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金融传销的本质就是割韭菜。
从早期P2P领域的E租宝、钱宝网,到币圈领域的PLUS TOKEN、雷达币、华英会,再到消费全返领域的云联惠,传销老祖——北海1040阳光工程,以及数不清的外汇骗局,这些金融传销骗局往往披着“高收益”、“创新金融”等外衣,利用人性的贪婪和对财富的渴望,吸引无数投资者前赴后继,加入这场疯狂的拉人头行动,但本质无外乎都是割韭菜。
因此,这些看似光鲜的“财富神话”最终都以崩盘告终,留下一地鸡毛,致使无数韭菜陷入深渊。
以下是近年来中国最著名的10大金融传销骗局,自己对照一下,你踩过哪些坑?
第十:E租宝——P2P领域“第一案”
1.E租宝的崛起
E租宝是P2P行业第一大案,涉案金额高达762亿元,涉及投资者115万余人。
E租宝成立于2014年,创始人丁宁通过“借新还旧”手段非法集资,将大量资金用于个人挥霍。
为了营造“高大上”的形象,丁宁要求公司秘书穿戴LV、香奈儿等奢侈品制服,甚至买空了一家奢侈品店。
媒体公开报道显示,丁宁为其情妇张敏(E租宝总裁)豪掷几个亿在海外买别墅、买豪车,生活极度奢靡。
2.资本运作与市场狂热
E租宝通过高息诱惑吸引投资者,宣称年化收益率高达14.6%。许多投资者被高收益蒙蔽双眼,纷纷将积蓄投入平台。
然而E租宝并没有真实的投资项目,而是通过“庞氏骗局”模式运作,用新投资者的资金支付老投资者的利息。
3.泡沫破裂与市场崩盘
2015年,E租宝东窗事发,丁宁被判无期徒刑,平台轰然倒塌。数十万投资者血本无归,甚至家破人亡。
4.反思
E租宝的案例揭示了P2P行业的乱象,提醒投资者不要被高收益蒙蔽双眼,理性投资才是正道。
第九:昆明泛亚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的“庞氏骗局”
1.泛亚的崛起
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曾号称“全球最大的稀有金属交易所”,打着“保护国家稀有金属储备”的旗号,通过操纵稀有金属价格吸引投资者。
泛亚通过“资金池”模式运作,用新投资者的资金支付老投资者的高额返利。
2.资本运作与市场狂热
泛亚宣称其稀有金属投资“稳赚不赔”,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入场。
然而泛亚并没有真实的稀有金属交易,而是通过内部控盘制造虚假繁荣。
3.泡沫破裂与市场崩盘
2015年,泛亚暴雷,涉案金额高达430亿元,实控人单九良被判有期徒刑18年。
许多投资者因贪图高额回报而血本无归,甚至有人因此倾家荡产。
4.反思
泛亚的案例警示我们,任何投资都应基于对市场的理性分析,而非盲目追逐高收益。
第八:3M金融互助平台——跨国“击鼓传花”骗局
1.3M的崛起
3M金融互助平台源自俄罗斯,由谢尔盖·马夫罗季于1994年创立。
该平台宣称“普通人互相帮助”,但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击鼓传花”骗局。
3M通过高息诱惑(月收益30%)吸引投资者,2015年进入中国后迅速吸纳数百万会员,涉案资金高达数百亿美元。
2.资本运作与市场狂热
3M宣称其模式是“互助金融”,但实际上并没有真实的投资项目,而是通过新投资者的资金支付老投资者的利息。
3.泡沫破裂与市场崩盘
2018年,谢尔盖·马夫罗季去世,但3M的骗局并未因此终结。
该平台还间接推动了比特币的早期发展,为了逃避各国监管,3M要求会员以比特币作为入金和结算工具。
在马夫罗季挂掉以后,俄罗斯警方在其加密货币钱包里发现了10万枚比特币。
按照现在的比特币价格,总市值超过100亿美金,也是老百姓的血汗钱。
4.反思
3M的案例揭示了高息诱惑背后的风险,提醒投资者不要轻信“天上掉馅饼”的承诺。
第七:善心汇——披着“慈善”外衣的传销骗局
1.善心汇的崛起
善心汇以“互助、济困、均富共生”为口号,打着慈善的旗号进行金融传销。
创始人张天明通过高息返佣和“拉人头”的方式发展会员,涉案金额高达1046亿元。善心汇的“善种子”模式要求会员购买虚拟资产,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人头费”。
2.资本运作与市场狂热
善心汇宣称其模式是“互助金融”,但实际上并没有真实的慈善项目,而是通过新投资者的资金支付老投资者的利息。
3.泡沫破裂与市场崩盘
2017年,善心汇暴雷,张天明被判有期徒刑17年,罚款1亿元。这场骗局让数十万投资者损失惨重,家破人亡。
4.反思
善心汇的案例警示我们,任何以“慈善”为名的金融项目都应谨慎对待。
第六:五行币——拙劣的“数字货币”骗局
1.五行币的崛起
五行币是一种号称“纯金打造”的虚拟货币,售价高达5000元。
