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荐当上“毛泽东”,一生扮演84次,戏路被定,为演戏,放弃自我,过往几十年的生活习惯强硬被改,却无怨无悔。
一句“毛主席又回到延安”,对古月而言,就够了。

圈红
猝然长逝,国之大悲,人民缅怀,辞别现实,希望荧屏上能有主席形象,特型演员开始挑选,20多位优胜者的照片,摆在叶剑英案头。
仔细翻看,一人脱颖而出,指着张照片,“给我介绍下这个人的来历”,被定格之人,正是古月,彼时他还只是胡诗学。

很简单的背景,出生在1939年的湖北,长在孤儿院,没见过父母,相依为命的只有一个姐姐,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年,成了部队文工团的一员,能演,能画,作品得过奖,自评绘画经历为后续演戏打下很好基础。

外形像,过了第一关,但想演好毛主席,只靠外形,肯定是不够的,叶剑英对演员的高要求,必须多读毛主席著作,多看纪录片,由内及外都要像。
说是这样说,还是拿起红笔在古月的照片背后画了个圈,古月顺利进入特型演员组。

属板上钉钉,也属开始,如何才能演好毛主席,做到形神兼备呢?
全身心的投入是肯定的,古月设法收集到了600多张毛主席的照片,挂满房间,睁眼看,闭眼想,起来放弃自我,从说笑走路到起座吃饭,一点点改,让古月不再是古月,而是“真正”的毛泽东。

叶剑英对此很欣慰,也有一份自信在。
“我和主席在一起的时间还是比较长的,对主席的音容笑貌都很熟悉,我的选择,应该是不会错的”。

古月没有辜负期待,更没有辜负自己的付出,《西安事变》中首次亮相,就获得了观众的极大认可,第一次到延安,《延安日报》上刊登了一篇名为“毛主席又回到了延安”的稿件,给了古月很大的震撼,切实感觉到自己在做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整个人很开心。

但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成功是天降的。

专一
为学毛主席的书法,一个字一个字算的临摹,到后来,已经能一气呵成的书写条幅。
湘西口音,很长一段时间也是问题,古月专程去了趟韶山,拿录音机录下了当地老乡的话,反复播放,听多了,人也就会说了。

毛主席的着装习惯,更是吃的透透的,有时自备的服装,竟比剧组准备的更合适。
拍摄《风起云涌》的时候,不仅贡献演技,还为剧组提供了一大堆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政治经济情况的大量历史参考资料。

如此用心,也就不难理解,为何90年李讷见到古月,竟会扑在他的身上哭。
作为毛主席的小女儿,李讷有一个完整的童年,父亲始终陪伴在身边,当然,父女俩属相互陪伴。

繁忙的工作,将毛主席定在书桌,可人还是要动一动,李讷成了杀手锏,工作人员觉得毛主席太累的时候,就会将李讷推进房间,看着可爱的小女儿,毛主席不由自主就会停下工作,陪李讷玩一会,自己也放松一下。

父女俩感情很好,可生离死别总不给人反应的时间,1976年,伟人去世,李讷没了父亲,思念难遏制,《大决战》在西柏坡拍摄的1990年,正好在此地,就过来看看。
定妆的古月与毛主席更显相似,沟通的时候还好,真要走了,李讷再难控制,扑在古月身上痛哭,一边哭,一边说:真的太像了!

主席的亲生女儿都这样说,古月的信心和使命感就更重了,没曾想,精彩并未结束。
同年,杨尚昆等人与演员合影,都是中央领导,杨尚昆岁数也大了,工作人员特意准备了一排凳子,可惜,没派上用场,杨尚昆让人撤掉了。

“毛主席都还站着,我们怎么能坐”。
诠释因一句话迎新高度,可惜,世事无常。

意外
2005年7月5日,古月突发心梗去世,所有人都很意外,奈何急症从不给人反应时间,古月走了,带着深深的不舍。
好友追忆,褪去“毛主席”这层形象的外衣,让古月,短暂做了回自己。

现实生活中,他性格很是直爽,有点像小孩,开心或者不开心,全写在脸上,说的最多的,是“努力”二字。

不是科班出身,对古月而言,始终是心里的一道坎,更加努力,白天拍摄,晚上看材料,冬天拍戏时,穿的也始终单薄,问就只说“就是要拍出当时的艰苦,拍出毛主席的干练”。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成名是很多人的幸运亦或该得,难得的是,成名之后不忘本。

特型演员,有稳定的角色可演,却也面临很大一个问题,一生只能演一个角色,寂寞是肯定的,能坚持下来者少,古月践行了一生,演活了形,也演活了性。

毛主席一生简朴,衣服打满补丁照样穿,古月有样学样,受邀参加公益活动,没有出场费,只有200元的车费,照样去,回去之后,交出一路车费的收据外加剩余的钱,能有剩,是为了省钱,根本没有打车。

光辉因不失本心更显熠熠,古月意外离开,勾勒有血有肉的荧幕形象却始终鲜活,跳跃在光与影的历史,驻足在民众的记忆,一份关于他,一份关于毛主席......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