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爽)自4月起,北京市将开展医保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活动,针对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和零售药店等不同定点医药机构,医院负责人、科室主任、医务人员、参保人员等不同群体,将“量体裁衣”分类开展警示教育。

据北京市医保局4月7日消息,2023年,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加强常态化监管,对北京全市定点医药机构实现全覆盖,共处理违法违规1444人,追回定点医药机构不合理基金支出2.46亿元。

具体到案例中,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政府曝光的门头沟区违法违规使用医疗保障基金案件典型案例为例:崔文某,北京一医院职工,2017年1月至2022年3月间,用其本人的医保、工伤账户及他人的医保账户骗保购买药品非法销售犯诈骗罪,造成医保基金损失19万余元。

2023年6月,门头沟区医疗保障局现场检查大峪高层社区卫生服务站发现:空挂号;筋膜枪用于局部电动按摩项目无医疗器械注册证;颈椎小关节紊乱推拿治疗、颈椎病推拿治疗、落枕推拿治疗同时收费;腰椎间盘突出推拿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推拿治疗、腰肌劳损推拿治疗同时收费,医保基金支付共计26308元。

医药合规律师、北京至瑾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岑岩向记者列举了常见的20种涉医保犯罪行为类型,包括:医嘱上加大实际用药数量,增加药物报销数额;伪造药品采购记录,实施真假两套账;录入医保数据时,使用高价药物替换低价药物;虚开处方、冒名代签、空白资料签名;理疗项目多开少做;门诊空刷医保卡;办理虚假入院手续虚列医疗费用;篡改医嘱数据,用高价药替换低价药;伪造病历空挂床;用便宜药替换高价药、多开少取;手术时重复使用高值耗材;免费治疗老年白内障患者,虚开人工晶体采购发票;使用入院患者参保信息,伪造费用发票;少量有偿使用医保卡,如开药和检查,编造虚假病历、虚列住院治疗费用,伪造职工或居民住院“串换药品”优惠患者,用类似药物处方报销;虚增药品用量,制作虚假病历处方;虚开住院病历;篡改医嘱、多开虚开医保用药;、利用医保报销吸引患者,虚报理疗项目;采用高低票的方式采购药品。

“由此可以看出,医保基金作为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其监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在医疗机构中涉及医务、医保、财务、物价、物资、信息、绩效考核等多部门,因此,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医保基金监管体系,对于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确保医保资金合理使用来说就十分必要。”李岑岩表示。

李岑岩还告诉记者:“此外,北京市优化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举报奖励实施细则,将最高举报奖励标准提高至20万元,但与此同时,推行有温度、精细化执法,在《北京市医疗保障领域轻微违法免罚和初次违法慎罚办法》中,首创医保领域‘轻微免罚、首违慎罚’的制度……这也再次表明了有关部门在监管方面不枉不纵的态度和决心,最大限度防范套保行为的发生,最大限度保护百姓的‘救命钱’。”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