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带着菜品坐在地铁上。

文 | 苏士仪

一位八旬老人推着卖菜车,手里拿着“古早”的秤砣登上了地铁。这是晚间的青岛西海岸快线上发生的一幕温馨场景。据了解,这是青岛地铁最近推出的一项服务,聚焦菜农群体出行需求,在相应站点推出系列“蔬”送服务,打通菜农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此举一经推出,便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广泛关注,赢得了网友的称赞。这样的举措极具针对性。公开信息显示,西海岸快线作为贯穿西海岸新区的骨干线路和快速线路,辐射周边大片乡镇。从地理位置上看,该条线路本就具有连接城市与乡村的功能。而之所以推出这项服务,就是因为相关方面看到了民众切实的需求。

让地铁上既容得下商务男士的公文包,也拉得了八旬老人的卖菜车。这种充满烟火气息的日常场景,促进了民生便利,也让地铁的公共价值得到了充分发挥。可以说,这一暖心举措,不仅体现了城市公共服务的灵活性与人性化,同时也是城市基础公共服务场景的有效拓展。

据了解,为打通菜农出行的“最后一公里”,相关站点还设置了“菜篮子加速车”,方便携带大件菜品的菜农乘车。同时,车站员工也使用“菜篮子加速车”协助菜农搬运菜品,并引导菜农乘坐直梯前往乘车,真正做到全链条服务,把公共服务要求落实到每一处细节之中。

城市是开放的,城市管理者的观念和思维自然也要开放。通过为菜农这一特定群体提供便利,让地铁站成为城乡生活的连接点,这种接纳多元的包容性,正是现代城市及其管理者所该具备的理念与精神。

▲工作人员正在帮助卖菜农民。

当然,某种程度上而言,面向不同群体提供更加精细化的公共服务,也有利于地铁等公共服务机构持续拓展市场空间。这其实也是一种公共服务层面的创新。而在青岛地铁上,这样的创新举措并不少见。

除了日常的失物招领、便民如厕、物品寄存等服务外,为方便乘客乘坐地铁游玩青岛,青岛地铁还结合特色主题车站、知名景点等元素,推出了“特色指路条”。彩色的指路条上详细记录了地铁线路周边景点、医院、商超等出行信息。

与此同时,青岛地铁还为怀孕初期的准妈妈准备了专属的“准妈妈徽章”,当乘客戴上这枚徽章时,无需多言,车站工作人员便会给予特别关注。这些微小之处的努力,将“人文关怀”融入每一个细微之处,如同一股暖流,流淌在这座海滨之城的每个角落。

事实上,不论是“菜篮子加速车”,还是“特色指路条”,抑或是“准妈妈徽章”,本质上,这都是公共产品和服务迈向精细化的必然路径。公共服务不仅要有“面子”,“里子”的质量把控也至关重要。通过更加精准、高效、个性化的方式,满足公众多元化和差异化的需求,是相关方面做好公共服务过程中的“指挥棒”,也是一座城市“人情味”的生动注脚。

总而言之,青岛地铁的服务创新,不仅仅是交通体系的优化,更是一种城市温度的正向展现。当一座城市及其管理者将目光投向相对弱势的群体,并愿意为之而努力时,那就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就此去看,这类“卖菜通道”显然也是城市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撰稿 / 苏士仪(媒体人)
编辑 / 王言虎
校对 / 陈荻雁
火车票改签规则变更,需保障乘客知情权 | 新京报社论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