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喜欢明朝历史的人,可能都听过这样一句话‘魏忠贤不死,大明不亡’。
对于这种观点,有人是这样解释的:魏忠贤的死,导致阉党彻底崩溃,东林党彻底崛起。而东林党崛起之后,明朝在南方的税,彻底收不上来了。这就导致国家财政进一步崩溃,继而出现了大量的流民,最终导致明朝灭亡。
另外,魏忠贤带头的阉党,虽然名声不咋地,但能力还是有的。魏忠贤掌权的时候,虽然贪污受贿,结党营私,坏事做了不少。但北方的女真,一直被挡在了东北。在中原这边,也没有大规模的流民。
而在魏忠贤死后,重新掌权的东林党,则是一群只会说空话的误国者。他们除了让国家情况迅速恶化之外,什么也不会做。所以最后,在魏忠贤倒台之后,明朝开始迅速出现各种问题,然后明朝就亡了。
对于这种观点,我们只能说:真的是太抬举魏忠贤了。
虽然魏忠贤掌权的时候,明朝确实挡住了后金的入侵,也没有后来大规模的流民问题。但这些事情,和魏忠贤本人的努力,其实没有多大关系。而且,当一个朝代到了末期的时候,国运绝对不是某一个人就能改变的。
对于魏忠贤到底对明朝有多大贡献这事,我们其实可以逆向思考一下。我们可以看看,明朝到底是因为哪些原因灭亡的?而对于这些原因,魏忠贤又能改变什么?
明朝之所以会灭亡,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从现代的角度来看,明朝灭亡最核心的原因,依然是土地兼并问题。而在土地问题这个核心问题之外,还有财政崩溃、税收制度失灵、党争、天灾、宗室人口过多等直接问题。
先说土地问题。
在古代土地私有制的体制下,土地兼并问题,几乎是一个无解的问题。从朱元璋建立明朝,一直到魏忠贤掌权,这期间正好过去了差不多二百五十年的时间。经过两百年的兼并之后,明朝的土地,已经高度集中在那些权贵以及大地主阶层的手里。
因为土地高度集中,老百姓没有土地可以耕种,只能沦为被人欺压的对象。所以在古代几乎所有封建王朝末期,都会爆发农民起义。因为老百姓实在是活不下去了,没有粮食,只能造反。
而对于土地问题,魏忠贤显然是解决不了的。魏忠贤不可能把地主阶层的土地,全部割让出来,分给基层的老百姓。只要这件事他做不到,那他就绝对不可能挽救明朝。
土地问题,是所有矛盾的根本。只要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明朝的灭亡,只能说是早早晚晚的事情。就算遇上张居正这种几百年难遇的牛人,最多也就只能把灭亡的时间,暂时往后推一点而已。
至于魏忠贤,不好意思,别说和张居正相比了,就算是和明朝末期的几位首辅相比,他的政治能力也差的太远了。别说解决土地问题,以他贪污受贿的能力,只会加速这个过程。
而在土地问题之后,明朝末年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天灾问题。
从崇祯元年开始,接下来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中原大地上几乎每年,都会爆发大规模的瘟疫、旱灾或者水涝。而这些天灾,则是导致国家整体粮食减产,百姓彻底吃不饱饭,然后就造反了。
对于明朝末期的天灾,后世认为,当时正好处于一个小冰期阶段。在这个阶段,气候会变得异常紊乱,水涝和旱灾几乎是无法避免的,粮食减产也是无法避免的。
对于天灾的问题,魏公公同样也没办法解决。魏忠贤再牛,他也不能指挥太阳和地球吧?就算他再厉害,他也不能让全国粮食产量,始终不下降。
如果说,土地兼并问题,和天灾问题,都算是客观规律,当时无法以人力改变。那么接下来的几个人祸,魏忠贤其实同样也没办法。
在人祸方面,明末排名第一的,绝对是财政问题,或者说税收问题失灵。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
明朝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国家的主要税收,基本上都来自于农业税。简单来说,就是老百姓种地,国家从产出的粮食里面,抽取一部分作为税收。但问题是,按照明朝的制度,很多拥有土地的地主阶层,是不用交这个税的。
按照明朝的相关优惠政策,明朝宗室、官员,以及通过科举拥有一定功名的读书人,都可以减免大量的土地税。这个优惠政策,最开始当然是为了鼓励天下人读书,维护社会稳定。但是到了后来,当这个阶层占据社会大部分土地之后,也就意味着明朝大部分的土地,是不用交税的。
为了避税,很多普通人,甚至主动把自己的土地,转移到这些特权阶层的名下,以此来逃税。而这个结果,则是进一步加速了土地兼并。
所以,到了明朝末年的时候,明朝政府根本就收不上税。同时,国家的开支又越来越大,自然就只能压榨剩下的那部分普通人。再之后,普通人承受的税赋越来越高,最后就造反了。
