,要么是“一次意外的失误”,反正它们是绝不肯为那些无辜者的死负责的。

有一次,在四周场地较为空旷的情况下,大量炸弹被投到难民车队头上,导致车队中的75人当场死亡。

北约方面发言人的解释依旧不痛不痒:

“大家都知道,剧烈空中打击难免会造成平民伤亡和民用设施损坏……”

能搞出如此多的失误,这不禁让人担心起了北约飞行员的“素养”,这时候北约发言人又站出表态了:

“我们飞行员在打击目标时是很规范的”!

那么问题来了,一边是“失误频频”,一边是“打击规范”,这不是前后矛盾了吗?

也因此那些从轰炸中死里逃生的平民,会歇斯底里地怒喊道:

“他们还能说什么?他们永远只会说‘这是失误’罢了!”

邵云环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控诉北约不顾平民死活、随意投放炸弹的恶行,是为了挽救南联盟那些无辜者的生命。

可北约非但没有听取劝告,反而将炸弹抛到了邵云环等人的头上,这不禁让我们感到无比愤慨与讽刺——

难道捂住说真话之人的嘴巴,他们就能对地上一摊摊血泊视而不见了吗?

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那一夜大使馆里燃起的火焰残酷而冰冷。

当时还是战地记者的吕岩松从使馆中死里逃生,来不及喘息,就给自己的前辈打了电话,向他描述当时的情况。

“老胡,我们的大使馆被炸了,到处都在着火……”

这是国内收到的第一条消息,对中央了解前线情况并作出决策有重要作用。

此后由于联络断绝,大家又都忙于救火,一时间“两眼一抹黑”。

直到后来大家才知道,邵云环等3名记者,在这次“误炸”中不幸牺牲了……

二 、轰炸的原因和影响

北约为何对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进行轰炸?总不能真是为“堵嘴”吧?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此次轰炸的真正目标是南斯拉夫总统米洛舍维奇,还有人说是美国为防止自身绝密技术落到中国手里。

第一种说法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米洛舍维奇得到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庇护,他就躲在那里;

另一个版本是美国情报机构得知消息,米洛舍维奇当天夜里会来我国使馆参加宴会,美国想趁这个机会直接炸死他。

无论是哪个版本,美国都想将米洛舍维奇从肉体上消灭,我国驻南斯拉夫使馆不过是受了无妄之灾。

第二种说法就比较简单了,美国怀疑中国和南联盟有“秘密交易”,中国提供情报,南联盟方面则提供一些好处。

比如说将击落的先进战机残骸交给中国,这样中国就能想办法破解美国的隐形战机技术了。

当时,美国人怀疑他们被击落的那架F-117A隐形战机的残骸就藏在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里,索性投放了弹药,想将一切“清除干净”。

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了,前面说的还是北约,这里直接用了“美国”二字。

其实原因很简单,当时北约出动的B2隐形轰炸机是美国的“王牌”,美国人不点头,其他人哪里指挥得动?光是这点美国就无法把自己摘出去了。

事情发生后,我国政府和民众亦是愤慨不已,政府抗议北约军队的蛮横,要求美国等北约主要国家严惩凶手并道歉;

民众更是纷纷走出家门,到广场或者美国使馆门前抗议游行,当时北上广以及各省省会城市基本有。

场面最激烈的还是北京的大使馆,白天有大量学生游行抗议,晚上学生刚刚散去,又有近千名北京市民聚集了过来……

世界人民都感受到了中国人的悲痛与怒火,不少人都猜测,中美之间恐怕要有一场“大战”了,再不久中方也肯定会采取行动“报复”回来。

这给美国营造了巨大压力,克林顿迅速在白宫会见中国大使,并且展开道歉。

甫一见面,克林顿就表示希望李肇星等人替他向受害者家属表达歉意与慰问。

李肇星等人答应了下来,不过明确表示,克林顿还应向中国政府与人民好好地道个歉,“最好白纸黑字的写下来”。

毕竟空口白牙的几句话是做不得数的,别看克林顿当时“好声好气”,如果事情热度过去,他翻脸不认,众人也没办法。

既然如此不如当下就给事情定性,让美国政府以后无法抵赖。

克林顿犹豫了一会,才在吊唁簿上写了这样一句话:

“深切哀悼死者,向受害者家属以及中国人民致以深切歉意……”

按理说,克林顿此番表态是能够缓和中美紧张关系的,可随后中美关系非但没回温,反而更加紧张了,这是怎么回事?

