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歼36设计藏未来空战怎么打的答案吗
8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印巴这次空战,在空军发展历史上可以说是划时代的。按照空军一贯的观点,两种战机,除非是4代对抗5代差距太大,否则差个一代半代,只要弹是同代的,那就有较量的能力。如果两种同代战机,导弹领先对方一代,那空战中就有很大的优势。
这次57空战中,PL15E就彻底体现了这个理论的正确性,歼10C就是凭借导弹的性能优势,让阵风单方面被碾压。
印度人在战场上捡到PL15E的残骸后,如获至宝,就好像挨了一闷棍之后,醒过来才从自己身上发现以前没加过的天然橡胶,还真正明白自己怎么吃亏的。
所以,现在更应该用一点前瞻性思维,看看未来空战怎么打,各空军强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我认为,未来空战中,导弹的射程,以及和射程适配的探测能力,会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射程不够,就被对方单方面打击,而且对方的机载对地攻击武器射程也很大,要阻止对方的防区外打击,也是空对空导弹射程越远越好。重型远程、超远程空对空导弹会大行其道,并且有可能给这些导弹配备视场更大、搜索范围更宽的和红外多模导引头。这时候导弹的导引头有更大的搜索范围,减少导引头脱靶的可能性。
为了达到更远的射程,这些导弹基本还会使用高抛弹道,尽可能在中段选择空气稀薄的高空以降低空气阻力对射程的影响。导弹要打的远,发动机要够强大,燃料也要足够。弹体就没法太小。
这就对战斗机产生了要求,就要体现高空高速性能了,如果低空开火,导弹要爬升到高空,还是要消耗不少能量,用掉不少燃料的,而飞机在高空高速条件下发射导弹,给了导弹一个初始飞行高度和速度,那导弹射程就能增加不少。未来超远程空对空导弹体积可能比PL15大很多,那么战斗机体积很重要了,否则很难在弹仓里挂远程弹,只能挂在翼下,这就严重破坏隐身性能了。现在美国搞出来的射程300多公里导弹AIM174超远程空对空导弹,就是用标准6舰对空导弹改成空对空那个,挂在F18翼下就显得有点太大了,而且只能挂两枚。大型和高速可能就是一个重要趋势。
要通过导弹获取射程优势,对飞机和整个作战体系来说,如何提升感知能力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射程远了,对引导的要求就高了,对后方的发射平台、控制平台要求高,
现在低可截获技术,或者低可探测技术越来越普及,采用这些技术的飞机、雷达越来越多,大家都隐身,连雷达信号都不好识别,都在压制对方的感知能力,如果做不到超远距离发现对方,也就没法用超远射程空对空导弹开火。所以,未来对预警机和战斗机的雷达探测距离要求高,对算力要求会很高。因为真正的电子对抗,最重要的是对信号的分析和处理能力。比如雷达信号用伪随机编码扩频,把自己伪装成噪声,那我们就要把对方机载雷达信号在不同频率的分量全识别出来,才能在尽可能远距离,发现隐身目标的雷达信号。绝不是电子战博主们说的把对方雷达烧冒烟,那是从小只会烤火腿肠的思路。
还有,这样的空中较量,会导致双方都会全力比拼探测距离和导弹射程,战场变成了空中的狙击手对决。近距离空中格斗的发生概率会越来越低。战斗机将更强调隐身性能,而不是敏捷性。所以我们看中国的两款六代机,都取消了垂直尾翼,追求的是全向隐身性能。
是F16、F15、阵风,甚至F22这些飞机,战场定位可能就是六代机夺取制空权后承担对地攻击打扫卫生这些任务。
所以,一个国家的空中力量,如果没有六代机作为支撑,只是留在四代机水平,或者正在向五代水平发展,那基本就只能拳打南山幼儿园,脚踢北海养老院,实际上已经被淘汰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