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场

王义伟/文 2023年3月23日,俄乌冲突进展到第三百九十三天。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中国在俄乌冲突中进行的劝和促谈,美国的态度发生了3次转变。

第一次是中国于2月24日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之后,美国总统拜登当天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ABC)采访时明确表态,对于中国的主张“不予理睬”。

第二次是中国国家领导人访问俄罗斯之前,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柯比在3月19日接受福克斯新闻频道采访时说:“尽管之前就说过了,但我们今天还要再说一遍,如果这次会晤发表了某种(俄乌冲突)停火的呼吁,那将是不可接受的,因为那意味着承认迄今为止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征服……这将让俄罗斯有时间训练新兵、适时发起新的攻势。”

第三次,也就是两天之后3月21日,中俄发表了联合声明。同样是柯比,在当天的记者会上面对记者提问时这样表述:“我注意到中俄双方提到,我引述一下,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必须得到遵守,国际法必须得到尊重。好的,我们同意(I would note that the two sides just said, quote, “The purposes and principles of the U.N. Charter must be observed, and international law must be respected.” Well, we agree)”“联合声明还说,双方呼吁停止所有导致紧张局势升级和延长敌对行动的做法,我们同意(And they also said, quote, parties — “The parties call for the cessation of all steps that contribute to escalation of tension and the prolongation of hostilities.” We agree)”。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美国对于中国调停俄乌冲突的行动,从不理睬、到不接受,再到(部分)同意,这个转变还是比较明显的。尽管这种转变的背后,还有很多的不满意、不情愿的成分。

中美俄国旗

为什么?

笔者认为,中国的劝和促谈行动,彰显了公平、正义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美国方面无从拒绝。另外,从战略利益这一个角度分析,美国态度的转变也有脉可循。

第一,中国的战略利益和欧洲、欧盟的战略利益有契合之处。

3月23日,台湾《旺报》发表题为“北京出手为俄乌停战创造机会”的社评。社评这样评述:“对北京而言,固然不乐见俄罗斯崩溃裂解,但更不愿见一个衰败虚弱,只能仰仗美国鼻息的欧洲,两者都不符合北京的战略利益。北京不想弱化欧洲,更不想失去欧洲。”

将《旺报》的观点延伸开来,中国不想弱化欧洲,欧洲当然更不愿意自己被弱化。这是双方战略利益的契合之处。

第二,乌克兰的战后重建,中国的作用不容小觑。这既是乌克兰所惦念的,也是其重大战略利益。

毁坏与重建,两相比较,重建更难。中国在《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中明确表示:“国际社会应采取措施支持冲突地区战后重建。中方愿为此提供协助并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承诺的背后,是基建实力的支撑,独步天下。这样的承诺发出来了,乌克兰当然心中有数。

第三,在乌克兰问题上,美国战略利益的拐点正在显现。美国需为即将到来的谈判预作铺垫。

俄乌冲突的战场局势陷入胶着,对阵双方谁也不能取得压倒性的胜利,这是一个事实。从这个角度说,美国在乌克兰的战略利益,会出现一个拐点。

也许需要等到若干年后,专家学者才能得出相对一致的意见,美国在乌克兰战略利益拐点出现的标志是什么。笔者倾向于认为,3月10日硅谷银行的倒闭,是美国战略利益拐点出现的标志。因为硅谷银行的倒闭,标志着美国国内经济问题的爆发,也标志着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应该会有所收敛。

综上,由于相关各方战略利益既有落差,也有契合,所以乌克兰在面对中国时基本没有恶言相向,欧盟虽然时有恶言,但程度与美国相比也弱一些。而美国,一方面其对待中国的态度不能与盟友(欧盟、乌克兰)差别太大,一方面战略利益拐点正在显现,第三,中美经济合作、沟通的必要性正在上升,美国商务部长、财政部长正计划访华。

在这样的背景下,面对中俄联合声明,美方改变态度,连说两遍“同意”,也就不足为怪了。

版权声明: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王义伟,经济观察报部门主任

延伸阅读:

来源:牛弹琴

中国最高领导人乘专机抵达莫斯科,新华社图

毫无疑问,这是全世界现在最瞩目的一次出访,没有之一。

3月20日下午,中国最高领导人乘专机抵达莫斯科,开始他对俄罗斯的国事访问,并在机场受到俄方热情迎接。

看新华社的报道,抵达后不久,他就在克里姆林宫与普京举行了会见,“两位元首就中俄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坦诚的交流。”

交流的话题不少,都非常重要,大家多看看新华社稿件就知道。但坦率地说,对世界很多人来说,最关心的,还是乌克兰危机。

两位领导人又是怎么谈的呢?

