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周瑜是东吴顶梁柱,尤其是在孙策死后,孙权还年幼的时候,东吴主要靠周瑜一人支撑。他在去世的时候,念念不忘的仍然是东吴的前途命运,并对孙权这样嘱托道
       :“方今曹公在北,疆埸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


       这句话是何意?周瑜为孙权分析天下形势,当时实力最强的曹操在北方,但是后方不稳定(西凉马腾、韩遂蠢蠢欲动,汉中张鲁虎视眈眈),即使曹操带领大军来伐,我们也不怕(有长江天险,有赤壁之战大胜的信心),而刘备虽然暂时寄居在刘琦那儿,距离江东只有一江之隔,如同卧榻之旁养了一只大老虎,太危险了。
       周瑜的担忧不无道理,曹操是明面上的敌人,而刘备是潜在隐藏的敌人,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东吴应该将防范的重心放到刘备身上,否则以后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了。


       以上是三国正史上周瑜对刘备这个潜藏的敌人的论述,这一年是公元210年。在三国演义中也有相关描述,周瑜不但想除掉刘备,还想除掉刘备的得力军师诸葛亮。如在赤壁之战中,周瑜让诸葛亮在十以内造十万支箭(平均一天一万支箭),十以内完成不了便军法从事。
       幸好诸葛亮道高一尺,夸下海口要在三内内“造十万支箭”,经过“草船借箭”,获得十万支箭,准时交差。周瑜虽然想杀诸葛亮,但是没有借口,也只能暂时放过诸葛亮。此后,周瑜还多次设下陷阱,想抓诸葛亮一招之错,合理除掉诸葛亮,都被诸葛亮一一破解了。就在火烧赤壁前夕,诸葛亮登坛做法,借来“东风”的时候,周瑜还不忘派人干掉诸葛亮。幸好诸葛亮早已算出,在赵云的接应下,顺利逃走,回到刘备身边。


       至于除掉刘备的行动,也有不少如使用“美人计”,诱骗刘备来江东娶孙权的妹妹。但是这个计策也被诸葛亮识破了,结果“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把周瑜气得口吐鲜血,最后也是因此而死。
       无论是正史上,还是演义中,周瑜都认识到了刘备是东吴的潜藏敌人,欲除之而后快。但是孙权却没有深刻认识到这个问题,还是以大局为重,联合刘备,共同抵抗曹操,还将周瑜辛辛苦苦一年打下来的荆州(南郡)借给“老赖”刘备,却要不回来了。因此,在周瑜死后,孙权也就没有重视刘备,11年后遭到反噬,东吴差点灭国。


       公元221年7月,刘备刚刚称帝不久,便迫不及待东征。这次东征,刘备举倾国之力,几乎把所有能调动的蜀兵都带来了,仅仅留了少部分兵力在汉中防备曹魏。
       夷陵之战初期,刘备蜀军声势浩大,对吴兵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很快夺取了峡口,击败吴军李异、刘阿等部队,占领秭归。此时的东吴士兵毫无招架之功,士气低落,打一仗败一仗,节节败退。
       孙权为了活命,还对曹魏称臣,卑躬屈膝向曹魏求救。然而东吴皇帝曹丕却不发一兵一卒,坐山观虎斗。由此可见,刘备军对东吴的压力有多大,东吴的危机有多么大,甚至比赤壁之战的时候还大(因为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共同抗曹,现在只有东吴一家和蜀军作战),已经濒临被灭的边缘了。


       如果不是陆逊横空出世,重新整顿吴军,坚守不出,耗尽蜀军的锐气,再夜袭蜀军营寨,顺风火烧蜀军连营。蜀军陷入一片火海之中,混乱不堪,大败而逃。此时,东吴才化解了灭国的危机,转危为安。
       结语
       从周瑜临终前对于东吴的心腹之患刘备,周瑜认识最深刻,再三提醒主公孙权,要时刻注意卧榻之旁的刘备。他在临终前,心中放不下的还是嘱咐主公孙权,不能养虎为患,不能等刘备坐大,要尽快除掉刘备,即使不除掉刘备,也要限制刘备的实力,将刘备牢牢掌握在手中。
       周瑜临死前说:刘备不除,东吴必危。但孙权没有听从周瑜临终之言,任由刘备夺取益州和汉中,发展壮大,11年后遭到反噬,在夷陵之战中差点被灭(周瑜于公元210年去世,刘备于公元221年发动夷陵之战,一共11年)。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