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估计谁也没有想到,播出于2018年、于2020年下架的《如懿传》,会在2024年遭遇它播出以来最大的危机。以B站为中心的《如懿传》吐槽浪潮成功破圈,全网掀起轰轰烈烈的“围剿《如懿传》”。
《如懿传》剧照
这起风波源于去年7月,B站某游戏UP主对《如懿传》的吐槽,遭到剧粉的攻击,由此几个游戏UP主不平则鸣,开启对《如懿传》的系列吐槽,率先在B站走红。
2024年2月,一些吐槽视频因侵权遭到投诉被下架,反而进一步引发UP主和网友的逆反心理,对《如懿传》的围剿也更大规模地从剧集溢出,上升到对主演周迅演技和为人等多方面的批评。4-5月份,围剿《如懿传》议题破圈,“周迅是否塌房”成为多个文娱公众号的选题。
作为一个曾经给过《如懿传》好评的观众,浩浩荡荡的围剿《如懿传》浪潮确实让人短暂地陷入自我怀疑:这部剧真这么差吗?当时自己看走眼了?这部剧完结时超过30万人在豆瓣上打出还不错的7.5分(超过60%是四星五星好评),那么多人都被蒙蔽了?
《如懿传》豆瓣评分仍然有7.5分
在重新温习了《如懿传》之后,笔者还是可以说,在当时主流的评价标准下,《如懿传》的7.5分有它的合理性。而今围剿《如懿传》的浪潮中,批评者也有其合理性——它们采取了一套截然不同的评价视角。
众所周知的是,观众在评价一部作品时,除了作品自身的美学质感外,还会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部作品在某个时期可能风行一时,但在另一个历史阶段它可能被视为三流作品,某些生前备受冷落的作家,可能在作者去世后几十年或者几百年后受到后人的高度评价。
《如懿传》成为一个典型案例。在2018年,观众对《如懿传》的评价更多是从性别视角出发,从帝后的婚姻围城揭示女性的生存困境与抗争,此时的阶层视角基本隐身;时下对于《如懿传》的围剿中,阶层视角是最鲜明的,故事变成以如懿为代表的权贵阶层不自知的恶,以及她们对于以卫嬿婉为代表的弱势阶层的鄙夷、提防和践踏。而当阶层视角演变为道德视角,从剧情溢出变成对于演员的攻击,这种围剿已经演变为分众化时代的圈层“网暴”。
重要的不仅是评价标准的变化,还包括评价标准所置身的时代背景的变化。这些将是本文所要探究的。
性别视角:赞扬女性的斗争“姿态”
《如懿传》是在宫斗剧热潮的背景下推出的,它改编自流潋紫2012年所著同名小说,2016年开机,2017年杀青。2011年,改编自流潋紫《甄嬛传》的同名剧集是宫斗剧的爆款兼经典之作,齐聚了周迅、霍建华等华丽演员阵容、投资额高达3亿元的《如懿传》可谓万众瞩目。
然而,《如懿传》的上星播出之路相当坎坷,历时一年仍未顺利定档。《如懿传》杀青后才开机的宫斗剧《延禧攻略》,2018年7月率先于视频网站播出,迅速引发广泛关注。《延禧攻略》与《如懿传》都是乾隆王朝的宫斗剧,两部剧的正反派刚好掉了个:《延禧攻略》的女主角,是《如懿传》的恶毒女配,《延禧攻略》的恶毒女配,成为《如懿传》的女主角。内忧外患下,《如懿传》实在不能苦等电视台的排播,在一个月后也选择网播,两部清宫剧形成对打局面。
彼时多数观众对于《如懿传》的评价,是以《甄嬛传》和《延禧攻略》为参照系的。
以《甄嬛传》和《延禧攻略》为代表的宫斗剧,已经形成典型的模式和特点。比如围绕着后宫女性之间的权力斗争展开,主要讲述她们如何在复杂且残酷的宫廷环境中生存并争取地位与皇上的宠爱,包含大量的阴谋诡计、爱情纠葛、权力交换、家族纷争等元素;以一位或几位女性主角的成长为主线,从天真无邪的少女逐渐成长为智谋深沉、手腕高明的后宫强者,如《甄嬛传》中的甄嬛和《延禧攻略》中的魏璎珞。传统宫斗剧是“胜利者之歌”,原本处于弱势地位的主角,通过智慧、勇气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战胜强敌、改变自身命运。
