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原配乃是吕后,不过在当了皇帝之后却对她冷淡了,因为年老色衰,皮肤松弛,已不似当年那般貌美了。而且此时刘邦的心也另有所属,便是戚夫人了,不仅歌声婉转,长得也很美貌。而且戚夫人还给刘邦生了个大胖小子,刘邦对他也甚是喜爱,还想把他扶植为太子。这样做就等于是要把刘盈给废掉,废太子自古以来都是一件大事,不是凭帝王的一己之私就能轻松更改的。刘邦亦是如此,遭到了群臣的竭力反对。甚至连张良也出马了,为刘盈出了个主意,最终才能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不过,这戚夫人可就倒霉了,自己的孩子没能成为太子,刘邦去世后便无依无靠了,还要面临残忍的报复。当然,刘邦也很清楚这一点,难道他就没有为这对母子做点什么?让他们能够有条后路。
不可否认,刘邦确实有聪明才智,他也深知,自己唱的这一出“换太子”,一旦不成功的话,那么给戚夫人及他的孩子,带来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吕后报复心极强,一旦自己去世,那么无依无靠的戚夫人必定会遭到残忍的对待。自然,他会用尽自己的才智,去想一些办法,要护得她们周全。所以这刘邦其实是备了后路的。在自己的换太子一事成为泡影之后,刘邦立即展开行动,把刘如意封为了赵王,并且让他远离京城到封地去。把他和吕后隔开,离这危险人物远一些。此外,刘邦还特地给如意挑选了一位相国,最终他看中了周昌。刘邦为何会看中他呢?此人有着怎么样的本事呢?先抛开他的性格和才智不谈,其实吕后对他是非常感激的。
曾经在换太子之时,这周昌是坚决反对的。他虽然有些口吃,但是依然站在反对的最前沿,跟刘邦据理力争。刘邦见到反对如此激烈,也只是说日后再议。眼前群臣们反对,他只得把事情往后推,而这周昌是功不可没的。对于吕后来说,他就是一个救星,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吕后对他很是感激。所以派此人去前去辅佐,是最为恰当的。因为看在周昌的面子上,吕后也无法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所以这一点刘邦很清楚,这也是选择他的原因之一。此外,周昌这人非常的正直,有一说一绝不会绕弯,敢于直言,也不畏权贵。这也是刘邦所希望的,就这样,周昌就成了如意的守护者。可以说,刘邦为了保护戚夫人的孩子可是煞费苦心。
除了派人保护这娘俩之位,刘邦还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大力打击吕后的那些党羽。例如除掉樊哙就是最好的例子。这樊哙是吕后的得力助手,两人的交情非常深厚,刘邦知道此人不除的话,吕后更是无法无天。计划是这样的,陈平宣读旨意,樊哙便会跪地接旨,然后躲在一旁的周勃趁机冲出来,趁其不备将他一刀杀死。这个计划很阴险,不过却是很有效。这樊哙虽然于大汉有功,但是现在国事已定,再留着便是一个隐患了。他手握兵权,又是吕后的得力助手,此人不除的话他是绝不会安心的。他是这么想的,只要把樊哙杀了,那么日后自己去世了,吕后也会有所收敛,不敢太过放肆。
不过,终究是刘邦太单纯了,这吕后日后不但没收敛,反而越发放肆了。此外,动用这样阴险的计划,还有一个原因。如果五花大绑的把他绑回京城的话,那么肯定会有许多大臣前来求情,这样再想除掉他就很困难了。另外,在改换太子一事上,只要樊哙一除,他就会开始下一步计划,再次提出换太子想法。不过,他并没有等到樊哙去世的那一刻,因为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樊哙还没有死,他倒先死了。而且这陈平也很会自保,并没有按照计划杀死樊哙,只是把他给绑了押送入京,没有结束他的性命。既然如此,那兵权依旧在吕后手里,依然能呼风唤雨。
所以说,刘邦费了这么多心思,算是白费了,他没料到自己竟然会死得如此之快。而且这吕后的恶毒,也超乎了他的想象,在她上任之后,立即展开了自己的复仇行动,想要下令让如意入京,把他给杀了。几次下诏,都被这相国给拦住了,他深知此番如意进京,就没命回来了,吕后的心思他还是猜透了的。刘邦交给他的这个任务,自然是希望他保护好如意。周昌是个正直之臣,也不畏惧吕后,不过,最终还是拗不过吕后,再拒绝的话就是抗旨不遵了,他怎么能承担得起这样的罪名呢?
再者说,刘如意的母亲还留在京城,他也是不可能不回去的。这一去,自然也没命回来了,等着他的是如蛇蝎般的吕后。可惜了刘邦费了这么多功夫,到头却是一场空,自己竭力想保护的人,却是一个也护不住,做了那么多事,却没有任何作用。如果当初他不费这些事,而是去向吕后求情,并待她好一些的话,可能也不会是这个后果了。也许还能留住这母子一命了,可惜刘邦悟不透这个理,非要激怒吕后,最终不但没有护住心上人,反而使得自己心尖上的人陷入了更危险的境地。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