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买到“用料考究”的饮品,难道只能靠运气吗?
据《新京报》5月27日报道,2月至5月上旬,记者随机应聘进入北京市多家茉酸奶加盟店,发现诸多问题:使用过期40余天的原料;更换效期标签,不按时报废原料,或根本不使用效期标签;常温存放应冷藏的水果,水果变色、出水后,仍接着使用等。5月27日,茉酸奶发布致歉声明称,针对涉事加盟门店,茉酸奶总部已经安排即刻闭店,并将永久与其解除合约。
自茉酸奶爆火网络以来,便一直处于风口浪尖,网友对其品质的质疑声几乎没有断过,此前,茉酸奶就因品质问题,被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点名。一边卖着高价,一边连基本的产品品质都保证不了,茉酸奶这是想用心做饮品吗?茉酸奶CEO曾表示,“好的原料注定成本高昂。”如今再来看这句话,难免有些讽刺。
原料废弃的标准,取决于店长的嗅觉;奶基底、水果、糖,放多少凭店员的感觉;青稞、燕麦等原料过期40余天仍在使用……涉事店面的种种行为,不仅有损消费者的权益和健康,还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经营上述食品、食品添加剂,由县级及以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而与这些违规行为相比,店员的话也深深刺痛着消费者的心。“没事,喝不坏,顶多拉肚子,拉肚子消费者也以为太凉了。”“没事儿,(榴莲)臭不拉几的,吃不出来。”加盟店如此“名正言顺”地违规,消费者还敢去消费吗?
更让人担忧的是,店长和店员似乎都认为这些行为是正常的,并无什么不妥。不觉得是问题,难道不是最大的问题吗?还要追问,加盟店店员这么“理直气壮”到底是什么原因?是觉得没有出现过事故,就心存侥幸吗?短期来看,茉酸奶违规操作是为了节省成本、增加收益,但长远来看,这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有损涉事品牌的形象,反而是本末倒置。
其实,一直以来,茉酸奶对加盟店也有相应的制约规定,比如,门店内会张贴原料效期表等。但显然,在这几家涉事门店里,原料效期形同虚设,受到利益驱使,店长和店员们上行下效,动歪心思为过期原料“续命”,放松食品安全的标准。
如此来看,茉酸奶品牌或许有些“委屈”。但是,多家加盟店都存在违规问题,是否也暴露出茉酸奶的管理没及时跟上。而要想让品牌发挥最大效益,就不能一边收着加盟费,一边重规模、轻管理。
在事情被曝光后,茉酸奶的回应也算及时,态度也算诚恳。与涉事加盟店解除合约,这是最基本的,但也不能仅解约了事,更要对全国其他加盟店进行彻查,把制度落到实处,从源头上杜绝违规行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自身品牌形象。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对加盟店加强日常的监督检查,一旦发现门店违法违规,或者出现有损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要依法对其查处,并公开曝光。
既然要做饮品品牌,那就要好好打造产品品质、口感,那些自作聪明的违规操作,除了给自身招黑、减分,大概没什么效用了。(正观评论员 任思凝)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版权声明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