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科技 《凤凰车研所》出品

作者|老缅

编辑|任清

据电动知家消息,因急需降本和品牌调整,上汽集团已开始实施裁员,从安亭总部到临港工厂的均有涉及,且首当其冲的便是飞凡本部员工。裁员将会达到 70% 以上;而即便躲过本轮裁员,飞凡员工也会大概率面临降薪。目前整合进上汽的飞凡高阶智驾团队已遭“团灭”。

随后,飞凡汽车官方发给经销商的沟通信中对上述市场传闻进行了辟谣,并强调飞凡汽车在确保独立运营的前提下,将进一步深化“轻资产”战略,还将继续保持既定的产品布局与业务节奏,在今年年中推出全新的重磅车型。

不过,早在去年9月,就有传闻称上汽集团要把飞凡汽车的部分业务整合到上汽乘用车公司。而在今年年初,飞凡汽车也被曝出了其智驾开发的团队PP-CEM预计被裁员70%以上,上汽集团负责智驾研发的总负责人也相继离职的消息。

两款车型、月销数百,飞凡难以为继

尽管几乎所有车企都默认2024年会是惨烈的淘汰之年,但当飞凡传出要倒闭的消息之时,很多从业人士的第一反应仍是惊讶不已。

飞凡的背后是上汽集团,而2023年,上汽销售整车502万台,连续十八年国内第一,且四个季度的整车销量分别为89、118、131、164万辆,实现“逐季环比连涨”。

图|来源于网络

此外,2023年,上汽集团的新能源车销量达到了112.3万辆,同比增长4.6%,创历史新高。全年公司自主品牌销量达277.5万辆,占集团销量比重超过55%,较2022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

以上数据,可以证明上汽集团养得起飞凡,却并不能成为飞凡值得被继续投入的理由。

毕竟,整个2023年,飞凡汽车销量只有 21416 辆,其中 F7 为 14092 辆,R7 为 6902 辆——要知道,发布不久的新款极氪001,在短短几周内就已实现了大定20000辆的成绩;去年表现不佳的小鹏G6,2023全年的销量也达到了44545辆,是飞凡汽车总销量的2倍。

图|来源于网络

再之前,2022年,飞凡汽车的销量更是只有1.45万辆。

也正因为连续两年销量不佳,飞凡汽车在今年1月进行了人事上的调整,飞凡汽车 CEO 吴冰卸任,由华域汽车总经理王骏接任。

但显然,人不是最关键的因素。今年2月,飞凡汽车销量只剩下可怜的480辆,不及热门车型的销量零头,甚至不及新品牌极石2月份的销量。

核心原因,主要是飞凡在售车型太少,少到只有一款纯电轿车和一款纯电SUV,几乎不像一个品牌,而更像一个子系列。

此外,无论从品牌、设计还是三电、智驾、售后等方面,飞凡都显得太过于“乏善可陈”。而偏偏,飞凡所在的价位,又是中国新能源市场厮杀最为激烈的价位段,于是缺乏存在感就成了飞凡最脆弱的命门。

图|飞凡R7

很多人至今都不知道,周杰伦曾经也代言过飞凡汽车。而造成这一切难题的根源,或许不在飞凡本身。

庶子飞凡、嫡子智己,同根不同命

如果把智己必做上汽集团的“嫡子”,飞凡就只能算作是“庶子”。

上汽飞凡的前身为上汽R,而R汽车的起源,是2020年初上汽荣威旗下的Ei6换装R车标而来,换句话说,上汽R最早是隶属于上汽荣威旗下独立新能源品牌。

彼时,荣威先后推出了“狮标”和“R标”的双标组合。其中“狮标”搭载于传统燃油车上,而“R标”则被搭载在中高端新能源车型上。

图|来源于网络

由于初期销量不佳,此后,荣威为了改变自身的中低端品牌形象,并撑住高端车的定价,于是又将“R标”从荣威体系中剥离,单独成立了新能源品牌“R”汽车。

2021年10月29日,上汽集团正式宣布,R品牌将正式以独立公司的方式进行市场化运作,中文名为“飞凡汽车”。未来,飞凡汽车会主攻20万到40万元的中高端新能源智能化产品,与智己汽车共同承担起上汽集团在高端电动智能新赛道突围的重任。

一路走来,飞凡历经多次改名,虽然“级别”不断攀升,最后甚至走到了和“亲生父亲”荣威并肩的高度,但这背后其实也反映出,上汽对飞凡汽车的市场定位,始终缺乏一个清晰的概念。

事实上,与智己并列“双子”,看上去是飞凡的荣耀,但同时也是飞凡悲剧的开始。

两个品牌的定位起初并不相同。例如,智己首款车型L7针对的是35万以上的高端市场,而飞凡最早的ER6,面向的则是20万以下的中低端市场。本来两个品牌中间留下了足够的安全距离——但随着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加上上汽集团内部定位逐渐模糊,两个品牌也变成了两块磁铁,互相吸引,越靠越近。

图|智己L7

随着智己L7首战惨败,再加上过去几年车圈性价比和质价比的竞争激烈,智己品牌的售价开始不断下探,到了智己LS6这一代,已经直接杀到了20万元的门口。

与之对应的是,一直想突破自己上限的飞凡,也在不断探索20万元以上的市场,再加上双方的主力产品、主打卖点、差异化水平等方面都“师出同门”,最终就出现了二者被迫内卷的僵局。

既然两个品牌如此相似,那么,合并和舍弃,就成为了一个必然的选择题。

而对于上汽而言,首选肯定不是智己,因为后者不仅是上汽集团、浦东新区和阿里巴巴集团三方联合打造的“Dream车企”,同时也是上海高端电动车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于“公”于“私”,智己都更值得被上汽保护。

更何况,就在不久之前的3月1日,智己汽车才宣布获得超80亿元的B轮股权融资,投资方阵容豪华——由中国银行旗下中银资产领投,农银投资、临港集团等共同参与投资,宁德时代、Momenta、清陶能源等科技公司跟投;同时,上汽集团、工银投资、交银投资继续追加投资。

在飞凡汽车的声明中,提到其计划在3月28日召开经销商大会,并在会上和经销商合作伙伴沟通后续的整体规划。今年年中,飞凡汽车将会发布一款全新车型。

此前,据科技媒体电厂报道,上汽正计划基于飞凡汽车的平台与大众合作推出一款智能纯电动汽车,这一合作模式和智己汽车与奥迪合作的模式接近。

或许,这就是飞凡最后的绝唱。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