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耻辱之战,父子带80万人投降,而对方仅1万人,史上一大笑话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六代论》在我国历史上,朝代的更替伴随着是一场场浩浩荡荡的战争,其中也有不少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悬念战”。尽管弱势一方在战场上的兵力和规模明显处于劣势,但也能凭胆识、谋略和天时地利等主客观因素取得出其不意的胜利。周武王只带了十

明末有多乱?国公遍地走,总兵多如狗,军阀藩镇化,朝廷滥封赏

崇祯明代中后期,武人地位被无限压制,看过电视剧《抗倭英雄戚继光》的就知道,第一集,戚继光承袭了老爹山东登州卫指挥佥事一职,这可是正四品的武职,但遇到了七品的文官,依然要点头哈腰、抱拳行礼。这就是明代中后期的一个怪现象,文官指挥武将,武将被视为粗鄙野人,仗打

在京城危急的时候,为什么崇祯当年不抽调南方的军队勤王?

先说个题外话,满清三百年的奴化教导奉告咱们说,明代亡于万历、亡于这个崇祯,却偏偏要丑化明代崇祯,亡国这类工作其实崇祯身上发生的,并且是他继位17年以后发生的,干他的后任屁事李自成也好,满人强大也好,大臣离心也好哪个不是在他任上发生的这个政治呆子伪君子不为明代

明朝灭亡前,他手握80万精兵,却不愿救崇祯,世人还称他为忠臣

崇祯临死前,他掌控80万大军却不肯救驾,世人还说他是忠臣?明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关外清兵虎视眈眈。崇祯皇帝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中,虽有凌云之志,却没能扶大厦之将倾。最后,明朝灭亡,崇祯自杀。此人,手握重兵,本可以救驾,却迟迟不肯出兵。这个人是谁,为何

最有希望复兴明朝的三个将领,一人意外坠马而死,一人见死不救

崇祯皇帝自缢后,吴三桂放清兵入关,大明天下随即分崩离析。与此同时,一些明朝宗室在南方称帝,继续维持风雨飘零的南明王朝,甚至涌现出了史可法等一大批英勇抵抗清兵的将领。平心而论,历史也给了南明复盘的机会,但南明历经四位皇帝,终究没有出现力挽狂澜明君,而是出现了

1644年北京城破时,为何崇祯不调兵来京师勤王?真相到底是什么?

1644年,李自成率领20万农民军攻入了明帝国的首都北京,逼得大明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但是闯王并没有在北京呆多久,短短40天以后,他就被多尔衮统帅的满洲八旗兵打败了,带着残兵败将一路向西逃亡。但今天说的是,李自成围困京城的时候,看着崇祯皇帝被围时,大明竟然没有

明末贺疯子,因文官给予的升官承诺不兑现,率部消极作战,坑死三位督师

贺人龙,明朝万历年间的武进士,明末的政治环境是文官高高在上,武将卑微的屈居其下,所以他这个武进士也不怎么值钱,不过贺人龙作战勇猛,战场之上悍不畏死,给自己挣来了个“贺疯子”的外号,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和农民起义军作战,可谓是死敌。从籍贯上来说,贺人龙

孙传庭十万精兵,为何不敌李自成农民军?崇祯:玩寇糜饷图谋自赎

在初秋的清晨,孙传庭站在寒风中沉思,他的思绪穿越了生命的多个瞬间,包括忠诚的命令、对抗敌人的策略、不服从命令的后果、牢狱之苦以及战场上的牺牲。经过深思熟虑,他深吸一口气,坚定地说出“督师”二字,意味着成功或失败,生存或死亡。1643年8月10日,孙传庭率领部队从

大明王朝本来不用灭亡?被崇祯错过的一次最佳机会

明朝是汉族人创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始于1368到1644年,总276年的时候,自此以后便是清朝,明朝灭亡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清兵入关么?其实不是的,我们大家都知道,是李自成打进了北京城,最后逼的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而清兵是打败了农民军,才入主中原做起了皇帝,在明朝末年

崇祯临死前,左良玉手握80万大兵,为什么不去救驾?

看过《明史》真为崇祯抱屈,接手大明王朝,那就是一个大烂摊子,内忧外患,大明王朝在垂死挣扎,苟延残喘,他虽有心拯救,可是回天乏力。别人可以撂挑子不干,可大明王朝是他老朱家的,他不干不行啊,他在位的17年,节俭、勤政,可还是难挽颓势。只能说大明气数将近,任谁也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