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刷到某位近三百万的大V发文称,某位幼儿园小朋友在视频中说:“我为了长大不想要在中国住了,想去英国。”
她还介绍,因幼儿涉不当言论,涉事学校“教育失职”已调查了。
因此,她感慨:如果来生可以选择,你最想去哪儿?可以把人当人的地方。
怎么看?
目前,这起事件已经发酵,但真相未明,不过已经有很多人已十分笃信。
引人深思。
简单说几点。
一、关于言论自由与移民海外
客观说,看到这样的言论,个人感受复杂,也颇不认可。但理解一些人因种种原因在网络上会进行情绪化的表达。当然,这不是说在鼓励一些自媒体以歪曲事实的手法进行煽风点火,放大社会矛盾。
简单说,谈起这起事件,首先就是想到关于言论自由的思考。
值得一提,截止目前,以这位大V为代表的类似作品并未删除。这其实也是一种言论自由。
此外,我们向来有童言无忌的说法。因此,社会还是要对这位小朋友多一点包容,少一点批评。
至于,这件事件涉及到的敏感话题(移民),其实也不必过于避讳。事实上,现实上,也不少人就以小孩的教育和养老为由移民海外。
何况,我们向来是来往自由的。移民中介也是一门正当生意。
但是,必须提醒的是,身为大V,影响越大、责任也就越大。普通人即使不假思索、不加鉴别,造成的影响往往也甚微。但大V天然自带扩声器,因此有必要审慎一点。
近日,超级大V司马南就因为不审慎闹了大笑话。他在4月15日,声称孟晚舟要去美国出差。
而因为司马南的影响力,这件事也迅速发酵,以至于华为不得不出面回应。21日,华为方面发表声明:网传消息不实。
目前,经查,司马已经删除了此前在15日的那篇博文。
此外,说到言论自由,还有必要提醒一点,全世界都没有绝对的言论自由。
这不,前央视记者王志安就遭到了推特的永远封杀。显然,这说明国外的言论自由同样是相对自由,而绝非任意胡说。
二、这件事,真的是确有其事吗?
目前来看,从网络流传的视频来看,有明显的剪辑印迹。可以说,视频并非是完整视频。
当然,就流传来看,视频中的小朋友确实说了“我长大不想要在中国住了,想去英国”。
但这样掐头去尾的视频,也叫人难以判断事件的完整面貌。何况,从常理上来说,当地教育局要调查的可能性并不高。
至少就个人看来:这起事件是值得重视的,但还不至于如此大做文章。
有网友就这样质疑:“我没有搜到广东省的教育局发公告说要调查,这个消息来自于Tik Tok上一家自媒体,请问博主(指前文的大V)的来源是哪里?”
同样,这位网友的质疑广为流传。因为这上面的繁体字及相关内容,很容易给人感觉这是有人在故意带节奏。
甚至,可以说,如果是经常网上冲浪的网民,可能发现特别是前几个月,关于移民海外的话题,一直都是大热门。各大平台上,都有不少人发视频称:走了,再也不回了!其中原因非常复杂。不作过多讨论。
但值得一提的是,就个人观察和感受:国内移民热点,首选其实是美国和加拿大。英国并不受人重视。
理由很简单:美国仍是世界第一的超级大国,种种原因之下,仍然是很多人留学、移民的首选。
而加拿大则因华人众多,并且还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开中美对抗的冲击,再加上地大物博,近年来,其外来移民呈现出明显增加态势。
至于英国,印象中往往香港移民比较多。而大陆移民较少。这同样也有复杂的原因。其中最关键的可能是大英帝国已是日落西山,并且不论是国际影响力、国际地位,还是经济走势,都越发严峻。世界银行关于世界各国的增长预测,主要国家中,英国就是罕见负增长。
三、理性看待海外移民,少点乌托邦式的幻想,对于网络信息要有点鉴别力
这起事件已经火了。
不出意外,凤姐再一次被人提起。
原因是她曾表示:你是哪国人不重要,哪国把你当人才重要。
但不得不说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还真就发现,只有中国这片热土给了她草根逆袭的资本和不凡影响力。
当然,因种种原因,她已远走美国。不过,据悉她在美国并未有之前的成功。相反,也有不为人知的心酸。
总之,信息时代,更需要讲点理性、讲点逻辑。对于网络信息要有鉴别力。
结语
总之,这件事,严格来讲,是真相未明的。甚至不排除是有人故意以恶意剪辑或刻意引诱的手法,制造热点话题,追求流量或生意。
当然,如果这件事是真的,则希望涉事学校、老师和家长,应该反思了。幼儿园小朋友,不应该这么世俗和功利,他们应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此外,对于社会而言,或许这起事件也提醒着我们:应该给教育减负,让教育更加公平,努力让这些花朵们能够更好地健康成长。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