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恶意》目前口碑反响不错。

对于拍摄电影的初衷,陈思诚是这样回答的——

“我觉得自己从事这个行业,这么多年或多或少也被别人误解,被别人贴标签。”

“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把剑,所以我特别想拍这么一个东西。”

电影《恶意》为何能将口碑收入囊中

事实上,他也确实抓住了网暴题材的精髓,让许多观众看完后深受触动。

有人直言:“跟大家预期的一样,真的给暑期档开了一个好头。”

还有人称:“这是我近期看过最有沉浸感、最有后劲的一部“新”式悬疑片。”

在我看来,该片能够将口碑收入囊中,离不开以下三点。

电影《恶意》为何能将口碑收入囊中

电影《恶意》为何能将口碑收入囊中


01


案子悬念丛生,层层反转拉高观感

《恶意》的剧情主要就是围绕小网红静静与女护士的坠楼案展开。

剧情利用网络舆论的风向,为观众们带来多重反转。

一开始静静的母亲尤茜(梅婷饰)承认是自己亲眼看到李悦将孩子推下楼,视频也引发网友们的猜测,甚至还有人扒出李悦的过往。

电影《恶意》为何能将口碑收入囊中

私生活混乱,给人当小三,事实真的如此吗?

反转很快就来了,警方查到跳楼过程中,尤茜同样有作案时间。

与此同时,李悦患有躁郁症的内情被曝出,她也是被渣男欺骗的受害者。

电影《恶意》为何能将口碑收入囊中

“你们找不到凶手,就选择她,再将她一步一步地变成凶手的样子。”

“你们真的有那么正义吗?”

一声声的质问让媒体人叶攀(张小斐饰)难以反驳,连银幕前的观众都不由得汗颜。

电影《恶意》为何能将口碑收入囊中

一时间舆论立马调转风向,母亲尤茜也被推到风口浪尖之上。

只是这一次,我想大家都不敢轻易下定论了。

你永远不知道在网络上的信息,究竟有几分真几分假。

电影《恶意》为何能将口碑收入囊中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可能被截取、剪辑、曲解。

而且经过网络放大镜的检验,其实没有人是一尘不染的。


02


指尖的恶意,揭露互联网的黑暗面

“现在谁会在乎真相,他们要的是爽!”

坠楼案之所以发酵得如此快,也离不开媒体们对舆论的推动。

电影《恶意》为何能将口碑收入囊中

电影中女主叶攀所在的公司,也是网红的孵化基地。

老板萧保乾有一件事情没有说错,那就是新闻媒体行业,远不如网络直播赚钱。

因此大量的网红为了博眼球,赚流量,在不知真实情况的前提下,对案件进行推测,引导网络暴力。

电影《恶意》为何能将口碑收入囊中

这不只是电影桥段,更是时时刻刻发生在现实生活里的事情。

而且电影中有一个细节是叶攀面对萧保乾的所作所为非常失望。

她说“新闻人有底线,新闻才有底线”,可对方却只顾着谈论流量。

电影《恶意》为何能将口碑收入囊中

讽刺的是,这是曾经萧保乾教给叶攀的道理,如今连他自己都忘了。

在互联网混了这么多年,初心早就忘光。

每个人都在为流量奔波,是非对错,谁会在意?

电影拍得是现实,是生活,更是互联网的黑暗面。

电影《恶意》为何能将口碑收入囊中

而对于网友们来说,我们看到的,不一定就是权威的,很可能只是媒体人想让我们看到的。

比如评价坠楼案的网红们,他们有人站在激进的角度批判女护士和静静母亲,有人故作清醒地让网友们多观望观望,别轻易下结论,还有人趁机直播带货。

电影《恶意》为何能将口碑收入囊中

事实上,这群人都是来自同一个公司,每个人的立场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目标只是热度罢了。

“互联网上恶比善传得快,坏的比好的热度更高。”

电影里的网友们对李悦的指责、对尤茜的审判,甚至对女主叶攀抨击,就是再用指尖将自己的恶意不断放大。

电影《恶意》为何能将口碑收入囊中

03


守法的同时也要守心,别在网络上迷失自我

其实陈思诚最擅长刻画的是人心,在这部电影中你无法判断究竟谁是好人,谁是反派。

尤茜确实有一瞬间的念头让女儿放弃治疗,可你不能说她心肠歹毒。

因为这是一个母亲不愿意看到孩子继续承受化疗的痛苦,才不得以做出的决定。

电影《恶意》为何能将口碑收入囊中

叶攀曾经报道过的“试药人案”,的确撕开了不良产业链的内幕。

可她也造成了当事人的意外死亡,让众多依靠这个工作为生的底层百姓,走头无路。

所谓的正义,不是三两句话就能评判的。

电影《恶意》为何能将口碑收入囊中

由于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网友们总喜欢在网络上当“法官”,自以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评价未知全貌的事情。

这也造成了太多的悲剧发生,比如被保送至华东师范大学读研的郑灵华,只是因为染了一头粉发便被网暴,最后抑郁自杀。

电影《恶意》为何能将口碑收入囊中

网友们动动手指的评论,可能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很庆幸《恶意》中的女主叶攀没有被网络同化,她还能让自己站在舆论风暴中心,只为让尤茜摆脱风波。

她守住了新闻人应有的底线。

电影《恶意》为何能将口碑收入囊中

影片的最后,她问老公自己现在是热搜第几位,对方笑着说她早就不在热搜了,因为有了更新更爆炸的新闻。

可这场舆论造成的风暴,却留在每个当事人的心里。

好在我们并非案件中心的人物,看完影片后只要有人能意识到指尖的恶意有多么可怕,就是电影的意义所在。

电影《恶意》为何能将口碑收入囊中


《恶意》作为一部悬疑片来说,在剧情的设计能够做到环环相扣,反转不断,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可观性。

但电影最大的亮点,还是在于对网络生态环境的呈现,对网暴问题的揭露,极具现实意义。

尽管陈思诚是众多导演中争议比较大的存在,但不能否认地是,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在尝试表达。

《误杀》是思考法律与亲情的界限,《消失的她》是表达爱情与阴谋的关系,《唐探1900》讲爱国、讲华人劳工的过去。

一部电影最重要的就是有表达、有深度。

我们不能否认陈思诚也在追求流量,但还好他没有放弃对世界的表达,没有忘记“态度”也是创作的源泉。

罗曼罗兰曾说过:“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了生命的真相却依旧热爱它。”

希望网络上的恶意少一点,善意多一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