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蛮好的人生》最新的剧情中,因为李奋斗的3000万元超级大单,一向看胡曼黎脸色行事、唯胡曼黎马首是瞻的薛晓舟居然发飙了。
一番争吵过后,两人差点到了翻脸的地步,而引爆火药桶的则是李家父女之间冲突。
李奋斗是个土包子、暴发户,他在发家致富、迈上巅峰之后,就盘算着要把家族财富传承到女儿可可的手中。和世上大多数的富豪一样,李奋斗想要可可接过权杖,但女儿却只想要自己的诗和远方。

父女,互不退让;矛盾,不可调和。
本来,这不过是客户家庭内部的事情,胡曼黎与薛晓舟只是最前排的吃瓜群众。为了促成这单,姐弟两人忙前忙后、任劳任怨,最终还没等父女矛盾化解,两个人却出现了分歧。
薛晓舟决定站队李奋斗,逼着女儿接手家族事业;但胡曼黎却力挺李羽可,支持她追逐梦想的权利。两人之间,话不投机,分分钟就从争论变成了争吵。
于是,薛晓舟毫无征兆地发怒了,他冲着胡曼黎就是怒吼,“可现在我说了算”。

薛晓舟突然的发飙,让胡曼黎和我们一样感到陌生和恐惧。以前的薛晓舟,虽然有自己的坚持,但也会尊重胡曼黎的意见。即使两人理念相左、手段不同,最终总能心平气和、求同存异。
唯独这一次,薛晓舟像是换了一个人,他对着胡曼黎大吼大叫、颐指气使,像极了职场上那些居高临下的上司。
世上所有的事情,往往都是宽心则安、关心则乱。薛晓舟罕见地发怒,正是因为他知道这笔保单直接关系到胡曼黎的去留。
就像薛晓舟自己说的那样,“我知道你是有情有义的人,可你总得为自己想一想吧,这单如果开不了,你就得走人。小丁怎么办?你不想把小丁接回来了?胡叔叔现在在养老院,每月上万的费用,这中间的滋味我是最明白的。”

薛晓舟发火的背后,是对胡曼黎满满的关心。因此,在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后,他立马向胡曼黎解释,为自己的失态致歉。
于是这段风波就此翻篇、姐弟之间回到从前。
一场危机化于无形。但是,如果重新审视两人之间的关系和地位,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薛晓舟对胡曼黎的态度,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以前的薛晓舟,对胡曼黎满是尊重、言听计从,他虽然看不穿、猜不透、生过气、犯过轴,但是从未对胡曼黎发号施令、吆五喝六。
自从晋升总监、掌握资源之后,在权力和地位的加持下,薛晓舟渐渐有些飘了,他看胡曼黎总是带着有色眼镜。
例如,胡曼黎给李奋斗鞍前马后、清理西装污渍之后,薛晓舟嘴上不说,心里却是一万个瞧不上胡曼黎。在他的眼中,这就是特别low、特别俗、特别令人瞧不起的行为。在两人回家之后,薛晓舟的脸上眼里尽是嫌弃和鄙视。

又例如,在企业家李奋斗和收垃圾的桃姐之间,薛晓舟始终看不上桃姐300万元的小单。在胡曼黎郑重其事地给他讲桃姐年金方案时,他始终爱答不理,连只言片语都没有。
从业绩垫底王到家办薜总监,随着身份地位变化的,还有薛晓舟的心态。
李奋斗与李羽可的分歧,本质上是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冲突。李奋斗一心要财富传承,李羽可满眼是诗和远方。李奋斗只想控制和安排女儿的未来,并不在意她是否愿意。
这一幕,像极了薛闰年和薛晓舟。
以前的薛晓舟,是一个孤傲清高的理想主义者;因此,我们下意识地认为,他会对可可的遭遇感同身受。不可思议的是,在正式步入职场短短数月,他就放弃了自己的坚持,活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

他可以为了签单而故意输球,他可以为了客户而牺牲梦想,以前的他有多么的清高,现在的他就有多么的现实。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薛晓舟的成长让人无言。
对于薛晓舟,某位同事的评价特别精准,还是他的同事说得好,“像他这种自命清高的人,一旦放飞自我、自轻自贱起来,那比任何人都要豁得出去。”
这样的人,跑市场、谈客户、签单子固然是一把好手,虽然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但这转变的速度着实令人感到可怖,让人难以与之亲近。
胡曼黎与薛晓舟,销售搭子,才是最好的相处方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