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十五载而成帝业。——《明史》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我国一位比较传奇的农民皇帝。不过,也因为他是一位农民皇帝,所以登基之后为了百姓民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在政治上严惩贪官,经济上减免赋税,文化上兴科举、选人才,算是一位文韬武略的好皇帝。甚至有人说,生活在朱元璋年间的老百姓是最幸福的,有时候地位比官员都高。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也曾闹出过一个笑话,他居然去抄袭别人的作品,用于卖弄自己的文采,最后还被戳穿了。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或许会刷新你对朱元璋的认知。
大约在公元1353年,朱元璋收到了发小汤和的邀请,他去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这一年朱元璋二十五岁。从军后,朱元璋奋勇杀敌,很快在与元军的斗争中脱颖而出,并成为了郭子兴的女婿。
不得不说,朱元璋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的眼光却很毒辣。当时,濠州城的军阀非常多,而且都各自为战,根本不会有大的作为,在此情况下朱元璋便拉出去“单干”。
靠着汤和、徐达等十多位兄弟,朱元璋的义军从十几人慢慢地扩大到了几百人、几千人、上万人。郭子兴去世后,朱元璋又继承了他的部队,由此成为了红巾军中最大的力量之一。
回首“单干”的那段时间,朱元璋不仅扩大了自己的部队人数,而且还招揽了不少的谋臣,李善长就是其中之一。就这样,靠着这些势力,朱元璋一路南下,占据了江苏、浙江的大片土地。
在浙江一带,朱皇帝又得到了神机妙算的刘伯温,在他的战略方针指导下,明军先后击败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力量,朱元璋也自称为王。
随后,明军又以“驱逐胡虏”为口号,北伐元朝。终于,在公元1368年,朱元璋消灭了元大都的势力,并且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大明王朝,实现了从农民到皇帝的蜕变。
众所周知,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除了“武功”之外,他们在文化上多少也有一些造诣。像刘邦那样的人,也还写了《大风歌》这样的千古名篇,乾隆更是写了4万多首诗词来卖弄文采。
作为一步步爬上来的朱皇帝,他自然心高气傲,不会让自己的能力输给其它的人。于是,他在闲暇之余有时候也会学习一二,提升一下自己的才情。
俗话说得好:“一瓶子不响,半瓶子咣当”,有一天朱元璋觉得自己也学得差不多了,便想着不如写一幅对联,来向别人显摆显摆自己的能力。
随即,太监们便给朱元璋准备好了笔墨纸砚,朱元璋想了一会就在纸上写了一幅对联。对联的内容是这样的:大明日月光天德,洪武山河壮帝居。
乍一看,这一幅对联非常的有诗意,不仅其实非常的豪迈,而且还写出了大明朝气壮山河的景色,朱元璋的文采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可惜,大家却忘了朱元璋是“泥腿子”出身。
简单来说,朱元璋的教育程度是“半路出家”,能够用到什么,他便会去学什么。像学习文采这种,他只知道表面的一些知识,背后所代表的意思,亦或者故事根本就不了解。
可是,朱元璋不了解,像朝中有才华的文武大臣有人了解啊。因此,当朱元璋将这一幅对联对外展览时,诸多的大臣便露出了异样的眼光。
只是因为害怕朱元璋的,所以一直压抑着内心的真实想法,对这幅对联交口称赞。俗话说得好,众人皆醉我独醒,有人害怕朱元璋,但也有人不害怕他,明朝官员黄麟就是其中之一。
黄麟是明朝时期的状元,根据历史的记载,此人诙谐怪异,作风也比较的狂放不羁,算是明朝官场上一个刚正不阿之人。当他看到朱元璋写的对联后,便发现了其中的问题所在,想了一个办法将他踢倒了。
上朝的时候,黄麟故意崴了一下脚,直接将朱元璋的对联给踢倒了。后来,宫中的侍卫便将此事告诉了朱元璋,朱皇帝立刻向黄麟问责,为何要那么做。
随即,黄麟解释道,这个对联其实是抄袭陈后主的,此人荒淫无道,最后才亡了国,您现在用他的对联来炫耀,这不是亡国的行径吗?陈后主曾是陈朝的最后一个皇帝,隋朝的军队打到了都城之下,他还不知道,被人嘲笑了几百年。
他还曾创作过许多的诗词,文采虽然可以,但却被历朝历代视为“亡国之言”。现如今,朱元璋居然在借用他的诗句,也难怪黄麟会将那副对联踢倒。
既然黄麟发现了此事,那么其它人就没有发现吗?答案是发现了。可惜的是,正如上述所言,这些人畏惧朱元璋的威严,更畏惧锦衣卫的手段,所以他们只是默不作声。
听到这句话后,朱元璋才知道自己闹了一个大笑话,使得自己的处境非常尴尬,偷鸡不成蚀把米。在此情况下,朱元璋便问黄麟,你有什么好的对子吗?
思索再三后,黄麟对着朱元璋说道:“乾坤一统归洪武,日月双轮照大明”,这一副对联既拍了朱元璋的马屁,也祝愿大明朝千秋万载,寓意非常的好。
听到黄麟的对联后,朱元璋非常的高兴,既给了自己台阶,也拍了自己的马屁,更让自己看到了臣子的忠心。欣喜之余,朱元璋不仅没有处罚黄麟的所作所为,反而还给他升了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