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刘静怡)7月10日晚,在上海开往北京的高铁上,一名老人突发疾病晕倒,张元春拿着随身携带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紧急来到车厢,跟他一起被广播召唤来的还有四位医生。在这里,他们展开了一场救援。

张元春原来在北京120急救中心担任急救医生,后来致力于做急救科普和急救培训。7月15日,张元春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由于从事急救培训工作,自己在旅途中常年随身携带AED。

张元春回忆,当天距离济南西站还有半小时左右,突然听到召唤医务人员的广播。他带着设备冲到患者身边,得知他曾在120急救中心担任急救医生后,马上让他为晕倒的乘客处理。

那时,老人已经没有了呼吸和脉搏,来不及多想,张元春迅速打开AED设备,同其他医护一起进行心肺复苏,并告知工作人员紧急联系济南西站的救护车。

一到济南西站,尚未恢复呼吸的老人就被送上了救护车。张元春记得,正当救援争分夺秒展开时,一直陪着老人的儿子一下跪在地上,向医生们不停道谢。这一幕,让他十分难忘。

张元春告诉记者,2011年他开始从事急救培训后,携带AED设备外出成了他的工作需要,久而久之,这演变成了他的习惯。

张元春(左)在进行急救培训。受访者供图

在急救培训一线工作多年,张元春深刻意识到对于心跳骤停的患者,AED的使用有多重要。即便在日常遇到这类情况的可能性较小,一旦发生,就是人命关天的时刻。

“AED本身就是给大众使用的。对于心脏骤停这类突发疾病,急救开展的时间一定是越早越好。”张元春解释。心脏骤停抢救的黄金时间是4分钟,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即便是简单的心肺复苏技能也有可能成为一根重要的“救命稻草”。他希望,在关注到这些“救人”的事件之外,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急救、重视急救,通过学习,真正掌握能救命的技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