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苏轼在书法批评中引入了“味”的范畴,“味”不仅由饮食之味被阐发为书之味,而且作为审美主体的主观行为,对书法进行品评,从基本的概念延伸出了韵味、淡味、至味、研味、深味、细味等概念。以“味”论书是将饮食文化中的“味”化俗为雅的过程,苏轼的书味论也是其审美志趣的反映。

一、以食“味”评书“味”

在书画碑帖的题跋和集序杂文中,苏轼都较为喜爱用直觉感悟的方式去书写,用饮食中的“味”来譬喻书法中的“味”就是表现之一。原因在于饮食的味性更符合人的感受性,能够激发人们对审美的感知,以具象的体验入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抽象的作品。

《书黄子思诗集后》记载:“独韦应物、柳子厚,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及也……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

苏轼在《书黄子思诗集后》这里有两层意思,他评论钟繇和王羲之的书法字迹,赞其潇洒散淡飘逸,妙处在于笔画之外。而后又对唐代司空图的诗论进行深刻阐发,所谓“咸酸之外”,意思是梅子只是酸味,盐只是咸味,但饮食中却不能缺少梅子和盐,它们之所以美,不仅只在咸和酸本身,而在咸与酸之外的味道。

“妙在笔画之外”和“美在咸酸之外”便是饮食之味在书法之味上的体现,笔画可譬喻为盐梅,书法的字想要达到妙的境界,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笔画的精湛技艺上,而是要注重笔画之外的味道,也类似于“甘”“苦”之外的味道,是一种“和”味,“和”味是一种复合的味道,往往更偏向于“韵味”和“回味”,是更具审美价值的一种味道。

因此他说魏晋时期世人皆以钟王为师,而唐代以后颜真卿、柳公权对二人的笔法加以创新,世人便推崇颜柳之风了,因此笔画只是书法的形,书法的意与韵则需要靠内在的味道来显露,即要求书法形式之外要富含韵味。

在对“味”的运用和把握中,苏轼在《跋秦少游书》中云:“少游近日草书便有东晋风味,作诗增奇丽”,他用“东晋风味”来形容秦少游的草书作品,说明其中的味道,明明是指书法技艺的进步与诗歌创作的奇丽,却用一“味”来概括,以“味”来论书则可以体现。后在《跋希白书》中又云:“希白作字,自有江左风味”,同样是以“味”来评论书法。

除了这种单纯的借味评书,苏轼还提到了书法与酒味的关联,在《跋草书后》中:“仆醉后辄作草书十数行,觉酒气拂拂从十指间出也”,意思是在饮酒醉了之后作了十数行草书,酒气仿佛从手指之间流露出去了,酒的气味通过手的用笔书写传到了草书之上,使书法的字也有了酒气之味,这是评草书之味以酒来譬喻。

关于酒,苏轼在评张长史的草书中也提到,张长史作草书必须要在喝醉之后,清醒时则缺乏天真之意味,借酒味书写草书,草书中的形与味靠酒味才得以抒发。文人皆爱借酒消愁以酒壮志抒怀,酒中也蕴含了个人审美理想与情感体悟,因此苏轼以酒味论书味也是审美体验的升华。

二、书法“淡味”和“至味”的审美追求

“淡味”和“至味”不仅是苏轼诗词美学中的重要概念,同时也是书法美学中的典型审美追求。“淡味”的本意在味觉感官上是指不咸不苦不甘不涩,水的味道是淡味的代表。古人常用水之淡来比喻人或是人的品质和内涵,在书法领域又可以以“淡”来指代书法风格的平淡。

“淡”味并不是寡淡无味,越是平淡越值得细细品其深处的味道。“淡”味最初由道家的老子提出,“淡乎无其味”,道从口中说出来是非常普通的,和水一样,淡得几乎没有任何味道,却又无处不在,意在表达“道”平淡却深远,表现出来的是素朴、平淡风貌。