这就属于典型的人祸,制度型的人祸。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从现代角度来看,魏忠贤其实有两个方法。一是进行税收制度改革,彻底取消所有的特权阶层,对全国实行普遍征税。这个方法,魏忠贤显然做不到。因为他如果这么做了,那就等于是对自己的后台下手,下面的人马上会联手反对他。
当然,也有人说,后来魏忠贤倒台之后,东林党的官员掌权,则是进一步激化了这个矛盾。因为东林党的官员上台后,各自维护各自的利益,导致南方的税收越来越少。
对此,我们只能说,这个现象有可能存在,但影响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至少,魏忠贤掌权的时候,明朝的税其实就已经收不上来了。只不过他倒台之后,税变得更少了而已。
至于另一个方法,就比较荒诞了。如果魏忠贤能搞出蒸汽机,让大明提前开始工业革命,整个明朝从农业国逐渐转型为工业国,税收的问题倒是有望解决。因为转型为工业国之后,国家税收的主体,就会从农业转向工业。如此一来,税收的问题就能解决了。
但问题是,以魏忠贤的脑子,他肯定搞不出这种东西。要是魏忠贤真能搞出蒸汽机的话,那估计后世也不会骂他是奸臣了。
而在经济领域,除了税收不上来之外,明朝宗室人口过多,也是一个重大问题。
因为当年朱元璋出身实在太低,年轻的时候还逃过饭。所以老朱当年做了皇帝之后,就一直想要怕自己的子孙后代挨饿。而且,后来朱棣造反登基之后,也觉得宗室是个大问题。与其让他们干活,还不如直接让他们吃白食更安全。
出于这个目的,自从永乐时代之后,明朝就订立了一个基本制度:所有老朱家的后代,不允许入朝为官,甚至不允许直接参与工作。他们只能由国家发钱供养,不同的等级发的钱数量不同,但基本上都能维持正常生活。
这一招,在明朝初期和中期的时候,其实很好用。至少老朱家内部,确实太平了不少。但是到了明朝后期,尤其是到了明朝末期的时候,这招就不行了。
因为到了明朝后期的时候,老朱家的人实在太多了。
据后世史学家考证,到了魏忠贤掌权这个时代,明朝需要供养的宗室人数,应该在二十万到五十万之间。几十万老朱家的人,只吃饭不干活,这对于国家财政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当时明朝收税,本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而这些好不容易收来的税,又有很大一部分,用来被供养这些明朝宗室成员。
所以,宗室数量过多,也是拖垮明朝财政,导致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个问题,魏忠贤要想解决的话,也是有办法的。他可以选择大规模杀戮明朝宗室,让老朱家的人自行减员。也可以选择进行制度改革,以后不再给这些老朱家的人发钱。空出来的这部分钱,也能让明朝的财政情况有所好转。
可惜最后,这两个方案,魏忠贤同样一个也没选。因为不管他选哪一个,最后都是惹火上身。聪明的魏公公,显然不会为了给国家降低负担,就把自己给折进去。
至于所谓的党争问题,魏忠贤就更没法解决了。因为他本人,就是靠着党争上台的。魏忠贤本人,以后他背后的阉党,就是明末当中的一个源头。
以上这些问题,魏忠贤一个都解决不了。同时,他掌权期间,又大肆贪污受贿,破坏吏治体系,随意任用奸臣。
就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挽救明朝呢?
最关键的是,对于魏忠贤这个人,我们其实存在很大的误解。因为那段历史,发生的事情太多,导致后世很多人都觉得,那段历史很长。
但实际上,魏忠贤真正掌权的时间,其实最多只有四年而已。
魏忠贤开始独掌大权,至少是在天启皇帝登基五年之后,因为那位天启皇帝不喜欢上朝,魏忠贤就作为他的代言人,逐渐拉拢官员,控制朝政。在这个过程当中,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逐渐压制了东林党。
而真正标志着魏忠贤一家独大,彻底控制朝政大权的事情,应该是杨涟之死。杨涟是东林党这边的一个清官,他曾经主动上书,揭发魏忠贤的罪状,但结果却被阉党残忍虐杀。在这之后,魏忠贤终于做到独掌大权,再也没人敢违逆他的意思。
但是接下来,在杨涟被杀仅仅两年多以后,天启皇帝就驾崩了,然后崇祯皇帝就上位了。而崇祯皇帝上位之后,仅仅只过了三个月,就干掉了魏忠贤。
这样算下来,魏忠贤真正可以独掌大权的时间,最多不超过三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魏忠贤真正能够对明朝造成的影响,其实是很有限的。
所以一个仅仅掌权三到五年,自身也没什么特殊能力的宦官,他对明朝而言,其实也就只是一个奸臣而已。至于说他要挽救明朝,不好意思,明朝灭亡的那些根本问题,他一个都解决不了!这种情况下,要说‘魏忠贤不死大明不亡’,那就真的是太离谱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