《如懿传》摒弃传统宫斗剧的女性成长套路,它并非“胜利者之歌”,而是一出“失败者之歌”。剧集缘起于乾隆继后断发的故事。《清史稿·列传·后妃》记载:“(乾隆)三十年,从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后剪发,上益不怿,令后先还京师。”剧中女主角如懿并不遵循传统宫斗剧中“逆袭成功”的路线,她没有通过权谋和斗争爬上权力的顶峰,反而形如废后、与皇帝离心,没有给予观众典型的“爽文”式胜利快感;同时,如懿在整个宫斗过程中几乎不曾改变,在深宫的尔虞我诈中始终保持一种相对超然的姿态。
在宫斗中失败的如懿,赢得的是她的“姿态”,《如懿传》的本意是要张扬女性的某种“姿态”。
剧集以乾隆和如懿的爱情为主线,用四个字概括就是“兰因絮果”。“兰因”指两人的爱情起初如兰花般纯洁高雅,建立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的。虽然乾隆是皇帝,如懿仍然期盼她与乾隆是“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的知心爱人,她与乾隆会是唯一的夫妻。
与乾隆的爱情,一度是如懿“不屑于争”的底气
由于如懿对爱情有着近乎理想化的追求,她对乾隆保持着深厚且纯粹的感情,即使面对后宫各种争宠以及乾隆的一再“妥协”,她依然坚守对伴侣的信任与忠诚,相信乾隆的心在她这边,她是不屑于斗的。如懿一直是“活得体面”,在宫斗剧中,她难得的能够保持“姿态好看”。用周迅对角色的解读来说是,“她的价值观,我觉得她是不能进入宫斗这个东西的。她是皇后她不行,你连怨恨都不要恨,她不能杀人,她也不能用间接借刀也都不行。至少这是我的一个标准。”
然而,封建皇权下,只有君臣,没有夫妻。皇帝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所有的后宫成员,包括皇后、嫔妃等,都属于他的臣子,她们需要遵守宫廷礼法,这是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君臣秩序所决定的。再加上皇帝的婚姻大多是为了政治目的而安排,需要通过联姻来巩固政权、扩大联盟或稳定边疆,皇帝对某一位嫔妃的过分偏爱,可能会引起其他势力的不满和政局的动荡,影响皇权的稳定。乾隆需要平衡后宫各方势力,他与如懿的纯真感情受到诸多因素的考验。
最终“兰因”变成“絮果”,这段感情变得支离破碎,并随着如懿断发,/p>
如懿断发
如懿断发,固然可以拔高到反对封建皇权的高度,但其实全剧基本均局限在性别抗争的视角上,因为与乾隆的爱情是如懿始终的信仰。如懿信仰的崩塌,始于她与乾隆爱情的瓦解,而非封建社会严苛的等级秩序、皇权的腐败和人性的扭曲;如懿一度的“体面”姿态,来自于她与乾隆爱情的底气;如懿最后的断发,是她对乾隆的失望透顶、义断情绝。
所以,《如懿传》宫斗剧的外壳下,拍的是一段爱情/婚姻的幻灭。它重点要表达的是女性对于一段幻灭了的爱情/婚姻的“姿态”——从不屑于为抢男人而斗,到对不值得的男人的不屑。如懿的“姿态”赢了。就像导演汪俊说的,“她在一个艰难的环境里坚守自己、保持本心,是更本真、更有意义的胜利,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逆袭”。
在2018年对《如懿传》的接受中,受到剧方宣传的影响,观众更多地从性别视角审视这部剧,阶层视角是隐身的,尤其是如懿与卫嬿婉等人的出身差别,当时甚少人讨论。相反,由于卫嬿婉“奴颜媚骨”的姿态太难看,饰演卫嬿婉的李纯的微博被不少入戏太深的观众留下恶评。
《如懿传》2018年播出时,卫嬿婉的扮演者李纯微博上有不少恶评
何以当时性别视角流行?用戴锦华的话说:“性别议题在网络上声音响亮,始终和一个特定的人群相呼应。她们是相对年轻的、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更重要的是高收入的、生活在城市的女性群体,这些人同时也是网络原住民,擅长使用新媒体。我们可以观察到,这样一个群体确实有着越来越自觉的性别意识。”“当你们还年轻,当你们还美丽,当你们的皮肤还娇嫩,当你们成功地由于种种原因已经进入到了较高的社会阶层”时,“你们所面临的现实,文化的开放,世界的视野,更多的工作选择,更多的工作机会,更多的生活样式”。
