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一朝册封了“六公二十八侯十一伯”,经历了胡惟庸案,蓝玉案,存活下来寥寥无几。郭英是一个幸运的人,靠着谨慎,安享晚年,还让爵位世袭罔替下去。 郭英投奔朱元璋部队,是父亲的决定。他父亲善于看面相,看到朱元璋之后,他将一家的命运都押在了朱元璋身上,十年后,大明建立,郭英兄弟二人获得了爵位,他的妹妹成了宁妃。 郭英随军平定云南全境后,被朱元璋封赏为武定侯,并允许世袭罔替。 谨慎的外戚 郭家是皇帝亲封世袭罔替的侯爷,家中的姐妹宁妃在后宫也很受宠,皇后去世后,开始管理后宫事务,在朱元璋面前也是说得上话的人。

朱元璋和勋贵之间为了加强联系,多结成儿女亲家,郭家也不例外。郭英的长子郭镇娶了永嘉公主,成了驸马,郭家的一个女儿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辽王朱植做正妃,另一个女儿嫁给郢王朱栋为正妃。 郭家和皇家联姻,正牌的皇亲国戚,盛极一时。 洪武年间郭家躲过了一次次的清洗,安然无恙。他们始终忠君。 郭英经常收到赏赐,但他也没有骄傲,低调行事,许多勋贵都置办豪华府邸,可他却没有这么做。 连朱元璋都不禁问他为什么,郭英说他原本就是个老百姓,现在吃喝不愁,还有爵位,满足了。

朱元璋晚年猜忌心理加重,特别是太子朱标突然去世,他大肆清除开国功臣,为孙子留下一个好控制的局面。 开国勋贵比郭英地位高的很多,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即使有铁卷丹书,还是被杀。可见郭英多么睿智,才能在洪武年间存活下来。 爵位空悬 建文帝登基后,郭英依然忠君。 1399年,燕王发动了靖难,郭英跟随耿炳文、李景隆率军讨伐朱棣,结果大败而归,罢官在家,虽被弹劾,但没有被处罚。

朱棣登基后,没有整治郭英,但也没有使用郭家人,永乐元年(1403年)郭英去世,朱棣追封他为营国公。 朱棣并没有放过郭家,郭英去世后,他家的世子始终没有被册封,大家猜测这个爵位有可能被裁撤了。 郭英家族遇到了第一次危机,郭家人没有坐以待毙,他们依然低调、谨慎,郭家准备与皇家联姻,赌一把。 郭家悄悄走了朱棣徐皇后的路子,郭铭妻子,和徐皇后是亲戚,14岁的郭铭女儿,嫁给了30岁的太子朱高炽。

郭氏十分得宠,她谨慎、有知识,懂进退,这一切都是太子喜欢的,她为朱高炽生下三个儿子。朱高炽做太子二十多年,一直战战兢兢,总担心两个弟弟要将他拉下马。 太子地位尚不保,郭家只能蛰伏。 这次危机一直持续到明仁宗朱高炽继位才结束,郭氏被册封为贵妃。 三个月后,追封已经去世的郭铭为武定侯,并下诏让郭铭的儿子郭玹承袭武定侯的爵位。

武定侯家的爵位总算保住了,危机度过,但同时也在郭家埋下了祸根,因为郭家大房和二房为爵位争得你死我活。 第二次危机 郭家刚到实惠,还想着日后的辉煌,可朱高炽登基十个月就突然去世了,郭贵妃的靠山没了,还被张皇后直接赏赐去殉葬了。 大明从朱元璋时期恢复了殉葬制度,这是很残忍的制度,一般有子女的后妃,出身勋贵的妃子都不会拉去殉葬。 但是郭贵妃得罪了张皇后,她对于郭贵妃干预朝廷封爵这样的事,触动了她的底线。 郭贵妃殉葬后,郭英家族失去了往日荣光,地位和权势逐步下降。

明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武定侯郭玹去世,关于爵位的继承,郭家内部闹起来了。 长房郭英长子郭镇的妻子,永嘉公主向明英宗请求将爵位还给长房,让他儿子郭珍继承。 郭英没有嫡子,庶长子应该继承爵位,因为郭贵妃掺和,皇帝将爵位给到二房郭镇继承。 大房和二房都觉得自己事合法继承人,朱祁镇给郭聪和郭珍各封了一个锦衣卫的官职,但他没有确定武定侯的继承人,让郭家又陷入了危机。

直到十多年后,朱祁镇再一次登基复位,郭家的爵位落到郭英长子郭振一脉,武定侯的爵位被册封给了郭珍之子郭昌。 从顶点跌入低谷的郭家 郭家的爵位传到郭勋,他是第六代武定侯。郭勋在明武宗朱厚照时期,先担任两广总督,之后又掌管三千营,是一个重要官员。 可是朱厚照短命,没有儿子,只能由堂弟朱厚骢继位,这是明世宗,嘉靖皇帝。这位少年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在朝廷内搞“大礼议”之争。 张骢等低级官员为了获得皇帝的注意,和首辅杨廷和进行抗争,朝廷内部的官员自然是要站队的。 郭勋因为支持张璁,得到了嘉靖帝的信任,被提拔为禁军的统领。位高权重的郭勋一下子飘飘然,没有保持低调谨慎的作风,他被言官弹劾,再加上他和夏言关系不和,直接下了大狱。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死于狱中。郭勋死后,郭英家族失去了之前的荣光,地位和权势逐步下降。 嘉靖帝并没有撤了郭家的爵位,而是让郭勋的儿子继承了爵位。 作为老牌的勋贵尽管失去了往日的荣光,但一直保有武定侯的爵位。 最后一位武定侯,被李自成农民军处死,郭英家族也随着大明王朝的灭亡,也谢幕了。 #百家帮扶计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