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虽不是开国皇帝,却胜似开国皇帝,在中国整个古代史中,独此一份;虽然古代王爷因为压力也好,因为野心也罢,起兵反叛的不少,如西汉初年的“七王之乱”和西晋的“八王之乱”等等,但是都被成功的扑灭了。
朱棣能顺利推翻建文帝朱允炆,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如朱元璋的太子朱标的早逝,导致朱元璋不得不为皇孙朱允炆谋划,下狠手除掉了曾经为朱标准备的班底,代表作就是“蓝玉案”。 朱元璋为他的儿子朱标留了当时明朝超一流的武人集团班底做为儿子继承大统彻底清除北元而预备,而据史料记载蓝玉本人更对朱标忠心耿耿;但朱元璋也不得不下狠手,因蓝玉案被株连杀戮者逾1.5万,当时称之为“蓝党”。
虽然看似稳固了朱允炆的统治,但“蓝玉案”基本上将开国的一批壮年名将给消灭一空了,从而给了朱棣以武力夺权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另一个因素就是,朱允炆给了朱棣太多的发展时间。 朱元璋晚年,长子太子朱标、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先后去世,故朱元璋四子朱棣不仅在军事实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为诸王之首;因见朱棣势大难图,故而朱允炆采取先弱后强,温水煮青蛙的手段。但朱棣也因此赢得了充分的准备时间。
其实在朱棣崛起的过程中,有一人是不得不提的,此人就是姚广孝;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三教,与明初儒释道各家学术领袖都有不错的关系。后来被朱元璋挑选,以“臣奉白帽著王”结识燕王朱棣,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 1398年,朱元璋驾崩,建文帝继位,并实行削藩之策。周王朱橚、湘王朱柏、代王朱桂、齐王朱榑、岷王朱楩相继获罪,被废除藩国。姚广孝密劝朱棣起兵,朱棣道:“百姓都支持朝廷,怎么办?”姚广孝答道:“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
后来,姚广孝向朱棣推荐相士袁珙、卜者金忠,使朱棣逐渐下定决心。朱棣暗中拉拢军官,勾结部队,并招募勇士。而姚广孝则在燕王府后苑训练兵马,还修建厚墙环绕的地穴,打造军器,用饲养的鹅鸭来掩盖声音。 1399年,燕王府护卫百户倪谅告发朱棣谋反,朝廷下令逮捕燕王府官属。都指挥张信暗中向朱棣报信,朱棣便决定立即起兵,并以诛杀齐泰、黄子澄为名,号称奉天靖难。姚广孝则辅佐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
虽然姚广孝没有亲临战场,却以书信的方式指导朱棣大方向的战略,当真有西汉初年张良的风范——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采取姚广孝直取京师战略的朱棣,以空间换时间,不在乎城池的得失,以最快的速度兵临南京城,而建文帝的勤王部队根本没有时间来勤王。 1402年,朱棣称帝,是为明成祖。姚广孝被任命为僧录司左善世。成祖即帝位后,授道衍为僧录司左善世。后又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朱棣每次与姚广孝交谈,都称他为少师,而不直呼其名。
此后,朱棣往来于南京、北京之间,并几次征伐蒙古,姚广孝都留在南京,辅佐太子朱高炽监国。1407年,姚广孝又奉命教导皇长孙朱瞻基(据说朱棣很不喜欢朱高炽,却独爱朱瞻基,立朱高炽为储与朱瞻基不无关系)。 朱棣不喜欢南京城,于是让姚广孝负责迁都事宜,可以说如今北京城布局都是姚广孝一手布局的。而后在解缙编书失败后又担任了《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的最高编撰官, 尤其是《永乐大典》,这是他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的最大贡献。
1418年,姚广孝病逝于庆寿寺,追赠荣国公,谥号恭靖。明成祖朱棣亲自撰写神道碑铭,并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庙,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不可谓不尊崇。
古代得道高僧一般都是智慧超绝的存在,尤其是六祖惠能大师传下来的“顿悟”一门,更是如此,对智慧要求极高,有机缘者,或许十几二十岁就能成为高僧,而无机缘者,或许一生都只是扫地僧;姚广孝想必也是此中存在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