越来越多的观众经济独立、精神努力,拥有漂亮的“姿态”,她们不屑于为男儿斗,不屑于用旁门左道实现阶层跨越,她们有底气与男权切割和决裂,她们能够在如懿的精神逆袭中获得共鸣。观众很自然忽略阶层议题的存在,看不到“整个社会权力结构整体地在倾轧什么人,压迫什么人”。
阶层视角:权势阶层对弱者的倾轧
对于老剧的重新解读是短视频时代的流行趋向,由于《如懿传》2020年下架,导致对它的重新解读有些姗姗来迟。
在时下对于《如懿传》的围剿中,2018年时隐身的阶层视角,取代性别视角被放在显眼、首要的位置,成为最重要、最出圈的评价标准。
2023年时,一些关于卫嬿婉的重新解读就在短视频平台上走红
阶层视角下,如懿的不屑于斗的好看“姿态”,开始暴露出它的破绽。
如懿出身名门,自然有众多仆从协助处理日常事务乃至参与宫斗,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她能够维持一种表面上的“干净”与“体面”。她超然物外的姿态带有一定的文化优越感,是社会结构的产物。如懿在享受特权的同时,也间接导致对底层女性的利用、奴役和剥削,脏活累活都由其他忠心奴仆做了,她超然地占据道德高地。
如懿虽然不屑于斗,不屑于各种栽赃陷害、借刀杀人,但她对于卫嬿婉等其他出身微寒的后宫嫔妃始终带有一种高高在上的“瞧不上”——觉得她们低级、粗鄙、不入流。
这种鄙夷,首先体现的是如懿潜意识里对于等级秩序的捍卫。后宫等级森严,妃嫔和宫女们的生活处处受到规矩和礼教的约束。卫嬿婉作为一个宫女想爬上龙床,这种行为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可能被视为逾越本分,是对既有等级秩序的挑战。如懿等人对她的指责,实际上反映的是既得利益阶层对于底层女性行为规范的严格要求和对“安分守己”的强调,如懿是等级秩序的拥护者。
一碗燕窝背后的“文化区隔”
作为主角,如懿本人秉持的原则和价值观更倾向于忠诚、正直、光明磊落,对于卫嬿婉的野心和手段,如懿基于个人道德判断和对宫廷纯净情感的维护而产生反感,这固然体现了如懿道德上的胜利,但如懿将底层女性为了生存所做的合理努力也视为不齿,多少有点“何不食肉糜”的味道。面对卫嬿婉这样出身低微、渴望改变命运的角色,如懿等人总是高高在上冷嘲热讽,无形中强化了宫廷中对底层出身者的偏见和限制,变成一种不自知的倾轧。
如果说2018年,观众观看《如懿传》时更多代入的是如懿的视角,那么2023-2024年对于《如懿传》的重新解读,更多观众代入的是卫嬿婉的视角。2018年对卫嬿婉的评价中,观众更多看到的是她野心勃勃、阴险狡诈、心机深沉、自私自利的一面,那么在时下的重新解读中,很多观众看到的是一个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底层小人物往上爬的顽强与韧性,看到她强大的学习能力。有意味的是,对于宫斗剧中恶毒女配的重新解读,成为一个趋势。包括《甄嬛传》的安陵容,也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同情。
如此转变,首先体现在观众评价视角的多元化。他们不再简单地以善恶、好坏来评价一个角色,而是更加关注角色的成长历程、内心挣扎和人性复杂性。观众能够更加全面地看待卫嬿婉这个角色。
其次,观众对权力结构和等级制度的批判意识增强,观众越来越能够体会和理解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角色。卫嬿婉作为剧中初始的弱势角色,对她的重新解读是观众对传统权力结构下小人物努力跃升的肯定。
再则,社会竞争的加剧,阶层固化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卫嬿婉作为一个出身卑微、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角色,符合年轻观众对于阶层流动的期望和幻想。
最后,个体主义价值观逐渐增强,年轻人更加重视个人成就和自我实现。卫嬿婉向上爬的手段固然备受争议,但其追求个人目标、不甘现状的特质,与年轻观众追求独立、渴望通过个人奋斗改变命运的心理相契合。卫嬿婉不再是简单的反派,而是具有复杂人性和动机的个体。
