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稳定发展和改革创新,打造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自“深改19条”实施以来,北交所已出台多项政策,涉及债券市场、公开发行审核等多个领域,以推动市场稳定发展和创新。截至2024年4月30日,北交所拥有248家上市公司,平均市值为14亿元,且50%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凸显其专精特新特色和较小的市值体量。

北交所业绩端承压,2023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降

2023年,北交所226家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为正,占比91%,但平均营收同比下降0.38%至7.0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4.85%至0.51亿元。2024年Q1,北交所平均营收继续承压,同比下降11.46%至1.43亿元,归母净利润降幅收窄至14.43%,与上季度-35%的同比增速相比有所改善。

北交所营收体量较小,2023年业绩同比下滑幅度小于科创板

2023年,北交所的累计平均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幅度(-24.85%)小于科创板(-39.90%),但在2024年Q1,北交所的归母净利润同比降幅(-14.43%)大于其他板块。此外,2023年度以来,北交所各季度平均ROE明显优于其他板块。

北交所板块特色产业优势突出,汽车与人工智能产业链业绩表现相对较优

在不同行业中,北交所的汽车产业链表现较强,2023年平均营收同比增速达17.4%,优于主板的15.3%。在机械设备领域,业绩呈现出营收增长而利润下滑的态势,主要受制造业景气下滑和价格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TMT行业总体业绩承压,而基础化工行业在2023年盈利比例达到100%,2024年Q1个股业绩增长分化。在电新领域,受产业链产能过剩影响,盈利普遍下滑,但部分设备及辅材企业表现优异。

北交所首发上市数量回落,公募基金产品创新,增量资金积极入场

2024年1-4月,北交所首发上市数量有所回落,但市场稳步扩容中。同时,公募基金产品不断创新,增量资金积极入场,24Q1北交所新增3只被动指数型基金,北证50被动指数基金规模超21.29亿元。

北交所交易端呈现结构分化,估值水平处于相对低位

2024年Q1,北交所市场热度逐渐回落,交易呈现结构分化,主题型个股成交额变化显著。北交所/科创板/创业板4月日均成交额分别为48.97/519.59/2103.72亿元,环比上月下降。北交所的估值水平处于相对低位,PE(TTM)和PB(LF)中位数分别为20.23x/2.10x,低于科创板与创业板,未来有持续上升空间。

投资建议聚焦北交所“专精特新”企业,关注多个细分领域

建议投资者关注北交所的机械、电新、化工、TMT、汽车等细分领域的稀缺标的,包括但不限于同力股份、鼎智科技等机械领域企业,同享科技等电新企业,禾昌聚合等基础化工公司,民士达等轻工和消费企业,奥迪威等TMT公司,以及易实精密等汽车产业链企业。

风险提示涉及政策风险、流动性风险和企业盈利不及预期

投资者在关注北交所投资机会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可能面临的政策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企业盈利不及预期的风险。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