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中的李涯是个反面人物,但他表现得忠诚、努力,他被余则成扇了耳光,在办公室黯然泪流的样子让观众十分同情,但我觉得他是咎由自取。
李涯忠诚,有信仰,但他并非只是一个普通战士,只有忠诚是不够的。
李涯工作努力,“连睡觉都在办公室”,但他并非只是普通员工,只做到以保密局为家是不够的。
他的身份是保密局行动队队长,是高级特工,是为“党国”完成秘密使命的人。就这个身份而言,我认为他的修养境界和专业能力都不够格,失意是必然的。
一、李涯无大局意识,心胸狭窄,做事不择手段,只图个人立功。
他身负党国重任,自诩“干这一行不图立功受赏,想为党国消除所有的敌人,让孩子们过上好日子”,但他一到天津站就与情报处处长陆桥山明争暗斗,又提防机要室主任余则成,连一丝一毫精诚合作的意识也没有,谈什么“为党为国”。
当吴站长把保护叛徒袁佩林的任务交给他时,他知难而退,推脱不肯接受。直到吴站长说“这是你挽回声誉的好机会”,并暗示他袁佩林手上有线索,他才接受任务。他自己也对袁佩林说:“我来天津站第一枪哑火了,是你帮我打响了第二枪。”
李涯保护袁佩林失败后,与余则成谈心,想让翠平在站长太太面前给他“美言”;给陆桥山设局之前,专门到余则成家里示好,以示助人为乐。堂堂行动队队长,这些作派令人不齿。
当他得知余则成阻碍自己晋升上校时,对余则成的怨气全面爆发,连一晚上都等不了,证据不足也顾不了,直接逼吴站长抓捕余则成和翠平,他的私心昭然若揭。
实际上,李涯希望立功扬名是人之常情,完全可以理解。但他口是心非,处处表明自己“一片赤诚”,却事事自私自利,不择手段。为了扳倒陆桥山,把汤四毛杀人灭口;为了开脱自己,嫁祸同事盛乡,还诱杀了盛乡。
二、李涯作为行动队队长,专业能力很一般。
不重证据,不重细节,经常被动。
李涯怀疑余则成是共产党,请求吴站长限制余则成的行动,吴站长问他:“有证据吗?”他居然说:“暂时没有。”吴站长发火:“开玩笑吗?他是副站长啊!”在这件事上,他完全失去了吴站长的配合和支持。
袁佩林被杀后,李涯对余则成说:“我现在回过头来倒查走漏消息的源头,一点线索也没有。”而余则成正是从绣春楼的火柴盒和饭菜的分量等细节上推断出袁佩林的藏身之所。
李涯偷偷去余则成家里查看时,留下巨大的脚印,让余则成有了反击的准备。
李涯检查翠平从办公室带走的茶叶时,居然没有发现里面藏匿的小纸条。
2.自视甚高,不肯反思,指挥不力。
他在延安卧底数年,亲身感受过那里的生活,得出的结论居然是“他们总以为自己很聪明,事实上很愚蠢”。
吴站长经常对他温馨提示,但他总是一意孤行。他在吴站长面前辩称,自己没有监视余则成,又说自己的理由“天衣无缝”,吴站长一针见血地指出他露馅的地方是“语气和眼神”。李涯居然不解的问:“语气眼神怎么了?”吴站长无奈的“嘁”了一声,表示对他的不屑。
他监视余则成的事败露,被余则成打了耳光,在办公室流下了眼泪。但这并非是悔恨之意,也非反思之悟,而是委屈和不甘心。他后来对吴站长说:“我虽然在几个案子上有过失,但我是全力以赴的”,完全忽视了他的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
他对保护对象袁佩林说:“放心吧,外面的人都很得力。”结果是齐队长一点警惕性也没有,不紧不慢地下楼处理纠纷,袁佩林就此命丧黄泉。
他的高级内线刘闪在他的指挥下“从事”了新职业:砍甘蔗。
派出去追踪王占金、调查余则成的三支小分队几乎颗粒无收。
且看他的“战绩”:诱捕左蓝失败,保护袁佩林失败,策划钱思明离开天津失败。他最成功的业绩是:揭露陆桥山泄密成功,诱杀盛乡成功。但这两人都是和他同一阵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成功只是一种失败。
当然,他根据袁佩林提供的线索,破坏了我党的一个交通站,抓捕了我党的几名同志,但这只是坐享其成而已,算不上什么本事。
结论:李涯只有小聪明,难堪大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