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一场马拉松,要有能力经得起长周期考验。”4月2日,建设银行召开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张金良首次以董事长的新身份公开亮相,携一众管理层就该行过去一年服务实体、贷款投放、下一步分红措施等热点问题一一回应。张金良将建设银行2023年的经营业绩归纳为“稳中有进,均衡协调”,该行管理层透露,建设银行正在研究争取依法合规积极有序推进中期分红,与此同时,TLAC债发行事项将向监管部门提交材料,争取在今年三季度能发行。

防止经营目标单一化

在今日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张金良用“稳中有进,均衡协调”总结建设银行2023年的业绩表现。

从年报数据来看,2023年,建设银行盈利平稳增长,实现净利润3324.6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34%;实现营业收入7697.36亿元,较上年同比下降1.79%。受持续让利实体经济、市场利率整体下行等因素影响,利息净收入较上年减少264.36亿元,降幅4.11%;受市场环境变化及减费让利等因素影响,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较上年减少3.39亿元,降幅0.29%。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3年末,建设银行不良贷款3252.56亿元,较上年增加324.31亿元;不良率1.37% ,较上年下降0.01个百分点。

张金良总结称,“稳”体现在资产负债主体业务平稳增长,净利润增幅是2.34%,“进”体现在重点战略业务量质齐升,客户账户基础不断夯实,资产负债结构持续改善。均衡协调,主要体现在ROA、ROE、NIM保持可比同业领先水平,资本充足率保持较优水平,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保持了平稳。

“金融是一场马拉松,要有能力经得起长周期的考验就必须准确把握我国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深化对金融工作本质规律的认识,摒弃以规模和速度论英雄的传统思维,更好统筹总量和结构、规模和效益、短期和长期、局部和全域、发展和安全,防止经营目标单一化、片面化、短期化,实现稳健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张金良总结称。

新的一年,面对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经营环境,张金良强调,建设银行将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基于资产、负债、资本、收入、成本等五大财务报表要素,把结构调整和质效提升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坚定不移推进内涵式发展。

对公贷款有望实现双位增速

过去一年,多家银行对公贷款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建设银行表现也较为“亮眼”。截至2023年末,该行境内公司类贷款13.23万亿元,较上年增加2.21万亿元,增幅20.01%。从更为细分的领域来看,投向交通运输、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行业领域贷款保持快速增长。投向制造业的贷款2.70万亿元,较上年增加4596.37亿元,增幅20.47%。民营企业贷款5.40万亿元,较上年增加9512.16亿元,增幅21.39%。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2.24万亿元,较上年增加7681.29亿元,增幅52.14%。

对公贷款的增量是各项贷款的“主力军”,2024年,建设银行对公贷款仍将保持强劲增速。建设银行副行长王兵坦言,“展望全年,国家一揽子稳增长的政策今年将持续显示出效果,今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的情况也好于预期,企业经营回升向好,所以结合我们自身看,建设银行对公项目储备也比较充足,预计全年对公贷款的增量将与去年同期保持持平,能够实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速”。

王兵强调,建设银行将通过市场化手段持续盘活存量的信贷资源,发挥票据的融资交易特点,加大周转交易力度,探索通过REITs等资产证券化的方式来盘活存量的信贷资源,以及持续通过不良资产证券化、不良贷款的核销等方式做好信贷的资产质量管理。

谈及下一步信贷投放策略,张金良也提到了“有增有减,有取有舍”的关键词。他强调,优化资产结构,在保持信贷总量平稳增长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存量盘活和结构调整,做到有增有减,有取有舍,做好大类资产配置,持续压缩低效资产占比。

产业经济资深研究人士王剑辉认为,建设银行对公贷款增长首先反映出2023年整体经济向正常化方向回归的大趋势。从增长速度来说,也反映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战略布局,对公贷款在战略新兴产业方面的大幅增长,也能反映出该行跟随国家政策调配进行的结构性调整。

房贷提前还贷规模有所下滑

作为国内住房按揭贷款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建设银行的房贷业务备受关注。2023年,建设银行个人住房贷款6.39万亿元,较上年减少930.84亿元,降幅1.44%。

建设银行副行长李运解释称,存量房利率调整之后,减少了房贷客户房贷利息的支出,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提前还贷的动力,建设银行前三个月房贷提前还款的规模相比去年四季度有一定的下降。

“从建设银行的数据看,3月以来住房按揭贷款,特别是二手房按揭贷款的受理量环比有所回升,我们也会持续监测,不断地优化服务,来更好地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的住房需求。” 李运直言。

谈及下一步对房贷业务的具体安排,李运进一步指出,一方面建设银行积极满足房地产供给端的合理融资需求,另一方面也继续做好住房按揭金融服务。特别是做好三个方面的按揭金融服务。进一步优化按揭服务的线上化流程,比如优化“带押过户”的服务,提升按揭服务的效率和客户的体验。其次,做好保障性住房的个贷服务。最后,做好对于发达县域农民自建房的按揭贷款支持。

“我们也关注到在一些发达地区农民对于自建房贷款有需求,所以建设银行也专门开发了‘美丽乡村贷’产品来满足自建房的按揭融资需求。通过这些方式,建设银行会进一步强化在住房按揭方面服务的特色。” 李运如是说道。

研究积极有序推进中期分红

在2023年年报大戏中,分红成为热词。谈及此时,建设银行管理层提到,2015年以来该行累计分红超过1.1万亿元, 2023年分红超过了1000亿元,股息率超过9%。

“昨天我跟同事聊天,他说9%回报的股息率成为了他去年最好的理财首选,我们也希望继续能保持比较好的分红,30%的分红比例不会变。” 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透露,“前期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鼓励上市公司一年多次分红,所以我们也在研究,结合股东的意愿、资本的补充、监管的要求和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多方面的因素考虑,我们争取依法合规,积极有序推进中期分红。”

在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看来,从近几年情况看,大型银行的现金分红比例一般在30%左右。随着宏观经济恢复,下一步大型银行业绩有望稳定和提升,现金分红将有望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继续以较高的分红比例为股东和投资者创造更大的价值回报。

在资本补充方面,随着中国版TLAC要求时点的逐渐靠近,银行也正在积极应对。2021年,央行、原银保监会、财政部出台了《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其中提出,自2025年1月1日起,全球系统性重要性银行的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风险加权比率不得低于16%,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杠杆比率不得低于6%。

生柳荣认为,巴塞尔协议III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是中国银行业扩大开放、与国际规则对接的一个重要举措,该举措的实施有利于银行转型发展。2023年建设银行成立了专班,包括总分行、境内外机构、母子公司,以及总行的前台和中后台的部门,一起研究、分析、研判资本新规的影响,同时对体制机制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对流程和制度进行了相应的修订等。

“目前我们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了,可以保证资本新规的顺利落地和平稳地过渡。”生柳荣如是说道。根据测算,资本新规的实施对建设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有正向的贡献,有利于资本充足率进一步提升。生柳荣称,“我们现在判断2025年TLAC(即总损失吸收能力)达标问题不大,因为建设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接近18%。接下来TLAC债发行事项会向监管部门提交材料,争取在三季度能发行”。

北京商报记者 宋亦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