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的影响力,书中的大反派高俅高太尉的知名度极高,谈起宋朝知名的官员,高俅的名声不比那些著名的名臣、词人、武将小。

而且,他的人生经历还比较励志,从苏东坡的小跟班起步,以一手出神入化的蹴鞠才艺,被宋徽宗赏识,混到了朝堂上站位前列的高官。

高俅在人生巅峰时期,官位品级很高,做到了三公之一,武官之首的太尉,绝对的位高权重。他替宋徽宗看管大宋禁军,时间长达十几年。

但是,这么一个长时间官居太尉的官员,在《宋史》中竟然没有单独的传记,这不禁让人疑惑,史官们怎么了?为何忽视了掌管大宋禁军十多年的高太尉?

下面,就小编自己的理解,聊聊这个事。

首先,根据少数野史笔记中记载的高俅生平事例来看,他这个人比较本分。

高俅被宋徽宗提拔起来后,就老老实实为宋徽宗看管着大宋禁军,没干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也没有参与重大政治事件。

宋徽宗让他干什么,他才干什么,偶尔出现的主观能动性,也是为了取悦宋徽宗,别的正经事,他一概不管。

其次,高俅没有如《水浒传》书中描述的那样,时不时去陷害个忠良什么的。

即便有,或许也是如《水浒传》中的王进、林冲之流,都是上不了台面的小人物,还是禁军系统内部的家事,根本不值得当朝史官们关注和大书特书。

他要是敢陷害士大夫出身的官员,或者跟士大夫出身的官员起了利益冲突,哪怕对方只是个九品芝麻官,估计史官怎么着也得记录个几百字,用来批判及警示。

再者,高俅没有经过正常的升迁渠道而做到太尉,这让当时的士大夫们及史官蒙羞,不屑于在正规史料中记录他的事迹。

宋朝有人情升迁,但做官要做到高位,正常情况下只有三个渠道,科举出身、将门世家世袭及恩萌制。

备注:在宋朝,正式的官员可以举荐家中子弟、亲朋好友直接进入官场,不用通过科举考试即可为官,此即为恩萌。官员根据自身级别,可举荐的人数有多少之分。

而且,通过这三个渠道上位的官员们,在当时的主流思想中,又只有科举出身的士大夫方为“好男儿”,其余两个渠道出身的官员,不论文武,都被正经出身的士大夫们鄙视。

如高俅这般,皇帝破坏官场升迁规则,直接火箭式提拔的弄臣,士大夫们及史官虽然因为宋徽宗的强势而无力阻止,却可以集体默契的无视。

恰巧高俅也是聪明人,他知道自己的官位和权力是怎么来的,也知道自己在这个位置上该做什么,除了掌管禁军,就是做一个透明人,不参与争权夺利,让宋徽宗放心,也让士大夫们放心。

作为宋徽宗最信任的嫡系,还官居太尉高位,在那个时代,本可在朝堂上呼风唤雨,但高俅却没有混进大名鼎鼎的“六贼”(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序列中,也可知他的低调。

高俅甘做小透明,加上士大夫们及史官集体的无视,结合起来,导致了高俅在史书中的默默无闻。

其实,高俅的行为对他本人来说是好事,虽然没有青史留名,却保住了他自己。

高俅除了帮助宋徽宗看管禁军兵权外,对官场中的其他人无害,这种无害不是指他一定是好人,是指他没什么本事,掀不起什么大风浪,当然也不会得罪什么人。

也因此,在宋徽宗退位后的靖康年间,宋钦宗大肆清洗宋徽宗时代的老臣,及北宋朝堂和民间集体呼吁铲除“六贼”等奸臣的背景下,高俅却得以善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