“淡”味经由魏晋到唐代的发展之后,到宋代才完全达到了成熟阶段,因此苏轼对“淡味”的继承是“淡”味论成熟的标志,他将“淡”味作为评论诗文和书法的标准之一,力求书法在平淡中蕴含哲思和意味。

《与侄论文书》记载:“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

苏轼的“淡”味说主要是继承了晚唐司空图的观点,他对“美在咸酸之外”的肯定引发了对“淡”味的思考,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苏轼想要表达的是冲而不薄,淡亦有味,在书法中所要体现的是自然的心境,无论是从书法文字的本体,亦或是书法的创作和品评上,都要自然地流露出书法本真的味道。

绚烂之后归于平淡是苏轼看来是书法创作的理想境界,与“似淡而实美”相同的还有“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书法既要有萧散简远的艺术形式,又要具有醇美的韵味,所谓“至味”,指的就是“淡而有味”。

追溯苏轼书法对“淡”味的审美追求,最早可从晋唐之风说起,由于苏轼学书先后以王羲之和颜真卿为师,广泛吸纳了晋朝书风萧散简远的韵味和唐代书法严谨的法度,早期书风就有了“东晋之风味”,那时还仅仅平淡之味道,后期苏轼遭遇贬谪黄州,性情大变的同时,书风也发生了变化,《黄州寒食帖》就是风格转变的代表作之一。

苏轼作书便不再仅仅局限于晋唐法度,不再过多注重章法、字体的局限,而将个人的性情和激情融入其中,笔意的宣泄突破了以往的雅致风韵,仕途的坎坷反而促使苏轼书法风格中的“淡味”与“至味”,走向更加苍劲和成熟的阶段。

苏轼在接连被贬之后没有消沉,反而更加旷达与坦然,在大起大落中仍保持“寄至味于平淡”,这种淡味似乎更意义深远、耐人寻味,同时也体现出苏轼无论在书法批评还是创作上,都善于用“味”来论书,用“味”来进行审美体验,其“味”论的朴拙隽永风格对宋代以后书味论的发展,都起到了开创作用。

三、“味外味”的审美反思

在论述完苏轼对平淡审美的追求之后,就必须涉及“味外之味”的问题,苏轼平淡自然的书风可谓是受司空图“味外之旨”的影响才得以形成与发展,“味外之味”由司空图首次提出,被苏轼继承,后来被阐发为一种审美理想和审美境界,其中有一定的渊源。

《送参廖师》记载:“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咸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诗法不相妨,此语更当请。”

《送参廖师》书于苏轼壮年时期,可见苏轼对“味外之味”的审美追求较早,而反复提及的《书黄子诗后集》可谓是“味外之味”的中心思想的具体阐释,既说明了平淡自然的风格和“味外之味”的关联,又对书法的创作提出了要求,苏轼对“味”的美学思想直接受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影响。

在“味外之味”与平淡书风的关系上,苏轼认为“味外之味”是平淡自然风格的载体,平淡风格是“味外之味”艺术表现的形式,凡是具有“味外之味”内涵的书法作品,都要表现出“平淡”或是“枯澹”,所求的就是超越文字与书法本身形式上的意味,而追寻更深层次的审美境界。

书法的风格体现在书法的形式之外,而“味”审美就是对形式与风格之外更深层次的,超越味觉本身感官体验的发展。

苏轼的以“味”论书和“味”外之味的反思,就是将书法这种视觉艺术联通到味觉感官之上,在感官阈限的突破中,实现了由目视之“枯澹”,到口尝之“味淡”,再到心悟之“平淡”的审美升华过程。书法中的“味”要通过多重感官去体验,要反复回味其妙处所在,这也是他对“味外之味”的反思所在。

结语

就书法而言,对“味”的审美也需往前追溯,即“味”在古文字时期文字意义上的阐释,经研究,“味”在早期只是一种感官感受,当它发展为味觉的时候,才和食物的味道相联系,由单纯的味道演变为美味,才认为是和“美”有关的事物,因此可以说明,美感最初起源于味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