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刘裕在中国历史上也算是一位比较出名的皇帝,若是论封建王朝中最会打仗的皇帝,其中一定会有他的名字。 并且刘裕在当时轮乱的局势中,从微弱之势到最后登基做皇帝,这都是刘裕一点一点打下的江山。可以说刘裕一生最让人诟病的就是他的教育和他的托孤,刘裕托孤也被称为是最失败的一次托孤。 一、临终托孤 可以说在古代“托孤”两个字向来都是比较神圣的,因为能够被帝王托孤就足以看出君主对你的信任,只有是被帝王给予了百分百信任的人才有机会有可能被帝王托孤。 说到托孤不得不说的就是刘备的白帝城托孤了,后诸葛亮也用后半生在实现当年对刘备的承诺,对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后病逝在战场上。让人唏嘘又感叹,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场托孤,才让后人对于托孤都给予美好的愿望。

以为每一次托孤都会像诸葛亮和刘禅一样,但事实情况并非如此,对这件事最有话语权的应该就是宋武帝之子刘义符了。在他的父亲逝世后,父亲留下的几位托孤大臣就将刘义符赶下了皇位,最后将年仅十九岁的他残忍地杀害。

可以说托孤也是极其考验大臣与皇帝两人的,历史上的托孤无疑是两种下场,要么皇帝被托孤大臣夺权,要么在皇帝掌权后将托孤大臣处理了。在这也不由的感慨权力对于人的吸引力。

不过刘义符与托孤大臣之间的关系却不是完全属于上面两种,这一切还要从当年刘裕称帝说起。就像是前文所言的刘裕在历史上的功绩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他南征北战的一生。 最初的时候刘裕是在晋安帝麾下的并且为晋朝立下了不朽的战功,晋安帝得以坐稳皇位其就是因为刘裕。要不是当年刘裕在内平定内乱又处置了叛臣,在外率兵北上。晋安帝也不可能坐上皇位。

值得一说的是,这就用了许多年,之后他又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来平定其他的国家。可以说他也是南北朝中最有可能一统天下的帝王,因为他距离一统天下就只差最后一步了。遗憾的是这一步他的后人再也没有跨出去。 所以在他登基称帝的时候就即将六旬了,并且多年的征战也让这一位帝王身心交瘁,古代医疗条件的限制就不用说了。以至于刘裕还没有做几年的皇帝就病重了,他的出身限制了他称帝的步伐。

因为他出身低微只能从一个小兵一步一步地爬上去,这就用了刘裕几十年的时间,422年刘裕病重,此时的刘裕刚刚坐上皇位才两年多的时间。接下来就是筹备后事了,刘裕怎么说也要趁着自己还有精力将自己的后事安排好。

但他的嫡子此时还年幼,其必定是要为他选择继位大臣辅佐的。最后刘裕定下了司空徐羡之、尚书仆射傅亮、领军将军谢晦、护军将军檀道济四人为小皇帝的辅政大臣,帮助年幼的太子刘义符治理朝政。

二、用人不疑 在那之后刘裕就将这四人叫来敲打叮嘱一番,对于刘裕的看重四人均是十分感动,更是表示会竭尽全力辅佐太子刘义符巩固江山社稷。可以说事情发展到这一切都是妥妥当当的,但就在刘裕弥留之际又忽然将太子刘义符叫到了床前一番叮嘱。

简单来说就是除了谢晦外,其他三人都没有什么可以忌惮的,但谢晦心思深沉,恐其有异心。刘裕多加叮嘱让刘义符一定要警惕。 在这不得不感慨的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不相信谢晦就又何必将他选择为托孤大臣呢。在刘裕的这一番叮嘱后,刘义符在内心深处根本就不可能会对谢晦给予信任。

并且更严重的是,此时的刘义符年纪还小,不仅是在朝堂上没有自己的势力,并且其政治手段也比较稚嫩,太早地暴露野心对他有害无益。 当年康熙年少登基的时候,也容忍了鳌拜多年才将其处理了。常言道“子不教,父之过”早年的刘裕将自己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了扩张疆土上,对于太子的教育确实是欠佳。导致刘义符丝毫没有政治头脑。

所以这边刚刚登基的刘义符就开始在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想要去制衡四位辅政大臣的势力。他时刻都没有忘记父亲对自己说的话,所以对这几位辅政大臣他从未给予过信任,并且还有怀疑之心。 同时这几位大臣对小皇帝也不是很信任,在他们看来,小皇帝一直都十分倚重佞臣,亲近小人,他们几人开始对刘义符的能力产生怀疑,怀疑他是否真的能肩负起皇帝的责任。

可以说两方的关系开始越来越恶化,在这种情况之下,没有人束缚的刘义符每天都贪图玩乐,童心未泯的他,依旧将享乐作为首要。当然对于刘义符的这种状况,几位大臣也曾多次劝阻过,不过刘义符都是充耳不闻,其一是因为他确实是妄为其二则是当年刘裕逝世前留下的话。 直到公元前424年,刘宋在与北魏的战争中惨败,连洛阳都被北魏占领了。

此时四人清晰地认识到,若是继续让刘宋王朝放在刘义符的手中,是完全没有希望的,四人决定发动政变,将刘义符废黜。 三、失败的托孤 在424年的一个午夜时分,檀道济和徐羡之两人带兵进入皇宫,将熟睡的皇帝刘义符从睡梦中叫起,将他的玉玺收缴后,将他贬为营阳王。

最初几人没有想将刘义符赶尽杀绝,毕竟这也是刘裕的后代,是君主。但是刘义符却丝毫没有悔过之心,最终几人决定将刘义符处决,这一年的刘义符只有十九岁,在这个皇位上他也仅仅才坐了一年多的时间。

登基的时候刘义符已经是十六岁了,但在他之前的十六年的时间中,他却是从未经历过系统的储君教育,只能说在这个方面刘裕确实是没有远见,遥想当年朱元璋在称王后就找名师担任长子朱标的老师。 可以说刘义符的教育应该是在刘裕登基后才开始的,但此时的刘义符也早就懂事了。并且才两年的时间即使是学习又能学习多少呢。

缺乏政治手段,并且能力欠佳的刘义符,在登基后本就十分地艰难,但因为刘裕的叮嘱导致他不相信几位辅政大臣,君臣离心的下场就是朝廷的混乱。

并且刚刚建立的刘宋政权,两年的时间很难让大臣们产生对于皇权的敬畏,这也是造成刘义符悲剧的原因之一。 结语 就像是史书中对于刘义符的记载,刘义符力气大,并且擅长骑射还懂得音律,若是早期的他能接受帝王教育,可能在登基后就不会是这种局面了。

但这不得不说的是君弱臣强让刘义符不安从而疏远几位大臣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