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原上草”世人皆知,“离离”到底啥意思?可能你也理解错了
在唐朝张固整理的故事集《幽闲鼓吹》中记录了一则顾况赏识白居易的佳话,说白居易在16岁应举时被大诗人顾况打趣名字,道:“米价方贵,居亦弗易。”结果看到他应试的试帖诗,不由得大加赞赏,当即改口道:“道得个语,居即易矣。”白居易由此声名大振。而那首让顾况极为欣赏的
唐代的文人为何非常富有:润笔钱丰厚
根据《止戈集》的记载,到了夏天,长安的天气非常的炎热,为了降温,当时的高官显贵们都购买冰块来解暑,但是因为当时没有冰箱,不能制作冰块。市场上所有的冰块都是冬天保留下来的,所以价格非常的高,根据史书记载“价等金璧”,冰块的价格等同于黄金、碧玉,不是普通百姓可
元稹有多在乎白居易?一首28字小诗道尽友情,让元稹“妻惊女哭”
说起唐代诗人元稹,真的是一个争议颇多之人,读他的诗总会让人感觉他是一个痴情之人,那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真切感人。但实际上了解过元稹的生平,我们会发现他的感情实在是太过繁杂,和薛涛、刘采春等人都曾有过感情,但最后这些人都被他抛弃了。似乎在元
古代经常会有人饿死,河里那么多鱼,为何他们不抓鱼吃?
有网友问古代经常会有人饿死,河里有鱼为什么不下水抓鱼吃?大家若是读过《苕之华》,若知道"三星在罶"是何意,便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鲜可以饱。——诗经苕之华(节)到了靠鱼虾和树皮充饥的地步,那是回到远古社会了,不,回到饥荒的远古社会
江西连四省的宝藏城,名气不如一座山,但去过的人都说惊喜连连!
在中国有着这么一座山,有3500多位古代文人,为它写下16000余首诗词。“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唐)徐凝“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唐)孟浩然“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苏轼......是的,
长大后重看白居易《卖炭翁》,才顿悟:如今出门买菜,最好带现金
《卖炭翁》,这是绝大多数学生都学过的一篇课文。过去,我们曾经为了背它闹的死去活来,也因为它,对大诗人白居易深恶痛绝......可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生活的变迁,再回首这个作品时,我们的心境却早已发生改变。曾经少时的那种厌恶感,早已消失不在,只有说不出的敬佩与
“离离原上草”为何课本删了后四句?看完原诗,你觉得该删吗?
唐朝有这么一位诗人,他写完一首诗后,就会拿到街道上随机找不识字的妇人、小贩看。如果反馈看不懂的话,那么他就会拿回去继续修改,直到他们都说懂了后,他才会罢休。所以他的诗歌一般都不用翻译,一读便能读懂其中的含义。你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吗?他就是人称“诗魔”的白居
《西游记》里乌巢禅师的原型,曾说得白居易无言以对
唐代鸟窠道林禅师(741-824),浙江富阳人,俗姓潘。9岁出家,初随长安西明寺复礼法师学《华严经》和《大乘起信论》,后参禅,参谒径山国一禅师得法,并成其为法嗣。南归后,因见杭州秦望山有长松,枝繁叶茂,盘曲如盖,便居于此,时人称他为“鸟窠禅师”。又因鹊巢筑于居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