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苏联撤走了核专家,他隐姓埋名十几年,三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只为中国能有自己的原子弹。
 
“老王,你的化名是什么?”邓稼先问道。“王京,身在大漠、心怀北京,心怀北京的核物理研究,心怀北京的家人朋友。”王淦昌笑着回答邓稼先。一九六零年。
 
王淦昌、邓稼先、于敏等一批核物理学家接受上级命令前往西北沙漠进行核武器研究。当时,核武器研究已经进入引爆实验阶段,首都北京不可能给核武器实验提供场地,为刚好记录实验数据、优化核武器技术,王淦昌等一行核物理学家决心前往西北沙漠实地研究。
 
一九六零年,对我国来说真可谓最艰难的一年。这一年,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仍在封锁、限制我国;原本与我国亲如兄弟的“老大哥”苏联也因两国治理思想不同而与我国分道扬镳,赫鲁晓夫下令一夜之间停止所有对华援助项目,核武器研究自然在列。
 
国内,中原大地上出现百年罕见的水旱连灾,两场大灾让中原千里沃土三年内颗粒无收,饥民无数、饿殍遍地;国家不能眼睁睁看着中原百姓活活饿死,只能调拨、购买大量粮食支援中原百姓,这又让国家背上沉重的财政负担。内外双双交困,整个国家都陷入到绝望与消沉之中••••••
 
王淦昌明白,他们肩上的担子有多么重。核武器就是眼下全国人民心中的一盏希望明灯,全国人民都对着核武器翘首以盼。国家也把核武器研究看作整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对核武器研究倾注全部心血。
 
为让远在干热沙漠中的工作人员尽可能舒适,国家在万里黄沙之中平地建起一座“404核城”,这座城市没有名字,没有确切地址,一切对外沟通都由专门部队负责。为尽可能保密系数,整座城市五千名居民每一个人都要取一个化名。王淦昌思念北京,思念远在北京的家人朋友,故此取名:王京。
 
古诗云:“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王淦昌在研究核武器期间,在基础物理学方面也推进颇多,苏联专家撤走之前曾对王淦昌说:“王,你的这些研究成果如果发表到国际上,绝对够拿一个诺贝尔奖”。
 
事实的确如此,王淦昌的友人向他透露,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三次将他放在候选人名录里,只要他愿意在国际上发表文章,获得诺奖一定指认可期。但王淦昌担心专注于冲击诺奖既会延缓核武器研究,也会增加泄密风险。
 
为了祖国和人民,他忍痛割爱,选择放弃在国际刊物上发表文章的机会。一九六四年,王淦昌等核物理专家在大漠埋首蛰伏整整四年之后;大漠深处终于升起了我国第一朵蘑菇云。
 
王淦昌等人的使命却并未就此终结,为更好地促进我国武器事业发展,他们一直坚守在大漠继续研究氢弹、核导弹直到八十年代项目彻底终止,真可谓把一生都献给了核武器研究事业••••••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