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新春之计在谋“高”。
龙年新春上班第一天,山东高水平开放暨高质量招商引资大会召开。高水平开放是高质量招商引资的必要条件,高质量招商引资成效是检验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标尺,二者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高水平开放,首先需要站位高。登高才能望远。山东观大势明大局,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节点,全力服务国家大局,全方位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奋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
政策上“统筹国内国际”。对外开放,是制度型开放,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不断开展先行先试和制度创新。2023年,山东研究出台推动外贸外资稳规模优结构高质量发展“26条”、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20条”、跨境电商跃升发展行动“44条”等一系列针对性政策措施,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有效稳定市场预期。
实践中“统筹国内国际”。国内国际联通,加强与中原城市群对接合作,把山东半岛打造成黄河流域乃至中亚重要出海口、旅游目的地、产业隆起带。大力拓展新市场,叫响“好品山东 鲁贸全球”品牌,去年组织境外展会260场左右,访总部拓市场,深耕欧美日韩,大力度发展东盟、中亚、中东、拉美、非洲新兴市场。2023年,山东对俄罗斯、中东欧、中亚五国进出口分别增长 27.6%、18.6%、18.1%,开放市场更加多元。
统筹国内国际市场,山东对内争当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的推动者,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一极;对外积极构建面向东北亚、连接“一带一路”、连通欧美的重要桥头堡,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有力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
高水平开放,体现为平台之“高”。以国家级战略平台打头阵,多个高能级开放平台相互配合,助力实现对外开放。
“群雁高飞头雁领”。以2019年7月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落户山东青岛为契机,山东对外经济合作有了战略性高能级开放平台,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新的开放格局逐渐形成。2023年2月,“中国+中亚五国”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国际农业合作”分论坛在青岛举办。会上数据显示,2022年仅青岛一市,就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外贸进出口3194.4亿元,同比增长21%。
以上合示范区建设为引领,各高能级开放平台竞相绽放,对外开放日益深化。各类园区是扩大开放的“前沿阵地”,商务部发布的全国经开区百强榜单中,山东由3家增至7家。今年,山东各类开发区和省级新区,主要是全面对标国内最高水平进行提升,确保主要指标有新发展。各类园区集中打造1-2个主导特色产业集群。自贸试验区,主要是加快落实140项试点任务,形成30项以上制度创新成果。
高水平开放,体现为产业之“高”。以培育内引外联大产业为依托,增创开放发展新优势。
省内企业正大踏步“走出去”。2023年,“山东造”动车组代表中国高铁首次开行海外;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40万辆,聊城中通新能源客车批量出口中亚,这是山东成功走出去的重要标志。1月举行的山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显示,2023年山东出口1.94万亿元,增长1.1%。2023年,山东省对共建国家出口机电产品4468.6亿元,增长12.8%,其中,新兴产业中,出口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增长32%。
去年,山东加力提速工业经济、数字经济,雁阵形集群规模超过9.2万亿元;先进制造业加快提升,培育11条标志性产业链、10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达到15个,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299家,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8%。山东尤其重视发挥重点工业企业的功能。2023年12月,潍柴动力全球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大会在海南海口举行,整个供应链上的数百家海内外供应商共谋未来。数十年来,潍柴通过聚链、强链、补链,带动600多家中国“链条”企业在国际产业舞台上办大事,与200多家国际供应商企业,协同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起创造了多个全球第一。
今年1月,山东省政府发布《关于下达2024年省重大项目名单的通知》,把“十强产业”项目作为建设重点,包括555个省重大实施类项目和45个省重大准备类项目。重大项目名单聚焦“三个十大”,延续了对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为特点的“新三样”的重视,旨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走出去”是由内到外的溢出,背后是山东现代产业体系日趋成型,像“新三样”产销两旺,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取得阶段性成功的标志,意味着产品对外竞争能力增强,初步形成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外资企业也正大踏步“引进来”。开放,是双向,不是单向;是互赢,不是单赢。2023年10月,第四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举办,发布会上信息显示,有234家世界500强在山东投资了917个项目,累计投资326亿美元。山东商务厅信息显示,2023年,全省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518家,同比增长8.12%;实际使用外资1753076万美元;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665489万美元,对山东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高水平开放,需要支撑保障力度高。全省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人流物流财流高效率运转。
构建高水平开放新格局,必须有持续不断的支撑力量,其中包括互联互通大通道、搭建先行先试大平台、培育内引外联大产业、塑造开放包容大环境诸方面。
山东货运客运通道不断出新升级。2023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8400公里;以2810公里的运营里程摘得“高铁第一省”桂冠;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0万标箱。
山东重点支持中欧班列打通内外循环。山东中欧班列在境内外布局了11个枢纽,国际运营线路达53条,可直达24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56个城市,2023年中欧班列开行2566列、增长24.7%。新的一年,将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增加中欧班列“上合快线”“日韩陆海快线”线路,创新发展跨境电商、冷链等特色班列,支持申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轨道上的山东”也日趋成型,16市有15市通了高铁。2023年12月,济郑高铁全线开通,山东半岛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的客运瓶颈破除,山东济南、青岛等城市可以经由郑州连接陇海客专,并通过兰新高铁直达新疆乌鲁木齐。出省高铁不断增多,1月菏(泽)兰(考)高铁河南段与山东段成功对接,6月日兰高铁将贯通;潍烟高铁也将在今年10月贯通。
山东实施交通网、现代水网等“七网”年度项目920个,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强力推进。新的一年,以网络建设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线上办事“一网通办”,最大限度减审批、缩时间、去壁垒、降门槛,推进营商环境“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高水平开放,既是高质量发展的组成部分,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抉择。改革开放已走过45年,但改革未有已时,开放亦不见尽处,纾发展之困、聚创新之势、汇合作之力,都需要继续谋在高处,以高标准开放开创新局面。
(·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周学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