创始人宋密秋(化名张健)通过“拉人头”的方式发展会员,涉案金额超百亿元。
五行币宣称将取代现行纸币,成为全球通行的数字货币,但实际上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
2.资本运作与市场狂热
五行币通过高息诱惑吸引投资者,宣称其模式是“数字货币革命”,但实际上并没有真实的技术支持。
五行币的许多参与者,他们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甚至压根就不懂什么叫数字货币,就把养老本都砸了进去。
3.泡沫破裂与市场崩盘
2017年,五行币被查处,宋密秋被判有期徒刑12年。
4.反思
五行币的案例揭示了虚拟货币领域的乱象,提醒投资者不要轻信“一夜暴富”的神话。
第五:WV梦幻之旅——旅游传销的“美丽陷阱”
1.WV的崛起
WV梦幻之旅以“在家轻松月入10-15万元”为诱饵,通过社交媒体展示奢华旅行照片,吸引投资者加入。
实际上,WV是一个以旅游为幌子的传销骗局,通过“拉人头”收取会员费。
2.资本运作与市场狂热
WV所谓的全球旅游,本质上还是吸引会员缴纳会员费的噱头,玩的还是击鼓传花这套老把戏。
3.泡沫破裂与市场崩盘
WV依然存在,擦亮眼睛吧。
4.反思
WV警示我们,任何以“轻松赚钱”为名的项目都应警惕,避免被虚假宣传蒙蔽。
第四:IGOFX外汇——90后美女的“400亿骗局”
1.IGOFX的崛起
IGOFX外汇平台由90后女孩张雪娇与马来西亚丈夫共同操控,通过“躺着赚美金”的口号吸引投资者。
该平台在2018年的半年内就疯狂发展40万会员,涉案金额高达58亿美元。
2.资本运作与市场狂热
IGOFX宣称其模式是“外汇投资”,但实际上并没有真实的外汇交易,而是通过新投资者的资金支付老投资者的利息。
3.泡沫破裂与市场崩盘
2017年,IGOFX突然关网,张雪娇携款潜逃,至今杳无信息,这场骗局让数十万投资者血本无归。
4.反思
IGOFX的案例揭示了外汇投资领域的风险,提醒投资者选择正规平台,避免被高收益诱惑。
第三:Plus Token虚拟货币案——币圈“第一大案”
1.Plus Token的崛起
Plus Token号称拥有“智能搬砖”、“加密货币套利”等创新技术,吸引数百万用户参与,曾经一度在币圈极其疯狂
实际上Plus Token是一个披着区块链外衣的传销骗局,涉案金额超400亿元。
2.资本运作与市场狂热
Plus Token宣称其模式是“区块链金融”,但实际上并没有真实的技术支持,而是通过新投资者的资金支付老投资者的利息。
3.泡沫破裂与市场崩盘
2020年,Plus Token东窗事发,主要嫌疑人潜逃至非洲某小岛国,但最终均被抓获回国受审,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4.反思
Plus Token的案例警示我们,区块链技术虽好,但需警惕其被滥用于金融骗局。
第二:云联惠——“消费全返”的庞氏骗局
1.云联惠的崛起
云联惠以“消费全返”为噱头,吸引900万会员参与,涉案金额或超3000亿元。
云联惠是一个典型的“资金池”骗局,用新投资者的资金支付老投资者的返利。
2.资本运作与市场狂热
云联惠宣称其模式是“消费金融”,打着所谓的金融创新旗号,但实际上并没有真实的消费项目,被拉拢入局的实体商家,最后基本都参与刷单做模式获利,因此本质是依然是击鼓传花游戏。
3.泡沫破裂与市场崩盘
2021年,云联惠暴雷,创始人黄明被判有期徒刑15年。
4.反思
云联惠的案例揭示了“消费返利”模式的风险,提醒投资者不要被表面的“无风险”迷惑。
第一:北海1040阳光工程
1.1040前世今生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史诗级传销骗局,至今依然健在。全称叫“自愿连锁经营业”、“民间资本运作”,对外谎称是中央特批项目,在全国许多城市都有业务分支网络,极其猖狂且屡禁不止。
2.市场运作与市场狂热
所谓1040,是指前期一次性投入本金,后期通过忽悠亲戚朋友加盟(异地邀约)等方式,最终业绩封底,拿到1040万元奖金出局。
这是一种典型的拉人头非法传销犯罪活动,但每年仍有许多人财迷心窍被蒙骗入局。
4.反思
如果突然有朋友邀请你去北海,我劝你谨慎,然后拉黑他。
如果有朋友突然告诉你他最近做某某项目发了财,我劝你清醒,然后拉黑他。
总结
这些金融传销骗局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利用了人性的贪婪和对高收益的渴望。
无论是P2P、虚拟货币,还是消费返利,这些骗局最终都以崩盘告终,留下无数受害者。投资者应时刻保持警惕,理性分析,避免成为下一个“接盘侠”。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