卫嬿婉不屈不挠、善于学习
从性别视角到阶层视角的转变,何以发生得如此之快?2022年7月,某明星考编事件引发的舆论危机,可谓一个分水岭般的事件。在此之前,年轻的明星考编,是网友眼里的“体制内男友”,然而短短一两年时间后,当网友用阶层视角审视这一问题,则变成既得利益阶层的“赢者通吃”。
当年轻人发现他们面临的现实,不见得是“更多的工作选择,更多的工作机会,更多的生活样式”时,当他们发现自己竟然也成为弱势群体时,好看的“姿态”只是强势者自我标榜的勋章,他们自然而然就开始从阶层的视角审视问题——这是一种朴素的、直接的经验判断,虽然他们并不一定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
阶层视角的凸显,并不意味着性别视角失效了,也并不意味着《如懿传》就是一部一文不值的烂剧。事实上,由于原作下架,很多网友只是经由重新解说建立起对剧集的认知。而在重新解读时,一些UP主存在严重的断章取义,导致很多观众误以为UP主的解说就是剧情。
比如一张广为流传的截图中,如懿在父亲、母亲、儿子、女儿等人死去的时候,都是一张冷漠脸,却只有在凌云彻受刑的时候哭泣。但凡真的看过剧集,就知道这张截图不实。暂且不论哭泣并不是表现痛苦的唯一表演方法,剧中如懿哭泣的场面不在少数。比如惢心出嫁时,如懿的哭戏就很动人。一些评论者为了迎合观众的阶层情绪,为了“打倒如懿”,已经陷入偏颇。
又比如在合理化卫嬿婉的行为时,只选择卫嬿婉那些相对正面的举动来解说,而有意或无意忽略卫嬿婉在往上爬过程中做过的不择手段、伤天害理的坏事——比如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卫嬿婉设计多起皇子公主被害的事件,多次不惜牺牲他人的生命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短视频的重新解读中,很多观众嗑卫嬿婉和太监进忠这组CP。可剧中,卫嬿婉对进忠用完即弃,命人将他活活勒死
追求个人利益固然没有错,但剧中的卫嬿婉是极端的利己主义,她所遭遇的各种不公平的伤害,不能成为她无底线作恶的理由。观众可以经由《如懿传》反思毛尖所说的“影视剧就是全中国最封建的地方。按地位、财产分配颜值,按颜值分配道德和未来”,绝不意味着卫嬿婉就是更为高尚、值得效仿的人设。
道德视角:分众化时代的网络暴力
今年2月份,一些UP对《如懿传》的吐槽视频被投诉而下架后,一些网友开始将批评的矛盾转向如懿的扮演者周迅。他们从幕后纪录片和周迅访谈中,搜罗周迅的“罪状”,并搭建这样一个逻辑链:《如懿传》之所以变成烂剧,周迅是主要责任人之一,周迅改动了剧本,全剧组的人都围绕周迅转,周迅的价值观和审美影响了剧作……一些批评者也开始对周迅的私人生活评头论足,并进行贬低。
今年2月份之后,对《如懿传》的围剿大规模转向对演员的攻击。此为网友在周迅官方工作室下的留言。
一种更极端的批评倾向是,从阶层视角评价剧作切换为从道德视角批评演员,他们将周迅等同于如懿所代表的权贵阶层,批评者自动带入卫嬿婉所代表的社会底层的立场,周迅被打成演艺圈里的“倾轧者”,打倒周迅仿佛成为一件特别正义凛然的事情,甚至有不少人认定“周迅塌房了”。
从演员的视角来看,这股有些莫名其妙的批评浪潮,简直是无妄之灾,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怎么出演了一部几年前的剧集就变成自己人设崩塌了?这恰恰正是网友道德审判的可怕威力。因为我代表道德,所以我一定是对的,我的各种发言底气很足,我的观点不由分说,我就能“代表道德指责你”,就能用舆论给你一个惨痛的教训。
如此道德审判,在当前的舆论生态中愈发流行,网友动辄对热点事件中的当事人挥舞道德大棒,道德评价也有泛化之势,娱乐圈的明星动辄“塌房”,不是违法乱纪的道德瑕疵也会被充分放大,