三 、报道与发展

原来,克林顿写“道歉信”这一消息不知怎么的被美国媒体得知了。

他们当即添油加醋地对此展开报道,甚至有一家媒体说,“美国总统被中国人逼的写了一份检讨”。

还有媒体嫌弃克林顿“膝盖太软”,说他写的不是道歉信,而是入党申请书,他态度好得“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了”。

这样的言论一出来,中美两国民众的怒火都被迅速拔高——

国人的想法很简单,美国制造如此惨剧,总统道歉是应该的,他们居然还有心情嬉皮笑脸地说这些“风凉话”,是不是太过分了?

美国人则认为,这只是一次“误炸”,作为全球实力最强的国家,美国给出解释已经很客气了,怎么中国还要咄咄逼人呢?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人的想法,但不可否认的是,有这种想法的美国人不在少数。

所以当时的中美关系还是十分紧张的,再加上一些西方国家媒体在旁边煽风点火,“大战”一触即发。

军事领域的战争还没有开启,“网络方面的战争”就已经吹响号角了,中美各有百余个网站被插上了对方的国旗,这也体现出了当时双方间的火药味。

眼看着局面逐渐恶化,中美间原本因为元首互访而上升的关系也停滞了,许多人都认为“风雨欲来”。

可出人意料的是,时间来到1999年年底,中美间的关系逐渐回暖了,之前的“误炸”事件也不再显得那么剑拔弩张。

诚然,北约对遇难者、受伤者以及被损毁的大使馆都进行了赔偿,可这哪里是钱的事情?

使馆无异于一国领土,美国之前的行为已经属于公然挑衅了,归根结底,还是我国在此事上态度比较克制,事情才有转圜余地。

我国的“克制”,不是因为惧怕美国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也不是因为我们畏惧战争,而是出于“对和平的热爱”。

用毛主席的话来说,我们是战争消灭论者,我们不要战争。

对此,一心想要实现霸权,为此不惜干涉其他地区事务乃至于发起战争的美国恐怕无法理解。

不过这些年来,它多少也该回过味来了,正如诗中所说,“看他起高楼,看他宴宾客,看他楼塌了”。

美国“得志便狂”,可一时的猖狂得意又算得了什么呢?

四 、思考与启示

俗话说得好,“知兵非好战”,我军是一路从割据军阀、国外侵略者以及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中成长起来的,说一句“知兵”绝不为过。

要是真的同美国打起来,我们也绝不畏惧,抗美援朝就是最好的例子。

然而,中国人始终是追求和平的,我们追求的不只是一国的、一时的和平,更是世界的、永久的和平。

这就非要有理性克制的态度不可,哪怕是毛主席,也不以优秀战略家的身份而自豪,当被问及追求时他曾这么说:

“我是一名知识分子,想当一名小学教员,我历来是当教员的……”

正是因为我国一直坚守着和平的态度,高举和平的旗帜,所以我国才能得到平稳的发展,各国也愿意通过中国打好关系。

反倒是好战的美国,如今遭到了越来越多的抵制,受到了世界人民控诉,这点毛主席其实早有预见。

1954年开会的时候,毛主席就说过:

“抓住和平,就抓住了胜利,而美国就不抓这个东西,它就是要打,这是说不过去的,也没有道理,好战分子最后只会被愿意和平的人孤立……”

毛主席50年代说的话,我国到了90年代还在践行。

而几十年过去,美国似乎还是没弄清这个道理,要不然就不会有对南联盟的干涉与轰炸了。

也不会到了如今,各地冲突中多多少少都还能看见美国人的“身影”。

看起来,美国如今依旧“势大”,可它的势头和当年已经没法比了,比起稳健而蓬勃发展的中国,也显得逊色不少。

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毛主席在研究历次世界大战后得出的那个结论——

“弱小进步的,必将战胜强大落后的!”

这是各国当年多多少少都“怕”美国,可是我国却不怕的原因。

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的时候,国人同样有着清醒的认识,在我国综合实力和美国依旧有较大差距的情况下,盲目选择战争并不是明智之举。

对于三名同胞的牺牲,我们绝不是不痛惜,“降半旗致哀”和如今时时举行纪念活动都是很好的说明。

可愈是痛惜,我们就愈是要警醒,打一场仗能够解决当时的情况吗?

不,只有中国真正发展起来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在我国政府当时发表的声明中,有这一句话值得深思,“中国政府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

或许在“凶手们”看来,事情早已过去,可是对于受害者和那些有是非心的旁观者看来,用“逗号”来描述它更为恰当。

每年5月7日,我们都能看到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旧址前摆满了鲜花,这些鲜花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施暴者的控诉。

“好战者必亡”,美国应当明白这个道理,不要再在其他地区行恶,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资料

《北约意外失误几时休?》 邵云环

《中国外交官揭秘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之谜》 央视网

《毛泽东对待战争的基本态度,一是反对,二是不怕》 人民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