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恶意》目前口碑反响不错。
对于拍摄电影的初衷,陈思诚是这样回答的——
“我觉得自己从事这个行业,这么多年或多或少也被别人误解,被别人贴标签。”
“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把剑,所以我特别想拍这么一个东西。”
事实上,他也确实抓住了网暴题材的精髓,让许多观众看完后深受触动。
有人直言:“跟大家预期的一样,真的给暑期档开了一个好头。”
还有人称:“这是我近期看过最有沉浸感、最有后劲的一部“新”式悬疑片。”
在我看来,该片能够将口碑收入囊中,离不开以下三点。
01
案子悬念丛生,层层反转拉高观感
《恶意》的剧情主要就是围绕小网红静静与女护士的坠楼案展开。
剧情利用网络舆论的风向,为观众们带来多重反转。
一开始静静的母亲尤茜(梅婷饰)承认是自己亲眼看到李悦将孩子推下楼,视频也引发网友们的猜测,甚至还有人扒出李悦的过往。
私生活混乱,给人当小三,事实真的如此吗?
反转很快就来了,警方查到跳楼过程中,尤茜同样有作案时间。
与此同时,李悦患有躁郁症的内情被曝出,她也是被渣男欺骗的受害者。
“你们找不到凶手,就选择她,再将她一步一步地变成凶手的样子。”
“你们真的有那么正义吗?”
一声声的质问让媒体人叶攀(张小斐饰)难以反驳,连银幕前的观众都不由得汗颜。
一时间舆论立马调转风向,母亲尤茜也被推到风口浪尖之上。
只是这一次,我想大家都不敢轻易下定论了。
你永远不知道在网络上的信息,究竟有几分真几分假。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可能被截取、剪辑、曲解。
而且经过网络放大镜的检验,其实没有人是一尘不染的。
02
指尖的恶意,揭露互联网的黑暗面
“现在谁会在乎真相,他们要的是爽!”
坠楼案之所以发酵得如此快,也离不开媒体们对舆论的推动。
电影中女主叶攀所在的公司,也是网红的孵化基地。
老板萧保乾有一件事情没有说错,那就是新闻媒体行业,远不如网络直播赚钱。
因此大量的网红为了博眼球,赚流量,在不知真实情况的前提下,对案件进行推测,引导网络暴力。
这不只是电影桥段,更是时时刻刻发生在现实生活里的事情。
而且电影中有一个细节是叶攀面对萧保乾的所作所为非常失望。
她说“新闻人有底线,新闻才有底线”,可对方却只顾着谈论流量。
讽刺的是,这是曾经萧保乾教给叶攀的道理,如今连他自己都忘了。
在互联网混了这么多年,初心早就忘光。
每个人都在为流量奔波,是非对错,谁会在意?
电影拍得是现实,是生活,更是互联网的黑暗面。
而对于网友们来说,我们看到的,不一定就是权威的,很可能只是媒体人想让我们看到的。
比如评价坠楼案的网红们,他们有人站在激进的角度批判女护士和静静母亲,有人故作清醒地让网友们多观望观望,别轻易下结论,还有人趁机直播带货。
事实上,这群人都是来自同一个公司,每个人的立场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目标只是热度罢了。
“互联网上恶比善传得快,坏的比好的热度更高。”
电影里的网友们对李悦的指责、对尤茜的审判,甚至对女主叶攀抨击,就是再用指尖将自己的恶意不断放大。
03
守法的同时也要守心,别在网络上迷失自我
其实陈思诚最擅长刻画的是人心,在这部电影中你无法判断究竟谁是好人,谁是反派。
尤茜确实有一瞬间的念头让女儿放弃治疗,可你不能说她心肠歹毒。
因为这是一个母亲不愿意看到孩子继续承受化疗的痛苦,才不得以做出的决定。
叶攀曾经报道过的“试药人案”,的确撕开了不良产业链的内幕。
可她也造成了当事人的意外死亡,让众多依靠这个工作为生的底层百姓,走头无路。
所谓的正义,不是三两句话就能评判的。
由于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网友们总喜欢在网络上当“法官”,自以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评价未知全貌的事情。
这也造成了太多的悲剧发生,比如被保送至华东师范大学读研的郑灵华,只是因为染了一头粉发便被网暴,最后抑郁自杀。
网友们动动手指的评论,可能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很庆幸《恶意》中的女主叶攀没有被网络同化,她还能让自己站在舆论风暴中心,只为让尤茜摆脱风波。
她守住了新闻人应有的底线。
影片的最后,她问老公自己现在是热搜第几位,对方笑着说她早就不在热搜了,因为有了更新更爆炸的新闻。
可这场舆论造成的风暴,却留在每个当事人的心里。
好在我们并非案件中心的人物,看完影片后只要有人能意识到指尖的恶意有多么可怕,就是电影的意义所在。
《恶意》作为一部悬疑片来说,在剧情的设计能够做到环环相扣,反转不断,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可观性。
但电影最大的亮点,还是在于对网络生态环境的呈现,对网暴问题的揭露,极具现实意义。
尽管陈思诚是众多导演中争议比较大的存在,但不能否认地是,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在尝试表达。
《误杀》是思考法律与亲情的界限,《消失的她》是表达爱情与阴谋的关系,《唐探1900》讲爱国、讲华人劳工的过去。
一部电影最重要的就是有表达、有深度。
我们不能否认陈思诚也在追求流量,但还好他没有放弃对世界的表达,没有忘记“态度”也是创作的源泉。
罗曼罗兰曾说过:“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了生命的真相却依旧热爱它。”
希望网络上的恶意少一点,善意多一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