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蜀国有这么一位人物,他略有才华,却和五虎上将相去甚远。此人深受诸葛亮信任,却不得刘备的心,他就是马谡。马谡自幼研究兵法,算是有两把刷子的,在日渐衰落的蜀国中后期,他也算得是鸡中的凤凰。马谡不完全是虚有其表之人,只是他太过于轻率盲目,以致犯了大错,被诸葛亮斩了。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非常完美,似乎没有他不懂的事物,但是真实的诸葛亮,并非如此。诸葛亮于兵法理论上还是略有欠缺的,而马谡精通兵法,就刚好弥补了诸葛亮的缺点。历史上的马谡比较善于拍马屁,当然诸葛亮不可能仅仅因为他马屁拍得好而重用他。首先马谡和诸葛亮是很合拍的,见面也是相谈甚欢,可以说二人是交心的。其次马谡确实是有真才实学的,他对蜀国有用,对诸葛亮也有用,因此诸葛亮是很器重马谡的。

我们知道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没有小说演绎的那么完美,他的缺点,由马谡的优点来弥补。马谡为诸葛亮在蜀国树立威信是立下功劳的,诸葛亮但凡有不懂的东西,也会虚心向马谡请教。刘备死后,诸葛亮的压力非常大,眼看蜀中后继无力,他需要大量的人才。马谡可以称得上人才,因此诸葛亮会让他做蜀国的先锋。 如果正常发展,马谡平日小心行事,做事考虑周全的话,他或许会立下不少功劳,那样的话,他就是蜀国数一数二的人物了。可是他还是输了,以至于丢了性命。马谡过于冒进轻率,过于盲目自信,最后失了街亭。诸葛亮对此非常失望,他不得已斩了马谡,可是他的心里是非常悲痛的。要想树立威信,那就要言出必行,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是无法避免的结局。

马谡死后,诸葛亮前去吊唁,心痛万分以致痛哭流涕。他虽然善待了马谡家人,但是马谡再也不能复活了。诸葛亮极其不愿意看到马谡死,可是马谡必须死。诸葛亮是后悔的,因为刘备临死前曾说过一番话,只是他并没有听进去,后来想想,实在是有万分的道理。 刘备曾经说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诸葛亮听后却不以为然,他依旧重用马谡。后来的事实证明,刘备虽然在雄才大略上或许不如诸葛亮,但是在看人方面,他是很少会走眼的。刘备认为马谡只有小才,而无雄才,蜀国可用之,却又不可大用,如果重用马谡,那就有亡国的危险。诸葛亮没有听从刘备的,导致后来酿成大祸。

刘备一直不信任马谡,他在世的时候,只是让马谡去管理一些琐事,并不让他参与军中事物。马谡自小就读兵书,成天想着要在沙场上建功立业,但是一直都没有机会。刘备时期,马谡一直得不到重用,虽然有一肚子的理论,却难以用到实际当中去。后来刘备去世,马谡才被诸葛亮提携,不过他虽然理论知识通透,却没有实战的经验,导致后面的失利。可以这么说,马谡是可惜的,他是有才的,只是刘备不信任他,让他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后来诸葛亮虽然提拔了他,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晚了,理论大于实战的马谡,必定会走向末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