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探案类型古装剧的时候,经常会有官府抓人的情节发生,但是当我们看到嫌疑犯的画像时往往会忍俊不禁,因为捕快手中用毛笔随便勾勒的的黑白线,描简笔画与要逮捕的嫌疑人实在是大相径庭。 这可不是电视剧的导演组们为了省事乱画的,其实在古代追捕犯人的画像确实和这个差不多。现代抓捕犯人一般会凭借照片,用打印机复印几百几千份后分发下去,或者贴在大街小巷让人们知道嫌疑犯的长相提供线索。 可是,这在古代这当然是不现实的,毕竟在古代朝廷没有照相机和打印机。那时,画像只能靠画师手画,批量生产嫌疑人画像不可能,所以简笔画就成了首选,有可能也是画师想草草了事。
谈到了这里不禁会让我们疑惑,用这样潦草的简笔画,真的可以找的到犯人吗?答案是能的。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其中的缘由。 通缉画像重要吗? 说到通缉画像就让人想到了,电视剧《水浒传》中就有一个场景,鲁智深拳打镇关西之后,就被通缉了。官府也是照例画了通缉画像贴到各个城门口,让人们去辨认。 鲁智深路过城门,也看到了通缉的告示前面围满了人,心生好奇,于是他就大摇大摆地钻进了人群里,去看自己的通缉告示。不过,那么多的人围着看画像,却没有一个人认出他来。 仔细一看,不难发现通缉画像与嫌疑人的差距并不是一点半点,嫌疑人就在旁边居然都认不出来。那么,这样的画像到底有没有用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如果没有用,官府肯定会找出更加有效率的方法来,更不会费时费力地去画一张一点都不像的画像了。其实,画像主要起到了吸引眼球和描述特征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图画比文字更加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因为我们在看图画的时候,比在看文章的时候更加感觉省力。其次,有的时候犯人会有比较明显的特征,例如脸上有一块胎记,或者位置特殊的痣。 那么,这个胎记或者痣到底在哪里,用文字是描述不清楚的,但是用画像就可以很直观地表示出来了。因此,画像是必须要存在的,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它能给人描绘出“被通缉的人的大致特征”。 通缉令中的文字 另外,我们只想到了在古代没有打印机和照相机,却没有想到在古代也没有现在的轿车,高铁等等可以快速移动位置的工具,甚至普通人家买一头牛或者一只马马都非常困难。
在此情况下,古代的人口流动是很缓慢的,一个城里或者是一个村子里,来了一个外人几乎半天就能传遍整个村子。更别说,短时间内逃到比较远的地方了。 当然,逃犯如果跑的地方比较远,口音自然与当地不符(普通话普及的现代有些人还是有口音的),也是可以一下子就听出来的。再联系通缉画像的一些特征,很容易就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只要有人向官府提供消息,很容易就会漏出马脚。 不仅如此,在古代虽然没有身份证这样的东西,但是想要出城的话也是要登记的,就像《西游记》里面的唐僧的通关文牒,每到一个国家就要盖上那个国家的章才可以离开。 如果没有通关文牒,那守城门的士兵一样会把人抓起来,那时候一样也是跑不掉的。同样,发现通关文牒上的名字,与现在正要找的嫌疑犯一样,那也要被官府抓起来,盘问之后取消了嫌疑才能离开。
俗话说得好:“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不论罪犯们耍出什么花招,都逃不过官府的追查。另外,在通缉令上除了画像,也会写出嫌疑犯的姓名,出生地,户籍地址,身高,体重等等。 这些信息不仅缩小了查找范围的同时,还可以让以前认识或者见过这个人的人很快地对号入座,以求短期内就抓到犯罪之人,效率还是很高的。 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 除了前面的这些客观因素之外,在通缉令上,还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那就是“如果提供线索,必有重赏”或者是“抓住嫌疑犯,赏金千两”等。 正所谓:“重金之下必有勇夫”,毕竟这千两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在《红楼梦》就有人说刘姥姥来贾府“打秋风”,王熙凤随便给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就足够刘姥姥一家人富足的生活一年了。
要知道,刘姥姥家里是有四个人的,由此就可以看出来千两的赏钱,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那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如果得到了这笔钱,那几辈子都不用干活也能过上好日子了。 这么大的诱惑之下,就会有数不胜数的人去参与到这件事情上来,再加上古代交通不发达,谁听说了村里来了个外乡人,都可以去官府说上一声,万一运气好就碰到了通缉犯,就可以几辈子衣食无忧了。 因此,通缉画像潦草不潦根本不是大问题,想要悬赏的人提供的信息才是最重要的。当然,“先斩后奏”是指对付一些罪恶滔天、十恶不赦的罪犯。 要看一件事情能不能办成,要看他是否能够充分地发动群众,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能发动起群众这件事情也就可以成功一半了,这也不禁让我们感叹古人的聪慧了。
总的来说,画像仅仅是描述被通缉的人的特征,给人一个大致的轮廓,毕竟很多古人是不识字的。另外,用图画吸引人们来到通缉令前来观看,也是一个很好的信息传播方式。 图画只是一个“噱头”,下面的文字才是重点,一方面可以用文字缩小目标,同时文字的奖励也能激发起人们对抓捕犯人的热情,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话说,我们用现代的眼光去看古人的行为,就像古人用潦草的简笔画来抓捕犯人,在我们看来甚至有点可笑,其实这样的一种“角度”是错误的。 古代有它特定的环境,这样的方法或许不适合现代,但在那种特定的环境中或许很好用,毕竟既然这样的事情存在,那么“存在即合理”。
因此,我们在平常生活中也应该学会换位思考,不要用我们已知的东西去评判别的东西,在思考之后再做评论,也许会让自己的发言更加有说服力,就如看待一些俗语一样。
不能一概而论,说他们是“迷信”,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态度不可取,换位思考、放到特定的环境中去理解,才是正确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