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白居易的咏竹诗,如同一幅深邃的山水画,平淡中蕴含着无尽的哲理。他以淡泊的文字勾勒出竹影婆娑的画面,然而在那平淡的开篇之后,却隐藏着一场哲学的盛宴。
       如何在平凡中发现不凡,白居易用他独特的诗意,为我们揭示了咏竹的深层内涵。让我们一同踏入这位文学巨匠的笔下,发现平淡中的不凡之美。


       一、竹子,文人墨客的知音
       在中国,竹子远不仅是普通的植物。它高高耸立的身姿,象征着文人墨客心中坚持真理、永不屈服的品质。它四季常青的生命力,更是他们梦想中家国长青的写照。
       竹子孤傲地立于雪中,松树挺拔地耸于峻岭。文人雅士如痴如醉地与两者为伴,在纷飞的雪花与凛冽的寒风中,汲取着灵感的养分。他们或沉醉于竹涛松风的气韵,或于清幽的竹林松阴中寻得人生的方向。
       在苏轼的心目中,没有竹子相伴便难以为继。杜甫离开了松柏枝头便感到难以成诗。可见,在文人墨客心中,竹子与松树已成为他们志趣相投的知音。正因为竹子那独特的品质与姿态,它才能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灵感之源与情感寄托。


       历来,中国文人对于自然界的景观情有独钟。高山流水,飞鸟走兽,无不成为他们笔下的对象。其中,竹子和松树更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因为这两种植物,有着与文人最为相似的品质。
       竹子生长笔直,从不向着他处偏斜;松树耸立云天,从不肯与风雨屈服。这般的高傲与坚贞,正是中国文人自诩拥有的精神。故而,他们视竹子松树为知己,甚至亲切地与它们谈心宣怀。
       有人戏言道,中国文人视植物为知己,乃由于在封建专制下,他们无法与身边真正的人尽情交流。这固然有一定道理,我们也不能否认文人的孤独与寂寞。然而,竹子与松树的精神魅力,对文人的激励作用也是切实的。否则,不会有如此多脍炙人口的咏竹吟松之作出现。


       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并没有长期铁板一块的强权政体。朝代更迭,战乱频仍,对文人的伤害尤其深重。这些原本可以跻身仕途,在政坛或战场发挥才华的士子,往往因时运不济而一蹶不振。


       二、白居易,竹子的歌颂者
       公元772年,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诞生。他一生崇尚自由奔放的作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创作出大量感人至深的诗词。在他的心目中,竹子是与众不同的存在。
       白居易生于盛唐,那是一个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太平年代。然而好景不长,安史之乱爆发后,国势日衰,白居易也经历了多次贬谪。这些迫害并未摧毁他乐观上进的性格,但的确在他心中埋下了孤独与惆怅的种子。
       于是,这位豪放灵逸的大诗人,也时常陷入人生的迷茫与失意。正在这时,青翠欲滴的竹子便成为他心灵的寄托。那种不屈于风霜的生命力,正是白居易内心追求的精神图腾。


       805年的一个寒冬,白居易在好友李粲的家中赏竹。只见窗外几株竹子,在漫天飞舞的大雪中傲然挺立。这一景象,成为白居易心灵寄托的呈现,也激发了他创作《题李次云窗竹》的灵感。
       这首咏竹佳作,是他人生低谷时期的心灵树。我们不难想象,当白居易再次与贬谪为伍、遭遇仕途坎坷之时,他定会回溯这首诗,在其中汲取继续奋斗的精神力量。


       三、《题李次云窗竹》,傲雪竹子之歌
       这首题为《题李次云窗竹》的诗,是白居易对竹子独特气质的颂扬。他没有用一个“竹”字,却在字里行间烘托出竹子的高洁、坚贞与傲然。“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这双节重帮响亮地点明了全诗主题——当众生都已枯萎衰谢之时,唯有傲雪的竹子恬然自在、生生不息。
       白居易并不仅仅在写竹子的外在品质,也在借竹子的隐喻,表达自己坚持真理、追求高洁的人生态度。正如后人解读这首诗时所讲,“高洁的雪中孤竹是诗人的化身”。
       所以,我们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一首写竹子的诗,也是白居易对自己人生态度的抒发。竹子的高傲,是他内心精神的写照。当他再次遭遇不幸之时,必会回望这首诗,在傲雪高洁的竹子形象中汲取毅力。


       《题李次云窗竹》这首诗,抒发了白居易对竹子与高尚品格的热爱。其后,他在官场数度高升又再度贬谪,然终未放弃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在人生际遇多舛的后半生,我们可以想见,这首咏竹佳作必然常伴左右,激励他坚持自我。
       正如历史学家评述的那样:“白居易一生起起伏伏,然而他从未丧失过对生活的热爱。因为心中永远立着一株傲雪高枝的竹子,那是他精神的支柱。”


       四、千载咏竹,千载赏心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对竹子的热爱从未减退。一千多年过去了,白居易的《题李次云窗竹》依然深受读者喜爱。
       因为不仅有竹子的高远意境,也有诗人胸怀天地、坚守真理的人生态度。这样的精神食粮,对后人的激励意义要远远大过物质需求。
       正如白居易在诗中借竹子之口所说:“人生宁可无肉食,不可无我相伴。”可见,竹子之于文人,已成为他们心灵的寄托。


       千载咏竹,仍是文人墨客乐此不疲的话题。因为那种隐喻着精神境界的意蕴,是世俗之外的风景,能使他们的心灵永远停驻在那高远的层次。
       我们翻开历代文人墨客的遗作,许许多多咏竹吟松的诗词就跃然纸上。其用意不仅在赞美植物,也在寄托自己对崇高精神的追求,对理想人生的向往。


       这已成为中国文学的一大传统,一代又一代文人在这棵“心灵之树”的枝头吟咏,传递着属于心灵的信息。其意蕴之深远,令全世界的文学爱好者为之动容。现在每逢春秋两季,全球各地的客人们都会来到中国的名山大川,或者古典园林,寻找那株株据在岩石峭壁之间,或者立于悠然小桥流水人家旁的竹松。
       他们或许不明白那些刻在崖壁、橱窗的中国文字,却能准确捕捉到文字背后所传达的气质。那种坚韧、傲然、与世无争又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正是文人千百年来在竹松身上寻觅并延续的品格。


       结语
       我们也应该学会欣赏竹子那独特的气质。在这傲然生长的绿意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寄托,从而使生命不至于被物欲所淹没,使心灵永远停留在理想的风景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