看新华社报道,中国领导人是这样说的,总共有5句话。

他强调:在乌克兰问题上,和平、理性的声音在不断积聚,大多数国家都支持缓和紧张局势,主张劝和促谈,反对火上浇油。历史上看,冲突最后都需要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不久前,中方专门发表了立场文件,呼吁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反对冷战思维,反对单边制裁。我们认为,越是困难重重,越要为和平留下空间;越是矛盾尖锐,越不能放弃对话努力。中方愿继续为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

我总觉得,5句话,深意含焉;或者说,中国就是这样劝和促谈的。

1,第一句话,大背景。“在乌克兰问题上,和平、理性的声音在不断积聚,大多数国家都支持缓和紧张局势,主张劝和促谈,反对火上浇油。”

请注意,大多数国家,自然也包含中国在内。确实,我们可以在各国最近的表态中,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这就是和平、理性的声音,都在劝和促谈,都反对火上浇油。

那又是谁在火上浇油呢?

2,第二句话,历史经验。“历史上看,冲突最后都需要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

我觉得,这句话最有分量。可能当局者迷,也不乏火上浇油者,但看古今中外的历史,冲突会一直持续吗?

最终,不还是要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吗?

不能早认识这一点,不能早下这个决心,不过是在最终谈判前,更多的伤亡、更大的损失和更痛心的悲剧罢了。

中俄元首会晤,新华社图

3,第三句话,中方作为。“不久前,中方专门发表了立场文件,呼吁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反对冷战思维,反对单边制裁。”

领导人指的,应该是中国外交部不久前发布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言简意赅,总共12点。

乌克兰危机,还是要政治解决,而且,要反对冷战思维,反对单边制裁,这才是标本皆治。

反正,这个文件发布后,世界普遍表示欢迎。联合国和俄乌双方都积极评价。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说,中国和平计划中的一些内容,可能成为讨论乌克兰局势和解问题的基础。

普京又会怎么说,我们后面就会谈到。

4,第四句话,中方主张。“我们认为,越是困难重重,越要为和平留下空间;越是矛盾尖锐,越不能放弃对话努力。”

“四个越”,充满了辩证思维。

这应该也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真是语重心长,苦口婆心。

5,第五句话,中方下一步。“中方愿继续为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

还是要政治解决,我们还会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

什么是建设性?

就是对事态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即继续劝和促谈。

中俄国旗

关键普京怎么回复?

看新华社报道,普京说了两句话。

第一句话,普京说,“俄方赞赏中方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一贯秉持公正、客观、平衡立场,主持公平正义。”

你们中国,一贯秉持公正、客观、平衡立场,主持公平正义。

俄罗斯也看在眼里,普京当面表示赞赏。

第二句话,最关键,普京说,“俄方认真研究了中方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问题的立场文件,对和谈持开放态度,欢迎中方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

1,中方的立场文件,俄罗斯不仅看到了,而且认真研究了。

2,俄罗斯对和谈持开放态度,我们可以谈。

3,俄欢迎中方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

应该说,对于中国的劝和促谈,普京也作出了比较积极的响应,尤其是“认真研究”,这就是态度。

当然,谈判肯定不能只是一方,乌克兰怎么看?

前几天,秦刚和乌克兰外长库列巴通了电话。看新华社的稿件,我印象最深的,库列巴对秦刚表达了两点。

第一点,库列巴祝贺中国近期成功促成沙特与伊朗和解。

最近中国出面,促成沙特和伊朗这两个中东大国的历史性和解,国际社会一片叫好。中国的客观公道,中国领导人的外交艺术,乌克兰也看在眼里,所以表达祝贺。

中方促成沙特和伊朗和解

第二点,库列巴还表示,中方发布的立场文件体现了推动停火止战的诚意,希望同中方保持沟通。

中国确实真心诚意,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劝和促谈,希望俄乌停火止战。乌克兰也看在眼里,所以要和中方保持沟通。

最后,我还要说的一点。

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当事方,深度介入危机的是美西方。但中国并没有袖手旁观,真的一直在劝和促谈。从在北京主持沙特伊朗对话,到发布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文件,到和普京的当面交流,充分体现了中国“和为贵”的一贯立场。

事实上,在所有大国中,中国是唯一一个系统提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立场的国家。泽连斯基积极评价,普京也表示认真研究。

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那美西方如果想政治解决乌危机,就应该支持中方倡议主张。

但关键是它们会支持吗?

看视频,克里姆林宫的活动结束后,应该已经很晚了。夜幕中,普京亲自送出门外,目送中国领导人上车,然后挥手告别。

第二天,他们还将再次见面,估计还会谈到乌克兰危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