道德审判的流行,首先与“弱者心态”的流行有关。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年轻人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产生一种“弱者”心态,对不公平的感知愈发敏感且强烈,不少人将明星的高收入视为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的象征。
在缺乏其他有效途径改变现状的情况下,一些年轻网友热衷于扮演道德卫士,构建一种源于社会共享的价值观和伦理标准的权威,它赋予网友以正义代言人的角色,使他们在道德层面上占据高地,弥补在社会结构中的弱势地位。通过强调道德规范和价值判断,“弱者”试图矫正他们感受到的不公,使强者的不当行为受到舆论和社会道德的压力,以此作为一种补偿或对抗的手段。
换句话说,心理上处于弱势地位,便在道德上抢占高地,将道德领域作为争取公平正义的战场,打倒那些“为富不仁”的强者。这个过程让参与者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权力感。
而分众化时代,加剧了道德审判的风气。诚如戴锦华所言:“海量网络信息的涌流,令任何社会立场,哪怕是极为荒谬的立场,获得充分理据和例证;而同气相求的社群状态相互加盟、背书,则给予你充分的自信和确定。反思的缺席,令人们亦难于追问支配了自己立场与判断的利益结构。于是,你可能体认到的只是、只能是自己的真理性和对手的悖谬。于是,不是思想、观点的论战或交锋,而是人身攻击、道德污名;更有甚者,便是人肉搜索,‘破次元壁’恫吓。”
互联网时代,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量级被创造和传播。这既包括权威、客观的信息,也充斥着错误、偏见乃至虚假的内容。信息的泛滥使得任何观点,无论多么极端或荒谬,都能找到看似合理的论据和例子来支持,从而在网络上获得存在感和影响力。
网络空间倾向于形成“回音室”效应,人们更倾向于加入和自己观点相似的群体。在这样的社群中,个人的观点不断得到强化,而对立意见往往被忽视或排斥。这种环境给予个体强烈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同时也加剧了观点的极化,减少了对话和理解的空间。
在信息过载和社群同质化的背景下,个体往往缺乏动力或机会进行深入的自我反思和批判性思考。人们很少质疑自己立场背后的利益驱动或思维定式,难以超越自身的局限去审视问题。对于支配个人立场和判断的深层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很多人难以有意识地进行追问和分析。
由此,网络上的交流很可能不是基于理性和建设性的观点交锋,而是道德审判的强化。当人们深信自己掌握绝对真理,并将对方视为不可理喻的对立面时,就会导向对个人的人身攻击和道德指责,甚至是通过“人肉搜索”等方式进行的网络暴力。
所以戴锦华说:“有些网络的声音、网络的评价,简直就是网暴,根本不是什么网络媒体、网络评价,那是网络出现之后始料未及的一种全球性的暴力形态。而这种暴力形态在近年来格外突出,是因为它被信息茧房所强化,同样造成了整个社会的部落化……现在我们是完全地进入到分众社会,分众文化,在某一个圈层当中就是遮天蔽日。”
B站对于《如懿传》的围剿狂欢,起初就是一个圈层事件,而今对于周迅的围剿,同样是某个圈层里的狂欢。固然阶层视角的引入,打开我们审视《如懿传》的崭新视角,然而,当阶层视角成为唯一、当道德视角成为一种“代表道德惩戒你”的党同伐异,那么对《如懿传》的围剿、尤其是对于演员个人的围剿,也有网络暴力的趋势。这是我们必须高度警惕的。
当务之急是,将这类导向网暴的圈层议题重新引入到公共论域,“有公共空间,有最大公约数共同关注的情况下”展开理性讨论,进行必要纠偏。当然,评价标准变化背后隐藏的时代因素以及暴露的各种问题,也需要更多聚焦,并寻求破解之道,否则,郁积的情绪总会找寻它的宣泄口,《如懿传》不会是最后一个被围剿的对象。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曾于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