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已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如果按照晋代王嘉《拾遗记》中的说法则要更早,早在春秋战国时(燕昭杨七年,公元前305年)就有印度僧人自西而来传教。
纵观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达摩祖师可以说是其中最重要的人物,他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少林正宗”的武学,同时还有一统中国佛教一千几百年的禅宗。
达摩也成为禅宗的第一代祖师,其后又传了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
总计六代祖师,但千百年下来,却没有第七代祖师出现,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弘人传衣钵,禅宗分裂
传说禅宗五代祖师弘忍大师,位付衣法。
便命众弟子各作一偈,而当时座下大弟子神秀大师佛法最深,名望最高,是众人心目中接替弘忍的第一人选。
但是神秀所作之偈与弘忍大师的期盼略有出入,此时尚未出家在寺中打扫的慧能大师开口说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偈一出,弘忍大师认为慧能才是深得禅宗心法之人,便传位于他。
但弘忍此举有违众意,因此传位之后嘱咐慧能速速离去,以免招来杀身之祸。
于是慧能便带着传承袈裟南下,而神秀则留在北方,禅宗自此开始南北对立,世称南北二宗。
由于禅宗自此分裂,南北各表一支,到了第七代到底谁才是正统就很难确定,所以干脆就没有再往下传。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佛门中讲人有六根,所以禅宗只传六代。
这种说法虽然看似有道理,但却没有实质性的根据,只是民间猜测,可信可不信。
二、武则天为了登基利用衣钵袈裟
第二种流传最广的说法则有些阴谋论的味道。话说,武则天为了登基称帝,生怕朝野上下反对,于是自称为弥勒未来佛转世。
相传著名的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就是根据武则天的外貌雕刻。
当时唐朝是儒释道三教并行,佛教在民间的地位很高。为了证明自己是佛祖金身,取得称帝的合法性,武则天就必须得到禅宗祖师的承认,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信物便是禅宗密宝,佛祖袈裟。
武则天强令慧能将袈裟献上,据为己有。禅宗也因此失去了传宗的信物,因此才只传到六祖便不再传。
这种说法非常符合老百姓的口味,皇家天子高高在上,老百姓抱着吃瓜的心态娱乐一下,因此流传的也最广。不过可信度却是众多理由中最低的,大家权当一个故事看看便罢。
三、慧能的禅宗心得为“空”传承衣钵与观念相背
其实,
禅宗之所以只传六代,目前最可信的说法就是与禅宗的根本宗旨有关。
当年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之所以没把衣钵传给弟子神秀,就是因为其“未见本性”。
可见,禅宗佛法的核心思想就是“本性”二字。
这又该怎么理解呢?其实这跟后来的儒家大圣王阳明的心学有点类似。
王阳明的心学的核心思想是知行合一,就是将自己的观念与行动结合起来,将观点用于实践。
为人处世并不需要依据圣人之言,而是以心见行,能把自己所知和实际行动结合起来就能成为圣人。
南派禅宗的佛法跟这个类似,出家修行是为了成佛,但成佛并没有专门的路径,讲究的是顿悟,主张终生皆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
不必遵守什么清规戒律,主体思想是一个空字,修行全看个人,能不能成佛全靠自己的悟性,代表人物便是老百姓都非常喜欢的济公。
而北派禅宗的思想就完全相反,提倡“渐悟修行”,主张打坐,戒持,苦行,诵经。
也就是说,再北派看来,成佛修行是有一整套方法论的,只要人有佛性,照着这套方法论来,早晚都能成佛。我们现在经常说的苦行僧大都是一类的僧人。
说的再简单一点,就是南派禅宗是自习室,给人家一本佛经讲究自学成才,北派禅宗则是培训班,会有老师手把手的严格传授。
因此,南派禅宗也就是慧能祖师这一支没有什么条条框框,更容易被人接受,
信仰的人也就更多,逐渐就压倒了北派禅宗,成为佛门中的一枝独秀。
但南派禅宗的这种思想会产生一个缺点,那就是没有中心。人人都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另一个意思就是只要修心,
人人都可以成为佛门祖师,这也导致慧能祖师这一派“开枝散叶”的情况非常严重。
继南北派分宗之后,又分为又分为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临济宗、沩仰宗五宗。
可谓是“山头林立,遍地大哥”。
在如此分裂的情况下,即使是慧能祖师也无法确定禅宗继承。
况且,禅宗的另一个中心思想就是“空”,所谓“菩提本无树”也是这么个意思。
这个“空”解释起来比较麻烦。打个比方来说,你搬到一个新家,这时候在你眼中,这间屋子,这栋房子是空的,没有东西。
但在禅宗看来,这房子并不空,因为房子中有你。“空”指人的心性,你心中有了房子,那么即使房子里面没东西,它也不是空的。所以这个“空”存在于你不自觉,没有自我意识时想不到的地方。
但是禅宗的传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佛祖袈裟,而这个袈裟“物”,以物传空,
那这个“空”还是空的吗?显然不是。所以在慧能看来,禅宗的佛门传承从一开始就和禅宗本身的理念是有矛盾的。
既然有矛盾,那干脆就要不传承好了,反正人人是佛,立地成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