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 济南报道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5月12日,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下称“大众安徽”)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约73.56亿人民币增至约138.56亿人民币。股东最新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持股,双方持股比例依然为75%和25%。

今年3月12日,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江淮汽车与大众中国拟按股比同比例向双方合资公司大众安徽增资65亿元,其中,江淮汽车将以现金出资16.25亿元,大众中国以现金出资48.75亿元。增资出资期限为2024年-2025年,双方将同步分批支付到位。本次增资完成后,大众安徽的注册资本将从73.56亿元增加至138.56亿元,江淮汽车与大众中国双方的持股比例不变。

随着本次双方增资完成后,大众安徽注册资本也由73.56亿人民币增至约138.56亿人民币,这也是自2017年成立以来,大众安徽第二次获得增资,首次在2020年,注册资金从20亿元增加至73.56亿元。

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江淮汽车与大众中国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于2017年12月成立,前身为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之初江淮汽车和大众中国分别持股50%。2020年12月,江淮大众股权架构生变,大众中国受让江淮汽车乘用车二工厂部分资产并更为现名,同时大众中国完成对江淮大众的增资,就此打破50:50的股权平衡。

按照当时签署的协议约定,大众拥有合资公司75%股权后将授予合资公司4-5个大众集团品牌产品;预计到2025年生产20-25万辆汽车,到2029年生产35-40万辆汽车;预计到2025年总收入达300亿元人民币,到2029年达500亿元人民币。而剩余25%股权由江淮汽车持有,这一持股比例也延续至今。

从成立时间来看,大众安徽成立的时间并不短,在江淮大众成立初期曾推出思皓品牌,覆盖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市场,但该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存在感极低,而大众安徽的经营状况也难言理想。公告显示,截至2023年末,大众安徽净资产为41.82亿元,而2021年底和2022年底分别为70.05亿元、59.82亿元,净资产呈现逐年缩水趋势。

目前大众安徽已公布旗下新品类名称——ID.UX点时成金,同时首款纯电SUV——ID.UNYX与众也已亮相。ID.UX是大众安徽打造的全新产品系列,该品类下的全部新车都将采用金色大众徽标,而ID.UNYX是该序列首款车型,纯电SUV,中文名为“与众”,基于MEB平台打造,将于年内发布上市。据了解,大众安徽旗下拥有Cupra品牌和大众品牌,Tavascan是Cupra品牌旗下车型,主要供应海外,而ID.UNYX则是大众品牌旗下车型,与Tavascan互为姊妹车型,主要供应国内。

简单回顾一下,ID.UNYX与众外观设计上完全区别于目前在售的ID.车型,新车外观更凶悍更具攻击性,尺寸方面,ID.UNYX长宽高分别为4663/1860/1610mm,轴距为2766mm,定位紧凑型轿跑SUV。动力上将搭载前后双电机组成的动力系统,双电机版车型的最大功率为250千瓦,峰值扭矩为679牛·米,预计有望推出单电机版车型。电池方面,该车配备由宁德时代生产的三元锂电池组。

按照规划,到2027年,大众安徽将推出5款悬挂金色大众汽车品牌徽标的智能纯电车型,其中包含SUV和轿车等不同类别。随着本次江淮汽车和大众中国进一步增资,大众安徽更能更快速推动产品的落地。江淮汽车在此前的公告中称,本次增资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公司和大众中国的战略合作,助力大众安徽增强其综合实力及抗风险能力,符合公司股东利益。

至于大众汽车集团为何如此重本投资大众安徽?大众安徽作为大众汽车集团在华的第三家合资公司,相比于南北大众,大众安徽只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是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首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生产的合资企业,《汽车行业关注》认为,大众中国大举加码大众安徽,或与目前中国电动车市场的变革以及大众汽车集团在华电动车销量表现有关。

自2023年以来,大众汽车集团开始加速布局电动化进程,尤其是中国市场,但其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表现同样不理想。数据显示,2023年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销量为239.86万辆,同比增长0.1%,其中新能源汽车为19.01万辆,同比增长仅5.2%,与中国自主品牌相比差距不小。

即使大众汽车集团在华新动作不断,但在自主新能源车企的冲击下,大众汽车集团也承受巨大压力。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对于大众汽车集团而言,中国市场很重要,这是其持续深化中国市场的主要原因。按照规划,到2030年,大众汽车集团将在中国市场推出至少30款纯电动车型,届时将成为中国排名前三的汽车企业。但在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中,大众汽车在华恐怕还需加速奔跑才行,大众汽车集团在华的新能源之路仍任重而道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