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前期的时候,刘备一直屡屡不得志,在事业上也是一直起起伏伏的,倘若不是他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辅佐在自己的身边,为自己出谋划策,想必一辈子也不能够建立起蜀汉大业,最终会郁郁而终。我们都知道,在他请出了诸葛亮以后,诸葛亮便为他分析了天下大势,并且还提出了《隆中对》政策,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刘备顺利的夺取了荆州,益州这两个战略要地。
眼看前景大好,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关羽丢失了荆州,关羽之所以会丢失荆州,最主要的原因是,正在关羽全身心投入到和曹操的襄城之战中,东吴的人却发来了偷袭,让关羽两面夹击无法应急,再加上关羽身边将领的投降,让他无奈在襄城之战中失败而归,在败走麦城的时候,又被吕蒙带兵给擒杀了。其实在关羽面对曹操和东吴两面夹击的时候,他曾经向刘备的义子刘封接连发去请求,但是刘封却因为个人私怨,面对关羽的困境和他的再三请求,选择了袖手旁观,这才导致关羽无力面对曹军和吴军的共同进攻,把荆州给丢失了,自己也在败走麦城的时候被杀。刘备在知道了这些事情之后,极为愤怒,先是把他的义子刘封给杀了,然后又发动了夷陵之战,号称要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
刘备再决定伐吴之前,黄权再三劝刘备,让刘备不要御驾亲征,他宁愿代替刘备去讨伐东吴。但是刘备不仅不听劝,还把黄权安排在北边防御魏军,在刘备兵败了以后,吴军阻断了黄权的道路,这样一来黄权就没有任何办法回到蜀地了,所以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只能投奔到了魏国。但是刘备并没有因为黄权的背叛而诛杀了黄权的家人,而是进行了自责,说是他自己辜负了黄权,并不是黄权辜负了他。
另外刘备在伐吴之前,秦宓也劝说刘备,在这个时候不能够带兵伐吴,不然的话很难取胜,但是刘备他不但没有听从秦宓的劝解,而且还把秦宓关入了大牢里面,在伐吴失败以后,刘备能够正式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而且还下令释放了秦宓。
在刘备带着残军退回到永安的时候,时任巴西郡汉昌县县长马忠,奉命率领一支部队去永安增强城防,刘备还亲自接见了马忠,并且还在马忠的面前夸赞黄权是一个有德之才。后来马忠又成为了蜀汉第四任庲降都督,主要负责管理南中地区。不知大家是否有发现,黄忠秦宓以及马忠他们三个人,全部都是益州的本地人,刘备在益州之地开国,正因如此,他知道要笼络这些人才,并且重用他们,会对蜀汉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也正是因为他笼络了这三个人,才能够让他在离世以后,这三个人不仅没有以蜀汉为敌,而且还为蜀汉效力,为蜀汉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作用。
夷陵大战之前,孙权曾经派兵向刘备议和,但是刘备直接给拒绝了。在夷陵大战之后,吴军和魏军又展开了一场大战,虽然吴国在这场战争中获得了胜利,但是对吴国的国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很大的损耗,所以孙权决定再一次和刘备重新结盟,这对刘备来说简直就是一种侮辱,毕竟刘备可是在东吴的手下大败而归,后来东吴还能够不计前嫌和他议和联盟,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并没有意气用事,他很清楚现在的蜀汉情况,因为他发动了夷陵之战,导致蜀国元气大伤,所以只有联合东吴才能够共同的抵抗曹魏,这也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刘备在离别的时候,可谓是思虑周全,他知道自己的儿子刘禅尚且年少,而且能力有限,再加上蜀汉在他的折腾下,早就已经不堪一击,在这个时候必须需要一个十分靠谱的能臣来主持大局,在蜀汉的人才中,诸葛亮无疑是最佳的人选,所以他在给诸葛亮权力的同时,还派了李严去监督他,这样一来,也不会让诸葛亮的权力过于垄断,让他们两人互相牵扯,只有这样刘禅才能够坐稳皇位,蜀汉才能够重新的振作起来。
要知道刘备在临终之前,派诸葛亮为托孤大臣的时候,还说出了如果刘禅能够辅佐就辅之,如果辅佐不了就可以取而代之的话。但是他说出这样的话,并非真的想把自己一生的继业,全部都交给一个外人,只是为了试探一下诸葛亮。倘若诸葛亮当时犹豫了,那么刘备肯定会在自己死之前把诸葛亮给除掉。但是倘若诸葛亮拒绝了,在他离开人世了以后,诸葛亮也不敢随意的谋朝篡位,毕竟曾经刘备让他做皇帝他不做,刘备离世了以后,诸葛亮再谋朝篡位,岂不是要被天下人所斥骂吗?再加上诸葛亮的才能刘备也是看在眼里的,虽然说刘备可以把诸葛亮赶尽杀绝,以绝后患,但是如果他把诸葛亮杀了以后,就没有人能够更好的辅佐刘禅,重新振奋蜀汉。所以他不忍心把诸葛亮这个人才给杀掉,才会做出这样的试探。这样一来,他也能够安心的离去,不用担心诸葛亮,在他离开人世了以后谋朝篡位,夺取他的江山。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