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礼堂已经成为河南大学这所百年高校的精神象征。图/河南大学官方网站
文 | 刘海明

一场意外的大火,让深居古都开封的河南大学明伦校区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

这场突发在5月2日晚间的火灾,造成河南大学大礼堂部分屋顶坍塌损毁。这座宫殿式大礼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河南大学明伦校区的主建筑,也是这所百年高校的精神象征。

因此,有关这场火灾的信息刚在社交媒体上传播时,人们尚不敢相信,甚至怀疑相关信息的真实性。

直到5月3日,河南大学发布情况通报,承认正在修缮施工中的大礼堂发生火灾,无数人为之震惊,并深感痛心和惋惜。

当晚,河南省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通告,相关责任人已被公安机关控制。当地已成立联合调查组开展提级调查。

一座历经90年风雨洗礼的历史文化建筑,却在修缮中遭遇不测,令人痛心的又岂止是大礼堂建筑本身。

大礼堂文脉传承不该有隙

“大学非大楼之谓,乃大师之谓也。”

1931年,梅贻琦先生在就职国立清华大学校长的演讲中,提出这句有关大师和大楼孰轻孰重的著名论断,塑造着国人对大学的评价标准。没有大师,大学将徒有虚名,几乎成为评价大学知名度的“标准答案”。

换个角度看,假如一所大学不乏大师,但没有标志性建筑物,尤其是没有一座伴随大学历经风雨沧桑的标志性建筑物,这样的大学文脉何在?没有文脉传承,大学精神从何而来?

大学早期的建筑物能够历经风霜依然矗立,也就从最初的“地脉”慢慢变成了“山脉”,最终成为大学文化的一部分,直至成为一所大学的文脉。

对这个文脉的传承和积淀,就是在打造一座“无言的大师”。这样的建筑年代越是久远,越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坐落于开封古都,大礼堂早已成为该校师生心目中的标志性建筑物,大礼堂堪称是这所百年高校“永不退休的大师”。

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岁月里,无论学校经历多少坎坷,不论师生来过多少批、走了多少批,大礼堂早已成为该校师生的文化记忆。这样的记忆一脉相承,扎根在全体师生的心里。

当大礼堂成为河南大学文脉传承的标志,其重要性究竟如何,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也许无法验证,一旦这样的文脉传承出现了裂隙,瞬间就能感受到大礼堂的神圣性。

5月3日,在得知河南大学大礼堂火灾的消息后,河南大学校友、央视主持人任鲁豫在个人微博上写道:

“您像一本厚重的书,从不言语,只是散发着淡淡的书香,芬芳着整个明伦!您有定海之力,无论院墙外如何喧嚣,在您的臂弯里,处处都是宁静致远的安详!……一直以来,永远觉得不会分别,只要回来,就会相见,但一别竟是永远。天南地北的河大学子没有做好准备,该如何与您泣别……”

相信,与任鲁豫有同感的河南大学校友还有很多。一场意外的火灾,烧毁的不只是一座标志性建筑物,也使一所百年高校的文脉传承出现了裂隙。

1931年11月20日,中西交融的河南大学大礼堂破土动工,1934年12月28日落成。90年来,这大礼堂历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风风雨雨,承受过5次5级以上地震,也见证着中原教育的历史沧桑。

如今火灾过后,这座“90岁高龄”的珍贵建筑,已几乎面目全非,而其传承也就此出现了裂隙。无疑,这才是最值得痛心和惋惜的。

大学的精神家园别再受伤

“今夜痛哭,用泪水扑灭火焰。今夜无眠,心再也无处安放。今夜校殇,猗欤吾校永无疆!”

5月3日凌晨,大礼堂火灾发生后,河南大学原党委书记卢克平先生在微信朋友圈如是哭道。

大学也有自己的灵魂,正是这样的灵魂给大学师生们建构出各具特色的精神家园。但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大学的灵魂也并非凭空而来,必然有所依托。

大师,是构成大学精神家园的“流动的建筑物”,每一位大师都在点燃学生的思想,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同样,大学校园有着悠久历史的标志性建筑物,其影响力同样超出了物质层面,早已融入师生的心灵世界,被矗立在大学的“精神家园”里。

久负盛名的大礼堂,无疑是河南大学精神家园的重要成员。对跟河南大学有缘的人来说,一场大火,让校园内这座“精神堡垒”付之一炬,毁掉的岂止是有形的建筑物,更是这所大学的精神家园遭受创伤。大礼堂遭此大劫,实在令人惋惜。

卢克平先生作为学校曾经的主要管理者,对这座大礼堂的感情自然更为深刻。面对突如其来的火灾事故,他这悲痛一哭,道出了多少河大师生和校友的心声。

大学的灵魂,也是大学的精神;大学的精神家园,靠的则是大学精神的支撑。

精神究竟是什么?康德给出的定义是,精神就是“使灵魂活跃起来的东西”,“把心灵的各种力量合目的地置于振奋之中”。

河南大学大礼堂火灾,引发的不仅是河大师生的心灵颤动,也牵动着所有关注教育、关注文化、关注文物的人心。

这样的心灵颤动,是面对重大事故时集体性质的“灵魂活跃”,也是大学精神家园突然受创的沉重回响。

在大学的精神家园里,不能没有标志性建筑物。这样的建筑的安全,与一所大学的管理重心直接相关。

大学的行政中心一旦远离自己的标志性建筑物,这标志性建筑就成了大学校园里的“留守老人”,其安保措施会不会降级,成了大学精神家园会不会受伤的关键。

近年来,一些高校出于长远发展考虑,开始跨省、跨市办学。这在给学校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校区建设与管理的重心却也随之出现偏移。大学行政管理所在校区,受到的重视自然要多一些。

但一般来说,标志性建筑物通常都在老校区。大学在扩张发展过程中,如何“不忘初心”,避免冷落自己的文脉所在地,避免精神家园所在地不被旁落,无疑更值得关注。

大师和标志性建筑物是大学的两极,前者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后者却是别无分店的掌上明珠。

今天的大学发展,既要与时俱进,更需文脉传承。河南大学大礼堂火灾,已经令人痛心惋惜,希望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

撰稿 / 刘海明(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 / 何睿
校对 / 卢茜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