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说,是癌症。”
这六个字,落在家属耳朵里,像一声惊雷,把人从头劈到脚。很多人形容那一刻是“天都塌了”,但天没塌,日子还得照过。只是,这日子怎么过,才是关键。
癌症不是绝症,但它是个复杂的“慢性敌人”。现代医学已经不再把“治愈”作为唯一目标,如何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才是我们与癌共存的智慧。
今天咱们就唠一唠:家里有人得了癌症,家属到底该注意哪5件事,才能在这场马拉松式的战役中,不被病魔乱了阵脚,还能帮病人多活几年,甚至活得有尊严、有质量。
先别急着乱补,饮食这事儿比你想得讲究
很多亲戚朋友听说家里人得了癌症,第一个动作就是——买补品。人参、鹿茸、海参、燕窝,统统端上桌,恨不得把山珍海味打成浆喂下去。
你有没有想过,病人能不能吸收?会不会“火上浇油”?《中华肿瘤杂志》上早就指出,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不等于“补”,而是讲究科学平衡。比如某些肿瘤(尤其是激素依赖型的乳腺癌、前列腺癌)患者,摄入过多高脂肪、高糖食物,反而可能促进肿瘤生长。
我有个病人小刘,肺癌术后恢复期,他妈每天早上炖一锅羊肉汤,连喝两月。结果肝功能指标飙升,肠胃天天拉稀,营养没补进去,反倒进了医院加了一次床。
正确的做法是:根据病人治疗阶段(化疗、术后、缓解期),配合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饮食。不该吃的,别硬塞;能吃的,要吃对。
情绪这根弦,不能松,也别绷太紧
得了癌症,病人第一反应多半是恐惧、焦虑,甚至否认现实。家属这时候往往也慌了,开始“演戏”:装作轻松、故作镇定,有的干脆瞒着病人不说实话。
情绪管理是影响癌症生存期的重要因素之一。《柳叶刀·精神病学》曾发表研究指出,抑郁状态下的癌症患者,生存率下降高达25%。
那怎么做才合适?不是“天天笑着面对”,而是承认情绪存在,允许病人脆弱。可以陪着他哭,也可以和他聊未来,但别一味打鸡血。有时一句“我们一起面对”,比一百句“你一定会好”更有力量。
我认识一位老爷子,胃癌晚期,家属每天带他下棋、听戏,说“咱不说病,咱过好今天”。三年过去了,病情一直稳定,医生都啧啧称奇。
别让药单变成“许愿清单”,用药这事儿得掂量着来
中药西药一起上,保健品再加一摞瓶瓶罐罐,有的家属把药单当成“许愿清单”:这个保肝、那个抗癌、那个助眠……恨不得把药当饭吃。
可问题是,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稍不注意就可能伤肝肾,甚至影响治疗效果。根据《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的数据,肿瘤患者平均使用药物数量为6种以上,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率接近40%。
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时,切记要让主治医生知晓中药成分,别自己“偷偷加戏”。比如化疗期间服用含黄芪、人参类的中药,可能会干扰药物代谢。
我曾接诊过一个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家属坚持让她服用某滋补中药,结果出现严重白细胞下降,不得不终止治疗。
用药这事儿,得让医生“搭台”,患者“唱戏”,家属“看戏”,别抢戏。
生活节奏不是“静养”,而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很多人一听“癌症”,立马让病人卧床休息,连下楼都不许。长期卧床并不是养病,而是“养病魔”。
《世界卫生组织癌症康复指南》明确指出,适度活动可提高患者免疫力、减轻疲劳、改善睡眠质量。尤其是正在接受放化疗的病人,如果能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轻度运动(如慢走、拉伸),恢复效果更佳。
我有位病友大姐,乳腺癌术后每天在阳台练太极,风雨无阻。她说:“我不是锻炼身体,是跟病魔掰手腕。”
也别搞得像军训一样。累了就歇,重点是“持续性”,不是“强度”。
别忽略了自己,照顾者的健康也很重要
家属常常把自己“丢了”,一门心思扑在病人身上,最后自己先垮了。照顾癌症病人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上曾刊登研究指出,癌症照顾者的心理压力指数高于普通人群2倍以上,且罹患焦虑、抑郁的风险显著增加。
我曾见过一位父亲,儿子得了白血病,他连着半年没睡过一晚整觉,最后自己突发脑梗,被送进急诊室。病人没垮,照顾人先倒了。
照顾者也要学会“自救”:定期休息、分担任务、寻找心理支持。别觉得是“自私”,这是“续命”。
癌症其实是一场家庭的“再教育”
癌症来了,很多家庭才第一次认真坐下来吃顿饭、聊聊天、讲过去的事儿。以前你嫌他唠叨,现在听起来却像是珍贵的录音带。
医学上讲“生存期”,生活中讲“活着的意义”。延长生存期不仅是时间上的延长,更是生活质量的提升,是让病人在有限的日子里,活出自己的节奏。
别把癌症当成“终点”,它只是另一段人生的“分水岭”。你不怕,它就没那么凶;你会陪,它就没那么冷。
冷知识时间:你可能不知道的癌症小秘密
有研究发现,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在节后明显下降。为什么?因为节假日多吃多喝,还容易漏服药、作息紊乱,身体一下子吃不消。
还有一个冷门数据:肿瘤患者最怕的不是癌症本身,而是感染和营养不良。尤其是白细胞下降时,一场感冒都可能致命。
所以啊,别总盯着肿瘤指标看,一碗热汤、一顿饭、一句安慰,都是“延命良药”。
参考文献
[1]王岚,胡旭东,刘文军.肿瘤患者心理干预对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23,32(4):375-379.
[2]李丽,张晓红,陈新,等.肿瘤患者中西药联合治疗中的用药安全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4,17(12):89-92.
[3]郭晓燕,李春华.肿瘤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临床路径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2022,44(10):862-866.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