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谁都不会想到,在江西的一个小穷县城资溪,有5个人的出现,直接统治了整个中国的面包界,在全国各地几乎都能看到资溪的面包店,而这个小县城竟然就靠着面包,走出了20多个亿万富豪。
资溪本来是江西省一个平平无奇的小县城,它既没有优越的地理条件,也没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这个地方有83%的面积都是山地,被群山环绕,交通极其不便利。
就在这样一个环境下的小县城,是如何通过面包走向全国的,他们又怎么靠着面包成为富豪的?
时间来到1984年,资溪的一名青年张协旺前去部队服役,他的工作就是负责后勤的采买。
在一次外出采买的时候,他来到一家面包店,发现面包生意的成本不高但营收非常可观,于是便萌生做面包的想法。
后来在部队同意后,他便联系面包店老板王树朝学习面包的制作,原本王老板不想轻易将技术传给外人,但在张协旺多次的恳求下终于被打动,答应了他的请求。
在王老板的传授下,张协旺只用了半个多月就把面包制作技术学会了。等到退伍时,张协旺和邻县同样入伍的洪涛一同回乡,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各出资6700元来一起开面包店。
在1987年的12月,两人创办的“鹭江面包店”在鹰潭正式开业。面包店刚开业生意就非常火爆,门庭若市,其柔软的口感和甜甜的味道吸引了一大批顾客。
根据全国党媒信息公开平台的报道表明,鹭江面包店在开业第一年就获得了3万元的利润。这在当时那个经济环境下,已经是非常高的收入了,而这让张协旺成为了村子里第一个“万元户”。
随着鹭江面包店的生意不断扩大,不仅在县城开了门店,还拓展到了外地。张协旺的成功让很多村民都投来羡慕的目光,纷纷想要来拜师学艺,也想通过做面包来实现发家致富。
张协旺看到村民真诚的态度,没有丝毫犹豫,果断答应了下来。于是就有越来越多的村民来找他学做面包,往后逐渐形成了“一人带一村,一村带一镇”,一镇带全县”的辐射效应。
鹭江面包店作为资溪的第一家面包店,揭开了资溪成为“中国面包之乡”的序幕,成功点燃了资溪面包的星星之火。
随着资溪面包产业的不断壮大,涌现出了众多知名的品牌,深受顾客喜爱。
资溪人鲍才胜的父母就是张协旺的第一波徒弟,在跟着父母多年的学习后,凭着自己的努力,正式打出了“鲍师傅糕点”的招牌。
鲍才胜凭借自己独具一格的创新能力,独创出元宝形肉松小贝,香甜松软的蛋糕再配上沙拉酱,裹上肉松,成为深受欢迎的销量冠军产品。
随着生意越来越旺,后来被北京电视台邀请,登上了《美食地图》的节目,鲍师傅品牌由此瞬间火爆,更是有“排队7小时购买”的消息刷屏网络。
根据数据统计,截止2025年5月,鲍师傅的门店数量已经超过100家,一年能卖出1亿个肉松小贝,品牌值更是达到了100亿元。
“泸溪河”是另一个知名面包品牌,它是来自“中国桃酥之乡”江西鹰潭的黄进所创立。
黄进曾经也在张协旺食品公司当过学徒,在他学成创业的时候,为了新品不断的研究,经过大量的尝试之后,最终成功创立出泸溪河的招牌桃酥。
它通过96个小时物理调油、10道传统工艺制作而成,酥松度达到行业标准的1.3倍,美味可口,老少皆宜。
该产品一经推出,就长期占据销量榜首,据相关数据统计,2025年泸溪河桃酥系列产品年累计售出4亿片,甚至有平均1秒卖1斤的销量成绩。
后来泸溪河又在桃酥的基础上,推出了其他的明星单品,包括松松小贝、一口泡芙、绿豆冰糕等等,也都收获了强烈好评。
詹振华同样也是受到了资溪面包的影响,创立了“詹记”的中式糕点品牌。在上世纪末,詹振华带着家来到安徽合肥卖起了桃酥,但他发现新生代消费者对老式的糕点兴趣不足。
在多次思考之后,他决定改良桃酥的传统工艺与配方,经过大量的尝试后,推出了新品桃酥,其口感和酥脆度都脱颖而出,让顾客赞不绝口。
詹记凭着招牌桃酥迅速打开了市场,据《中国食品报》统计,截止2025年8月,詹记的桃酥在抖音电商销售额达420万,同比增幅300%,仅仅春季就卖出32万盒。
随后又相继推出了蛋卷、麻饼、肉松卷等产品,同样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
除此之外,还有麦香人家、周建生欧包等著名面包品牌,都是源自于资溪面包的产业。如今资溪的面包产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资溪带动群众最多、产值最高、做贡献最大的支柱产业。
根据统计,到2024年的时候,有4万多资溪人在全国1000多个城市开设了16000多家面包蛋糕店,甚至还打入了俄罗斯、法国、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年产值近300亿元。
可以说,资溪的面包品牌统治了中国的面包界,而资溪这个小县城凭借着面包产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走出了100多名千万富翁,20多名亿万富翁
不仅如此,资溪面包产业也大大促进了资溪的旅游业。资溪打造了面包售卖巴士、面包烘焙体验馆等主题旅游点,截止2024年资溪的接客量达到了47.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近5000万元。
从一个无人在意的小县城,到创造了中国面包界的神话,资溪做到了。再回过头来看看资溪面包产业的发展史,产品在不断变化,模式在不断变化,但唯一不变的就是资溪人踏实肯干的精神风貌。
他们不怕辛苦、吃苦耐劳、敢拼敢闯,这让他们在中国的面包界成为了一个又一个的传奇。

信息来源:10万人的县城,走出4万多名面包师
信息来源:江西品牌故事|4万多人烘焙出“中国面包之乡”
信息来源:资溪:小面包成就舌尖大产业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