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项羌拓拔部,本以拓拔为姓。唐朝与北宋时期曾为了满足其政治斗争的需要,先后赐党项拓跋部以国姓。 国姓是指帝王或者天子的姓氏,如唐朝的国姓为李姓,宋朝的国姓为赵行。各王朝最尊贵的姓氏即为皇帝的姓氏,君主一般出于恩典、嘉奖、笼络人心等目的,就会赐国姓给臣民,来表示对他们的宠遇。
然而以往所惯用的对西夏赐姓的政策,却并没有为金王朝所继承。 唐朝赐姓 李氏唐朝对少数民族的赐姓的情况屡见不鲜,当时周围的少数民族几乎都接受过唐朝的赐姓。唐王朝与党项羌内迁前后的关系,虽然存在着诸多矛盾,有时甚至兵戎相见,但从总体来看,是友好的和密切的臣属关系。
对党项首领赐国姓“李”,是唐王朝对党项羌主要采取怀柔、安抚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唐初,党项首领拓跋赤辞反唐失败,迫于族人如拓跋思头等的压力,重新内附。唐太宗便对他们赐姓李氏。党项羌大首领拓跋赤辞与吐谷浑王慕容伏允关系密切,结为姻亲。 贞观八年,吐谷浑叛唐,唐太宗派行军大总管李靖率军进攻吐谷浑,拓跋赤辞率军屯狼道坡,协助浑王伏允作战。
不久,赤辞战固于肃远山,内部发生分化,其从子思头密送诚款,拓跋细豆又以所部降唐,赤辞始有归化之意,最终率众内属。 屡次侵犯唐朝西部边境的慕容伏允,也因失去党项羌的援助而被剿灭。唐政府“以拓拔赤词(辞)部置州三十二”,拜拓跋赤辞“为西戎州都督,赐李姓,自此职供不绝。”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爆发后,唐统治者发动各地武装势力围攻起义军,拓拔思恭因参与平反有功,再次被唐朝赐以国姓,并授予其定难军节度使。 唐僖宗广明元年底,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转战长江以南,横扫大半个中国后挥师北上,攻占唐都长安,建立大齐政权。
唐僖宗中和元年,党项族平夏部首领、宥州刺史拓跋思恭响应唐朝的号召,亲自率领夏州军队数万勤王,协助唐军参与平定黄巢的斗争。“黄巢入长安,与郞州李孝昌坛而坎牲,誓讨贼”。 拓跋思恭此举,在当时不能不使唐朝统治者对其刮目相看。
其一,与当时其他少数民族酋长相比,沙陀族李国昌、李克用父子初则乘中原动荡寇掠州县,继之以讨伐起义军为名大掠代北诸军镇。 其二,与唐朝共同参加镇压农民军的其他节度使相比,有的观望不前者,更有甚者,夏绥银节度诸葛爽战败后,向起义军将领朱温投降。于是唐僖宗对党项酋长拓跋思恭欣赏有加,封他为左武卫将军,权知夏绥银节度事。
拓跋思恭与陕西凤翔郑畋等四节度联军进攻长安,被正式任命为夏州节度使。在与起义军将领尚让、朱温所部的作战中,死伤甚众,其弟拓拨思忠在越过渭水,追击起义军时战死。 这个拓跋思忠,就是后来夏太祖李继迁的远祖。思恭退回夏州,缮甲训兵,重整旗鼓,并上表朝廷,请求出兵再战,唐僖宗传令嘉奖,赐其军号曰“定难”,标志着夏州地方政权的正式建立。
中和二年初,诏为京城西面收复都统、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八月,思恭再次率部参加包围长安的行动,受到唐僖宗的进一步重用,晋升为京城四面收复都统,权知京兆尹。 在此期间,拓跋思恭指挥党项八千精锐,多次与起义军交手。中和三年四月,拓跋思恭奉命听沙陀酋长李克用节制,接连打败黄巢部将,进军渭水之南,在长安城下一曰三捷,随李克用由光泰门进入长安。 七月,因拓跋思恭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唐僖宗于是加封其为太子太傅,晋爵夏国公,并且再一次赐姓李,“贼平,兼太子太傅,封夏国公,赐姓李”。
这是因功赐以国姓,对唐王朝统治者而言,不无笼络之意;对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拓跋思恭而言,则是一种荣耀,极大地提高了自己在西北民族中的声望。此后直到宋初,夏州拓拔氏历五代一直称李氏。 北宋赐姓 赵氏北宋初年为了避免重蹈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覆辙,致力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解除方镇大将权力,用文臣代替武将的建议,迫于夏州政权具有少数民族的和地方的双重属性,加之在“先南后北”战略的主导下,忙于消平十国的割据势力,终太祖之世,一直不好直接下手,只能暂时实行原有的“羁靡”的策略。
宋太宗继位后,解决夏州拓跋割据政权的棘手问题被提上日程。时机终于等到了,太平兴国五年,宋朝册封李继捧为定难军留后。 由于其身份不能服众,导致夏州政权内部的相互倾轧,其中从父李克文是最坚决的反对力量,“绥州刺史、西京作坊使李克文,继捧之族父也,表言继捧不当承袭,请遣使与偕至夏州谕继捧令入朝”,最后李继捧率族众入朝献出其所属的四州八县之地。
太平兴国七年五月,李继捧入朝,“自陈诸父、昆弟多相怨怼,愿留京师,遂献其所管四州八县”。 宋太宗对此大喜过望,以为削藩的时机成熟了,一边遣使夏州护送继捧的亲族入朝,一边连忙派遣官吏接管继捧所献出的四州八县,意欲乘机一举消灭霸占了西北多年的夏州拓跋政权。
但紧要关头继捧的族弟李继迁挺身而出,带领部众逃往地斤泽,借“李氏子孙”的身份,提出恢复“故土”的口号,逐渐得到了地方豪族的广泛拥护。 除此以外,李继迁还利用辽朝的强大势力来抵制北宋。宋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利用击灭北汉的余威继续北征,与辽展开了争夺燕山地区的斗争。李继迁利用宋辽矛盾,于宋辽战争激烈进行之际遣使向辽称臣纳贡。
辽朝为了利用夏州拓跋政权牵制住宋朝部分兵力,于辽统和四年,遣使封授李继迁为定难军节度使、银夏绥宥等州观察处置使、特进、检校太师、都督夏州诸军事。 为与辽朝保持更为紧密的联系,该年十二月,“亲率五百骑款塞,声称愿婚大国,永作藩辅。辽统和七年,契丹以王子帐耶律襄之女封义成公主,下嫁李继迁”,得到了辽朝的支持后,李继迀势力大张,足以与宋朝一争胜负。
在争战中宋屡屡受挫,为此宋太宗采取了“以戎制戎”的灵活战略,赐予李继捧定难军节度使一职,意图重新扶植夏州政权以对抗李继迁,并赐李继捧姓名赵保忠,太宗将赐名亲手书于一幅五色花笔上赐下,以示对此事的看重。 宋淳化二年,李继迁奉表请降,宋授其“银州观察使,赐以国姓,名曰赵保吉。”从此夏州拓跋氏在经历了“李”这一中原王朝赐姓之后,又跟随宋朝改称了赵氏。
后来西夏为了达到称帝建国的政治目的、摆脱对北宋的依附身份,元昊时期开始放弃了宋赐赵姓,并改旧姓拓跋为嵬名。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