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我记得非常清楚在小学的课本里就学过这篇文章。当时幼小的心灵还是非常佩服司马光的,就觉得这个小孩怎么这么机智。换成我在那种情况会不会像他那样反应敏捷呢?

为这个问题还纠结好久,可当时就天真地相信了他砸的一定是缸,也没去细想他救的那个小孩是谁?好吧,我们进入主题。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记载于《宋史》,原文这么写的: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这是正史记载,是元朝修的宋史,后来就演绎成“司马光砸缸”,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司马光砸瓮。 马未都在《我是先生》这个节目中曾经反驳一个北大教授,认为司马光砸缸是假的,原因是迄今未发现过宋代直径1米的大水缸。 在北宋晚期,南宋早期的湖北襄阳檀溪宋代壁画墓中的壁画出现有水缸形象。而大水缸普及到平民百姓家中更是清朝后期的事情了。而司马光是出生在北宋的前期,应该是没有缸的。

而瓮北宋是有的,瓮口小而且壁薄,小孩子掉进去确实不容易出来,因为它壁薄,所以七岁的司马光才能打破它。缸有厚重的缸壁,小孩子掉进去,用手抓住缸壁就能爬出来,司马光也不一定一石头下去就能砸破。

那么被司马光救出来的小孩是谁?为什么这个小孩会和司马光在一起玩耍? 据记载,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曾在天禧三年(1019年)担任光山县令,当年10月在此地生下司马光,司马光的名字就是以出生地命名的。他的童年是在光山县度过的。 司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姓上官,名尚光。上官家族在当时的光山县是名门望族、大富之家。大家族的孩子跟县长家的孩子一起玩耍,是很正常的。当时他和司马光在一个私塾中学习,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好,他学习也非常刻苦。

最后他成为了北宋时期的一个宰相,只不过名气不如司马光。 据住在光山的上官家族后裔说,关于《司马光砸缸》这件事儿,在他们现存的家谱中还有记载,上官家族的后人也大都知道这个故事。他们家族为了感谢司马光,对司马光的聪慧大力宣传,让司马光成为家喻户晓的童星。 尚光成人后移居城西龙堤南坡,虽然他离开了故居,但是他一直没有忘记司马光的救命之恩。后来,他建了一个亭子叫"感恩亭",表达对司马光的崇敬。 后人为了纪念上官尚光此举,把这个坡改名叫“上官坡”或“尚光坡”。 喜欢文章加个关注呗,欢迎转发收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